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扩大农地规模经营 积极发挥农行作用

2009-05-31刘显慧

北方经济 2009年9期
关键词:投身农业银行农地

刘显慧 李 刚

一、引言

2004年至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出台6个关于“三农”的一号文件,充分说明了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而要解决好“三农”问题,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实现农地规模经营,不仅有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集约化经营,而且有利于提高农业比较利益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加快城镇化步伐,有利于提升我国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增强国际竞争力等。但我国近些年的农地规模经营效果并不明显,主要是受到政策、金融等瓶颈制约。

十六大报告中“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逐步发展规模经营”以及十七大报告中“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等论述,为扩大农地规模经营提供了政策支持。而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尊重农民的土地流转主体地位,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流转,也不能妨碍自主流转。按照完善管理、加强服务的要求,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论述为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提供了保证,也为扩大农地规模经营解决了政策瓶颈。

现阶段对扩大农地规模经营的制约明显成了资金瓶颈。扩大农地规模经营,需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要购买播种、收割、浇灌等各种农业机械投资、需要购置存储、运输等工具设备投资等,除了较大的物质投入。还需要采用先进的机械化技术来提高农业资本有机构成,而这些都需要资金支撑。问题是,由于资本的逐利性以及农业的低比较利益、高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造成农业资金“农转非”问题。而当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的过程中,由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芝麻开花节节高以及财政信贷投入不足。造成农业部门资金短缺一这也正为新时期的农业银行提供了一片“蓝海”。

二、农业银行投身农地规模经营的收益分析

随着种粮补贴等惠农政策不断向广度、深度推进,农地规模经营方兴未艾。在农业比较收益不断提高的大环境中,农行积极投身农地规模经营,收益可观:

(一)利于农行的股改定位和战略目标的实施

投身农地规模经营,面向“三农”的服务是农业银行改革的首要原则,既是农业银行的责任所在,也是农业银行的使命所在。完全符合农行的股份制改革的方针和“蓝海”战略的实施。

(二)利于社会声誉的扩大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问题又是农业问题的重中之重。实现农地规模经营有利于避免农地撂荒及实现规模经济效益,从而保证粮食的有效供给。农行积极投身农地规模经营,为其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也就间接为保证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必将在各级党政、社会各界及广大农民中,获得较高的美誉度。

(三)利于获取经济利润

农业银行行长项俊波曾表示,面向“三农”也必须遵循商业可持续的原则,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追求合理的效益,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作为商业银行,农业银行即便是服务“三农”也不应与获取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冲突。而要获得利润,就需对贷款方的信誉、偿债能力进行审核,把放贷风险降到最低。而农地规模经营主体一般是种粮大户、农业合作社或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他们大都具备市场竞争意识和能力以及获取市场经济利益的能力。基本属于有坚实基础、有竞争能力、有市场需求的县域业务范围。

(四)利于获得竞争优势

农业银行虽然在城市中遭到中、工、建等行的激烈竞争,而在县域市场中,农行则是首屈一指。拓展县域市场,积极投身农地规模经营,将为农业银行进军大中城市提供比较坚实的后盾;而做好城市业务,又将不断巩固农行在县域市场中的霸主地位,为投身农地规模经营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这样,城乡联动发展,有利于共同打造独具特色的服务品牌,在两个市场的竞争中获取优势。

三、农业银行投身农地规模经营的优势分析

(一)战略优势

据2007年3月19日中国产经新闻报,中国农业银行未来5年,总投放达到4700亿元,把农行建设成为服务三农的银行,最大的中小企业银行,最大的个人银行和最大的网络银行。而且在“以服务三农为核心,以服务县域为基础,城乡连动,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战略指导下,农行制定了县域发展的规划。包括:从县域吸收的资金原则上全部用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其中投入到农业的贷款不低于30%:建立三农和县域经济相符合的政策,积极探索将城市资金转移用到农村的方式和渠道等。以服务三农为核心的发展战略,使农行在农村金融体系的主渠道和骨干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二)产品优势

农业银行金融产品众多,“四金”序列共235种产品,几乎涵盖了负债、资产、中间业务等各项业务领域,如金穗卡、通汇宝等已成为广大客户的首选。特别是农行特有的政策性扶贫贷款业务,增强了竞争优势,树立了农行在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中的主力军地位,加重了农行在当地政府心目中的“砝码”。

(三)资金优势

农行作为国有商业银行,自身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使农行对优质信贷客户扩大授信额度时,具有更大的操作空间和灵活性,并且可能开出比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其它县域金融机构更优惠的信贷条件。这对急需信贷扶持的农地规模经营主体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四)网络优势

作为“国字号”的老牌银行,农行在信息化方面的投资与经营,使之拥有了非常成熟的信息化网络。强大的网络支撑,能使农行全国各网点之间的业务交流、信息交流实现完全对称和互换。全国数据大集中后,农行形成了柜面渠道、电子渠道、自助渠道“三位一体”的分销格局。“城乡一网,一网打尽”,可以为客户提供“7×24”服务。

(五)组织结构优势

农行是至今为止仅有的一家在一级分行和总行设有专门管理涉农业务机构的大型商业银行,股改后其成立的“三农”金融事业部也是国内惟一一家设有专门面向“三农”业务开展产品设计、营销和管理的独立核算的事业部体制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六)人力资源优势

多年的专业化银行的市场定位和经营,为农行培养了大批的,多层次的,专业化分工清晰的涉农业务产品开发、营销和管理人员队伍。一直以来农行对县域业务的经营使之具备丰富的市场运作经验并建立了较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

四、农行投身农地规模经营的着力点分析

(一)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由于农业的比较收益比较低且属于高风险行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商业金融机构往往不愿放贷,惜贷现象严重。银行员工也是“见人下菜”,往往是脸难看、事难办,“吃、拿、卡、要、报、借”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所以,要真正服务三农就必须首先端正服务态度,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加大对涉农金融产品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信贷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实现责、权、利统一,增强基层员工营销的积极性等。

(二)加强领导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农行要打好服务“三农”这场硬仗离不开农行各层领导的睿智。各层行长应尽力从战略规划、决策权限、决策流程等方面提高服务“三农”的效率,以适应大银行服务好农地规模经营主体等小客户需要门槛低、流程短、环节少、反应快的特点,着力打造高效率、有特色、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三农”服务平台。

(三)防范和控制风险

农地规模经营的主体,大都从事农产品的种植和养殖,它们很容易受到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同时,农产品市场也很容易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粮食流通体制变革、国际农产品市场波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银行应对相关各个环节分门别类加以具体的研究和分析,避免银行资金运行隐患。

(四)积极创新贷款方式

2008年,农业银行山东省枣庄市分行课题组通过对“万庄”模式的实证分析,对集群式贷款方式进行了有益探索。比如实施差异化市场定位,优选高效农业和特色经济,明确市场定位,推进经营转型:创新贷款办理方式,“流动银行”下乡,实行集体办贷和一站式办贷,弥补了农行在农村中网点的不足:创设分散担保和总担保相结合的贷款担保方式等。这些创新对农行投身农地规模经营业务极具启发意义和实用价值。

(五)政策支持

选择农地规模经营发展比较好的地区,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做好该项业务的试点工作,总结经验,规范流程,由点及面;鼓励产品创新、营销模式创新,加大该项业务人员和资金投入力度:加大正向激励导向作用,充分调动基层人员积极性,解决“不愿干”、“不敢干”的问题。

猜你喜欢

投身农业银行农地
农业银行
投身革命的毛氏英烈
投身“一带一路”展现青商风采
意气风发,投身“新赶考”——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系列解读之七
路遥
小田变大田破解农地零碎化
农业银行在“三农”领域的互联网金融服务路径探究
农业银行对农业经济发展影响研究
当前农地出租趋势的实证分析
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向何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