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 探索 发现” 让学生在思考中成长
2009-05-31周所铨
周所铨
进入21世纪,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逐步渗透到各个领域,其更新的速度更是让人瞠目结舌,对我们掌握这些知识就带来了更大的困难。作为信息技术的教师,面对这纷繁复杂的计算机世界如何让学生学好信息技术呢?《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信息技术课程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以学生为主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一、亲历体验,主动探索
主动探索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索。正如著名学者波利亚所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和联系。”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学生知识的主动建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造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的空间,学生才能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才能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为保证学生亲历感受的深刻程度,要求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多维度、多层次地观察、思考,进行多角度地分析、比较,从而获取丰富的感知材料,加深对问题的认识与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在VB的选择结构讲解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自己看三种运算符的符号,试分析三种运算符的运算结果,然后我在黑板上画出三种简单的电路图。
这三个电路图是同学们在物理学过的最简单的电路,大家都能分析出结果,A图当两个电键同时闭合时,灯泡才亮;B图当有一个电键闭合时,灯泡就能亮;C图因为有一个电阻,所以当电键闭合时,灯泡不亮。同学们非常熟练地把三者的位置相应地改变,发现了灯泡的变化情况,由此得出逻辑运算符的三种运算结果,这三个图正好完全说明三种运算符的执行情况,简单的操作使同学们很快就能掌握知识要点,不用过多的语言叙述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学生的体验,将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深入,使学生的认识也逐步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显得更加积极主动,也更有利于正确地掌握信息技术的思想和内涵。
二、启发引导,深入探索
心理学研究表明:没有任何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促使进一步求得成功的努力。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不仅激发了他们以更大的热情投入自主学习中去,同时也增强了学生自信心,使部分在探索知识过程中经历“挫折”、“磨难”的学生走出失败的阴影,进一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在信息技术课上,每当学生能完整、准确地操作、表达见解时,教师都应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并让大家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让学生完成探索,激发主动探索的兴趣,不断地深入探索,不断地体验成功。
如在Word中讲到文档内容的移动时,先给学生示范第一种方法:选取要移动的文字,将鼠标指针移动到被选取的文字上,按住左键拖动鼠标,把要移动的文字拖到新的位置,释放鼠标左键。然后问学生:另外还有哪几种方法可以实现文档内容的移动?哪一种方法操作最方便?我们看看哪一个同学的方法最好。在学生独立探究的过程中,适时提示学生可以参考文件或文件夹的移动方法,这样学生不仅很快找到了另外几种方法,而且掌握的效果也很好。
三、合作交流,积极探索
信息技术的基本特点是以具体形象为主,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形象的操作接受快,在知识的产生、发展和形成过程中思维有时出现“受阻”现象,甚至会出现“中断”。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只停留在传授知识上,更重要的是绝对不能把引导学生参与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称为放任自流的过程,而是应该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思考等,并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让学生经历和体验探究知识的过程,不断探索和完善探究的方法。
例如,在讲解《表格数据的图形化》知识点时,教师首先让学生分析Excel工作表中所表达的信息,由学生开展交流讨论。接着教师展示利用数据形成的图表,引导学生比较数据、图表在表达信息上的优缺点,激发学生学习制作图表的兴趣,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制作图表。学生在自主合作中不仅学会了制作图表的方法,而且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这时,教师将学生制作的图表进行合理地点评,学生在“有规可查、有章可循”的情况下更加积极地探索,取得了出人意料的好效果。
总之,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把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放在首位,发挥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动性,使学生在逐步的思考过程中培养起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同时,使我们的课堂多一份朴实,多一份真实和精彩。
参考文献:
1.程志荣.《研究性学习探索与思考》《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1.4
2.盛群力.个体优化教育的探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136—137.
3.王国章.吴永玲:《合作学习及其尝试》、《教育改革》.1995年第1期
4.祝智庭.顾小清: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2年Z1期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