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阅读

2009-05-31

新课程·上旬 2009年4期
关键词:读题应用题试卷

严 明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如果在小学里没有教会学生阅读,那么他日后在学习中可能会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由此可见,数学阅读是掌握数学语言的前提,是顺利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有效的数学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分析和推理能力,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下面笔者结合数学教学实践,谈谈数学阅读的几种策略。

1.独立性阅读策略

从为学生读题说起。四年级数学中有一个内容是学习整数的改写,一种是把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另一种是改写后求近似数。布置完作业,为了统一格式,我便边读题边带着学生做,剩下的几道题让学生自己做。结果后面几题学生都没有好好审题,要求都给搞错了。我把数学本发了下去,要每个学生好好检查10分钟。学生安静地查着,我站在讲台边反思着自己的问题:这么多学生搞错题目要求,主要问题肯定在我这儿。在哪儿呢?哦,对了,前面我是带着他们读题,搀着他们走的,我为他们指明了方向,后面学生自个儿做题,便只管赶路不看路了。

2.理解性阅读策略

从“往返”说起。有道应用题是这样的:甲乙两地相距400千米,一辆客车每小时行80千米,这辆客车在甲乙两地之间往返一次要多少小时?老师们觉得这道题是试卷上最简单的一道应用题,学生理解与解答应该没有问题。可是试卷批下来,我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全班竟然有一半学生不理解“往返”的含义而列成算式:400÷80。

古人推崇“好读书,不求甚解”,但作为数学的阅读则应该是不理解不罢休。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解是数学学习的通行证。

有位教得不错的一年级数学老师,她班上的学生解答应用题的正确率较高,我便向她讨教诀窍。她说方法很简单,就是让学生反复读题,直到读懂为止。其实,她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充分理解题意,理解了,问题就解决了。

3.个性化阅读策略

从六年级学生的一张试卷说起。前两年教六年级,有位学生的数学试卷给我留下来深刻的印象,在他的试卷上,有对重点词句的圈圈划划、有反映思考过程的算式,有直观的图示、有对某些语句的语义转换等等,然后是一个醒目的“100”分。从数学阅读的角度看,我要为他拍案叫绝,我想这便是个性化阅读的体现。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提倡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而数学语言的抽象性、概括性更需要学生用适合自己、自己喜欢的、富有个性的方式来阅读。数学语言可以说是文字语言、数学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交融,数学阅读重在理解领会,而实现领会目的的行为之一就是“内部语言转化”,即把阅读的内容转化为易于接受的语言形式。或把抽象的语言通过动作化阅读来帮助理解,如行程问题中的相遇应用题,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边阅读边用双手动作演示运动时间、运动方向、运动结果这三大要素,学生是学得轻松,学得开心;或把抽象的语言通过形象化阅读来表达,形象化阅读体现了数学的直观化原则,这样的例子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俯拾皆是,读读题、画画图,读题是理解,画图更是理解;或把一个抽象阐述的问题通过符号化阅读转化为用自己的语言来阐述问题,用语言进行逻辑推理,用语言展示自己的解题思路,用语言展示自己寻找思路的过程。

4.兴趣化阅读策略

做任何事都需要兴趣的引领。那怎样培养学生越出教科书进行数学阅读的兴趣?有经验的老师在讲课的时候,总是微微打开一个窗口,把某些东西有意识地留下来不讲。学生看见了,就会越出教材,自己去探求、去找寻这些问题的答案。这也就是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总之,数学的阅读也应该是一种数学活动。通过阅读方式可以让学生自主建构新知,通过阅读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正确而迅速地解决问题。然而,阅读能力、阅读习惯不是一天两天能形成的。只要教师有意识地在每节课上让学生有机会阅读教材,并给予恰当的指导,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一定会得到增强。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把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来实现。

作者单位:姜堰市蒋垛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读题应用题试卷
心爱的读题猫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小学低段数学读题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数学读题漏词现象分析
“读题时代”报纸新闻标题的语言特色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Module 1 Euro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