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新课改中的困惑与思考
2009-05-31向绪军
向绪军
新课改实施后的人教版语文教材,以其丰富的内容、精巧的编排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同时课改也给我们带来了困惑与思考。如何走出新课改的困惑与误区,我就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一些体会,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一、新课改带来的困惑
1.课改一开始,我们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新课程大大压缩了必修课的课时,新教材却没有减少内容含量。内容多,要求高,课时不够的矛盾非常突出。一学期要上两本教材,几乎每节课都要讲一篇新课文,赶进度、开快车,知识难掌握,基础难巩固,新课标理念太理想化,新教材体系太无序化。总之,教材体系新、内容多,教学课时少、任务重,对我们老师的教学是个极大的挑战。
2.从实践来看,我们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阅读面较窄,阅读能力较差,对文字的理解能力不强,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有几个:其一是我们的学生来自农村的较多,从小看课外书的机会不多,中外名著看得更少。其二是大多数学生阅读文章的水平只停留在类似故事会、故事情节较强的文章上,难以理解一些富有哲理的文章。因此在教学中,如何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这是个难题,如何在学生有限的学习时间里让阅读占有一席之地,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语文新课程洋溢着鲜活的时代气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对人的培养,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这的确是一个很大的突破。但是,我们所有人又都清楚我们进行的教育仍然是基础教育,因为现在社会和家长评价好学校的唯一标准仍是考试的成绩,它并没因课改而改变。虽然近些年来考试的内容和题型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调整和改革,课程也一改再改,但这种舍本求末的做法并不能真正使学生从传统的升学考试制度中解脱出来。于是很多教师就在新课程理念的理想和重成绩重高考升学率的现实中茫然了。
4.如何使新教材与高考考试有机结合起来。目前,高考究竟怎样考,我们心中还是个未知数,所以我们现在学的是新课文,接受的是新的知识体系和新的教育模式,而对学生进行检测的却是旧的知识、旧的考试模式。新的教材怎样才能与新的考试结合起来,我们教师心中一抹黑。
二、困惑后的思考
1.树立新课程理念,确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认清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对于课堂教学而言,不能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那种追求“能够教好一节课”或“教出了几个能考高分的学生”为目的的教学已经不符合课改精神了。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我们的职业追求。课改要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拨?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我们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发生共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发挥想象,积极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意向。
2.研究新课程内容,灵活使用和充分挖掘教材。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这样才能从“有限”的教材中无限延伸。譬如《小狗包弟》,教师只需要给学生讲讲这篇文章的背景,让他们了解文革的历史,作者的写作意图学生就能答出来。所以这篇文章虽然是教读课文,但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安排为自读课文。
3.教学方法上追求形式和效果统一的课堂。从“满堂灌”到“满堂问”应该说是一种教学方法的革新,但“满堂问”决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课堂提问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能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础,课堂提问是开启学生思维闸门的一把金钥匙。但是提问不要太碎太杂,切忌“满堂问”。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设计组织有效的、科学的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问题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活动内容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让他们带着自己的观点去充分地讨论研究,发现自己的不足,构建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还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观点,让学生在交流、探究、比较的过程中将知识优化组合,完成筛选,做出正确判断。语文学习多样的形式固然重要,它可以提高兴趣,开阔视野(如网上阅读等),然而,用心、仔细地阅读却是语文学习获益的根本所在。一篇课文,能够读进去,读明白,才谈得上独特的感受和体会。引导学生读进课文,挖掘文本中丰富、深厚的资源,在此基础上,再辅以各种有效的活动,让学生发散思维,是我们当前使用新教材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4.在学习方法上,有以下三种学习方式,一是以合作为标志的学习方式,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建设好学习单位,其次是组织调控学习过程,合作学习的突出特点是变传统的“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边教边学”,强调学习者的主体责任,实现个体学习资源的共享。二是以尝试为标志的学习方式,传统的学习方法是教师讲授,学生听记;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而尝试学习则是通过“从做中学”这种途径,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发现知识,提高情感认知。三是以质疑为标志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质疑问题,让学生在争论中暴露问题,再引导学生进行解决,最终树立正确的观点。
总之,在课改实践中,我们遇到的问题很多(也许是我们对课改理念认识得还不够深入、透彻吧),但我们相信,课改之路,虽有荆棘,但沿途的风光无限。尽管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们只要在课堂上充满爱心、竭尽所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力求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和目标,并且相信,无论如何,课改都将有益于学生的成长、发展,都将促进教师的不断学习与提高!
作者单位:湖南省石门县第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