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与司法语境之困 等
2009-05-31
时文同期声
编者按
我们这些常自诩为有道德、有素养、有担当的社会人,处在社会的各个层次、人生的各种境界,坦然地游走于道义之间,却从不曾停下脚步来审视一下自己的内心是否真够坦荡,也无暇顾及自己的行为是否有违良心。每个时代都会发生一些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事件,面对百态世相,请以一颗公正的心去审视外物,度量自己。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关注社会的方方面面,无论它们是否切实关系到我们自身的利益。
舆情与司法语境之困
李晓亮
2009年6月16日上午,“邓玉娇刺死官员案”在湖北巴东法院一审结束。法院宣判,邓玉娇行为属防卫过当,且邓属于限制刑事责任能力,又有自首情节,所以对其免除处罚。
虽然围绕着是否防卫过当仍有争议,可毕竟邓玉娇最终获得法律上的自由身,“邓玉娇案”至此或可告一段落。但这个公共事件带给我们的深度思考,却并不会随着邓玉娇走出法庭就烟消云散。
围绕邓玉娇刺官的罪与非罪,一直存有两种颇为对立的观点。但是,在邓玉娇案一审结束后,重新审视该案中纠缠的舆论与司法的关系,显然十分必要。我们无法否认这样的现实:在遍地的“娱乐会所”中,享受“异性服务”的消费者中,不少常客来自官场。邓贵大手中的钞票就暗含着权力的惯性嚣张与恐吓。而在一个法制健全、权力受到普遍制约的正常社会,上述景象是无法想象的。
外国官员用公费看两部黄片都面临下岗的危险,于是公众自然可以从肆无忌惮的炫耀权力中体味那种我国独有的非正常的官场生态。在失范的权力格局下,公众的权利被扭曲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正是在此语境下,公众才感同身受地站在了邓玉娇的身后。倘若故意无视或弱化这样的语境,单从纯粹的干瘪的理论出发,舆论自会显出其愚蠢的一面,但这样的技术性剥离、选择性批判是否也很弱智呢?高度理性的精英之见,却注定不得民心,招致民意反感。
正是由于近年来积聚的社会不公、司法腐败与官民断裂,使得民众会对公共事件中和自己处境相仿的当事人寄予特殊的情感关注,担心其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而批判舆论所谓的“弱者即正义”,其实也有偷换概念之嫌。
对某一具体案件而言,公众不会是非不分地袒护真的恶贯满盈的弱者,而只是从同情倾向上传达出一种对弱势者同病相怜的关注。这其实也是在对强势一方“强力通吃”的恐惧下的本能反应。
可见,像高一飞教授那样站在纯学理角度讨论这个问题是没有实质意义的。毕竟,中国的司法生态没有书本上的那么理想化。
总之,当下的舆情与司法的关系是切合现实语境的。若罔顾现实,指斥同情弱者的民意为民粹,就像讥笑饥民吃草不吃肉一样残忍而无知。
(选自“东北新闻网”,有删改)
理解鉴赏
争论一时的“邓玉娇案”随着最后法院的宣判,终于尘埃落定。但这个公共事件带给我们对社会的深度思考,却并未就此停息。各个评论家就此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本文从舆论和司法的角度来评论“邓玉娇案”,从社会的深度和广度去探讨,思想有深度,语言犀利幽默,是一篇典型的杂文。
流感中,呼唤公民的道德责任
姜泓冰
一地乱扔的废纸,离垃圾箱只有几米远;草丛间随意留下狗屎,谁踩到只能怪他眼神不济;马路上,人车都奋力抢行;上下地铁、公交车,决不肯遵守“先下后上”的秩序,一拥而上,宁可堵住别人的路也要保证自己的方便和“效率”。
这种公德和行为规范缺失的行为,碰到大规模公共安全事件发生时,产生的放大效应,才更让人忧虑。
甲型H1N1流感波及整个世界。为了应对这种传染性极强的流行病,保护国民脱离潜在的疫病威胁,中国政府一方面加强防范,另一方面,一旦发现患者便不惜代价,动员所有力量寻找所有曾与之密切接触的人,不厌其烦地动员他们进行七天的医学观察。按一位曾与第一个病例同机者的说法,在几小时内,他便分别接到了来自卫生、公安、旅游、电信等多部门、多个机构的电话,确认身份,确定位置,通知他留在家里。这种积极的危机反应和工作效率,值得肯定和称道。
然而让人遗憾并值得反思的是一些相关人士在涉及疾疫时的反应和行为。据报道,第一个病例在回国中途已有咽喉痛等症状,但在北京时并未如实告知卫生部门;第二个病例连续两天高烧39℃,仍抱病乘坐各种交通工具往返各地,直到回济南途中才主动报告。一些与患者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员入境时,没有填写真实的登记地址、联络方式,或在被找到后对医学观察措施不理解不配合,为防控工作进展人为地制造了困难和障碍,也让防控难度和成本大大增加。
我们很容易抱怨别人的“缺德”,却往往忽略自己作为公民应该承担的道德责任。我们都担心政府工作不力,担心流行病会影响自身的生活安全,但同样也是我们,事到临头,会为一己之便而心存侥幸,而不是将家人、朋友乃至整个社会的健康安全放在行事判断的首位。
危机时刻也是一个检验器和高倍放大镜,照鉴着一个社会一个时期的公民道德水平。整个社会为应对公共危机所付出的代价,会因为每个相关公民的公德意识缺失和不负责任而被放大许多倍,而这代价成本,最后也要由我们每个人来背负和均摊。
(选自《新民晚报》,有删改)
理解鉴赏
作为公民,我们要有社会道德责任感。本文从生活中的小事入手,说明公德和行为规范缺失会造成的严重后果:在大规模公共安全事件中会引发更大的灾难,公共危机会因为公民道德的缺失而被放大许多倍。甲型H1N1流感可以说是对公民道德素质的一次检测。为了整个社会的和谐,为了自身的安全,我们也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承担起一个公民应该承担的道德责任。
“不舞弊就吃亏”动摇高考公信力
乾羽
高考是人生的第一次大考,直接决定着“知识改变命运”是否会成为现实。因此,保证高考的公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任何与个人能力无关的因素都不能成为考场上的“噪音”。
但是,我们已经看到一些“噪音”干扰了考试的公平。尽管有些新闻事实是记者的调查,真实性与客观性还有待于继续关注和查证。但有些事实却是记者的第一手材料,而且能够反映出考试舞弊背后当事人的心态。在新闻中,我们看到了家长与考生对舞弊的坦然态度:有家长说“高考就是考家长”“现在这学生,啥招都使,只要能考上就光荣”。而考生一出考场,就在或喜悦或懊丧地谈论刚才抄了多少或哪个没有抄上。从这些言谈和表现中可以看到,舞弊已经不再是被禁忌的话题了。
这种心态可以用“囚徒困境”一词来描述。本来,考生在高考中应该遵守纪律,任何人的舞弊行为都是对高考整体公平的一种实际危害。因此,任何考生都应该有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否则,无论是谁在舞弊,高考的公平性都会受到损坏,这种损坏在理论上会危及每一个人。但是,一个尴尬的现实是,舞弊者可能没有受到严厉的处罚,反而还会因为舞弊而走上捷径。于是,考生面临着一种矛盾——其他人是否遵守考纪?如果他们不遵守而自己遵守了,虽然能够为维护高考公平做出贡献,但是个人的损失也是实在的。因此,虽然舞弊可能导致整体环境的恶化,甚至让自己成为受害者,但是人们还是会让个人的理性占据上风。
这种心态,不仅让考生及家长在面对高考时容易失去信心,同时也会让他们对社会的公平失去信任。高考的权威性和重要性毋须多言,如果连高考都无法保证整体的公平,那么人们难免会产生信任上的动摇——还有哪些事情可以相信,还有哪些事情是公平的?其实,社会中难免出现一些动摇人信念的事情,但是具体到高考这样的关键领域,公平是需要不惜一切代价来保证的。高考就像是一个标尺,如果连高考都会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变得不公平,那人们对公平的信任感无疑会下降。
因此,高考舞弊背后的“囚徒困境”是必须被打破的。当人们对高考舞弊持有一种艳羡和宽容的态度时,必须有严格的管理和规范,来确保高考的公平。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理解鉴赏
高考是对社会人才进行的公平、公正的选拔,保证高考的公平公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现在却有一些人出现不正确的心态,他们不以“舞弊”为耻,反以为荣。在本文中,作者将这种心态归结为“囚徒困境”。解决办法:一方面,我们要严格约束自己,增强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更需要有严格的管理和规范制度来确保高考的公平。
【拓展应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2006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季羡林老人在《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一文中说:“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而且是绝非可有可无的。……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恐怕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
请据此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定,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