APP下载

对报纸十年消亡论的思考

2009-05-31

活力 2009年16期
关键词:晚报消失广播

李 涛

美国《企业家》杂志近期选出在未来十年最有可能消失的十个行业,其中包括报纸。一些人认为,上个世纪90年代互联网出现后报纸的销量陡降。未来10年报纸新闻将出现在互联网上。笔者认为,报纸十年后不会消失,也不会单单在互联网上苟延残喘,而是重新定位找到自己的生存之路。

进入新世纪,传媒之间的竞争,从传统的报纸、广播和电视之间的竞争,拓展到多媒体互联网、广播、电视和报纸间的竞争。

首先,多媒体互联网对传统的大众传媒提出了新的挑战。从1994年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计算机网络与美国Internet联网以来,现已有7条专线连通Internet。互联网作为传媒,从信息递达容量和传输速度两方面来看,都是传统传媒无法比拟的。

其次,传统的电视、广播、报纸之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一份有关中国受众与新闻媒介的综合调查报告指出,在上世纪80年代初,人们获取新闻的主渠道依次为:广播、报纸和电视,其中听广播的占到53%,而看电视的仅占13%;但到了90年代,受众获取新闻的主渠道则依次为:电视占51%,报纸占39%,广播占9%。虽然报纸始终处在中间的位置。但电视对报纸的影响远远大于广播对报纸的影响。也就是说,现在这种态势,电子媒介对报业的冲击力更强了。

电视主要是利用声像的优势,利用不受文化程度的限制,利用“现场直播”这样一种不受时空影响的手段,对报业构成了直接的威胁。如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时,《新民晚报》的记者从现场发回了大量报道,由于当时电视的优势还没有充分显示出来,报纸的零售一下子增加了十几万份。但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时,尽管报社派了三位记者前去采访,零售只增加了四五万份。同时,报业内部各种报纸之间的竞争也日渐激烈。从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的十年间,我国报纸总数从186种发展到2 000余种。几乎是10倍以上。而且在一定受众和作者数量的前提下,便存在着新闻资源、受众以及作者资源再分配的问题。于是便出现了“发行大战”、“稿酬大战”和“采访大战”。如《浙江青年报》为了能较大幅度地提高新闻照片的质量,推出了凡在该报头版刊发的新闻照片,均可得到一千元的稿酬的措施。另也有多家报纸重酬觅好稿。因为图文的质量会直接影响报纸的销售。

竞争的结果造成一些报纸的经营能力下滑,甚至于消亡。香港出现了“晚报消失现象”。在1997年7月27日,香港的最后一份晚报——《新晚报》出版其最后一期,公布停刊。这张具有47年历史的晚报,在其《停刊启事》中称:“近来,由于市场的变化及资讯手段的发展,晚报市场逐渐萎缩,本港晚报普遍经营困难,其他晚报先后停刊,《新晚报》成为仅存的一家晚报。在全体员工共同努力下,本报采取多种措施,以改善经营,但经济上的困难短期内料难根本解决。因此,董事会决定,自1997年7月27日停刊。”随着电视媒体的充分发展,港人基本上形成了早上看日报、早报了解信息,而晚上看电视获得当日信息的生活方式,加上在香港,晚报和日报在报道角度、方式上均无差别,仅是时间上的差异,因此,晚报便被无情地淘汰出局了。晚报在香港的消失也从一侧面印证了传媒竞争的残酷性。

虽然广播、电视尤其是互联网对报纸的冲击力加剧,但笔者认为,这还不会造成报纸十年后消失。

首先,互联网在具备快捷、方便、信息量大的同时,也有弊端和不足。在互联网读者很难找到本市打折信息、本日菜价肉价等身边的实时信息,互联网上发布大的形象类的广告很多,可这种实时类的广告却很少,这恰恰是目前各城市晚报广告的优势。读者看这方面的信息只能在报上,而非在网上。另外,互联网信息量大,这也造成网络采访记者严重不足,大量信息依靠报纸记者的新闻,依靠文摘为主,如果互联网大量招聘记者,那更会使“烧钱”加剧。其次,广播的经历也是报纸一个缩影。 广播在上世纪90年代也经历一个大的转型期,由当年的大受欢迎到受到电视的冲击,很多人都认为广播不久就会消失,可近几年,它再度崛起,各种倾诉类节目互动及时备受欢迎,随着私家车的增多,车上广播也热了起来,尤其是及时的路面车况,非常适合广播这种媒体。报纸目前面临的问题如同当年的广播一样。

最后,报纸也会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找到自己新的定位。全面广博的信息量的报纸可能会减少,但是本地化的、区域性的、行业性的报纸会增多,报纸会更突出它自身的特长服务于读者。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报纸十年后不会消失,它会重新定位,并迎来一个更新的发展空间。□

(编辑/李舶)

猜你喜欢

晚报消失广播
消失之城
周二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周二广播电视
周四广播电视
《圣诞夜》晚报
消失
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会员单位
各家晚报报名题字大观
巧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