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活”数学
2009-05-31刘小京
刘小京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情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知识出发,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生活是数学的源头。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应让我们的数学教学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大课堂之中,把数学教学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把课前、课中、课后的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课前,深入生活,发现数学
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注重让学生在课前展开调查、收集、整理与将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材料。
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与读写”时,课前可以布置这样的调查任务:找找哪些物体上有百分数?想想或请教别人这些百分数表示什么意思?这样布置后,学生深入生活去寻找去发现,一方面通过预习了解了百分数的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又知道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用到了百分数。由于学生课前充分的调查,在教学时,学生的情绪异常高涨,纷纷汇报了自己调查的材料:酒瓶上写有含酒精25%、衣服的成分标签上写有成分棉80%、洗衣粉包装袋上有加量20%、报纸上说某城市的绿化率达25% ……
“生活”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起点和归宿,注重课前调查,既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研究能力,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课上,凭借生活,认识数学
数学既然来源于生活,那么只有把数学融入生活中去体验,去探究,才能真正意义上学会数学。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将数学与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生活问题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他们所学的内容是与当代社会、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从而促使他们主动去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如:在教学“统计”时,可以播放这样两个情境:片断1:学校食堂门外,午餐后学生接连不断地把剩下的饭菜倒掉。一位学校食堂值日的学生,皱着眉头,自言自语地说:“今天为什么有这么多学生倒剩下的饭菜呢?”
片断2:学校食堂值日学生现场采访就餐同学,了解倒掉饭菜的原因。采访中,绝大多数学生反映,今天的蔬菜不合自己的胃口。这位食堂值日学生又皱着眉头,自言自语地说:“这怎么办呢?”
录像中两次出现食堂值日学生“皱着眉头,自言自语”的场景,这很自然地提出了两个问题,“今天为什么有这么多学生倒剩下的饭菜呢?”、“这可怎么办呢?”,激发了学生期盼掌握解决问题的动机,诱发了学生探索问题的积极性。
又如:在学习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的时候,可以概括成四句话:多加了要减、少加了要加;多减了要加,少减了要减。对于这个算理的概括,看似十分的精炼,实则不然。一些学生在运用时常常出错,究其原因,恐怕是规律的产生脱离了学生的经验结构。如果我们换一种方法,从学生熟知的生活购物引入,比如:小方带了185元钱,买了一支钢笔用去98元。问:小方该怎样付款?他还剩多少钱?学生有过类似的经验,他们大都会说小方先付100元,营业员找回2元,他还剩(85+2)元。然后再将上述生活问题进行数学化即185-100+2,于是,对于185-98这类的简便算法,学生掌握得就相当牢固了。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紧密联系生活的“源头性”的数学问题,学生才会乐于去探究,乐于去接受,凭借生活,能使我们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课后,融入生活,运用数学
陶行知曾说:“数学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尽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问题解决”与数学教学有着密切的关联。小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但这些实际问题是经过数学处理的,只有把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才能真正地内化。因此,应鼓励学生融入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用数学的概念反映和描述社会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如:在学习了圆锥的体积后,有一位学生提出:为什么我们常用的茶杯、油桶、水桶等容器,它们的底面大多做成圆形,而不做成三角形或方形呢?这个在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难道也有什么奥秘吗?对此我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讨论,第二天就有学生得出以下结论:棱长一定时,圆的面积最大,因此在高相等时底为圆形的物体相应的容积也较大,这样设计是为了节省材料。从而使学生深切感受到实际生产和生活离不开数学。
让学生融入生活,在应用中深刻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在应用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在学习和生活中主动地运用数学。教师只有积极地创造条件,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养成运用数学的态度。
总之,要想教“活”数学就必须努力挖掘生活与数学两者之间的联系,多出一些与生活有关的题,让学生“活”学“活”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磨头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