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军政府再出铁拳
2009-05-30尹鸿伟
尹鸿伟
尽管昂山素季因丈夫是英国人而失去参选总统资格,但她可以为候选人站台,军政府担心一旦她恢复自由身,其造势活动会威胁到军方紧锣密鼓中的权力布局,所以在6年法定软禁期过后,找了一个借口继续监禁她,直到2010年大选结束为止。
7月3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缅甸内比都与军政府领袖丹瑞进行了约两小时的会面,后者拒绝了他与失去自由长达13年的昂山素季见面的要求,理由是“她正被审讯,会面将干预司法程序”。如果对昂山素季的指控成立,她有可能被判处5年监禁。外界普遍认为,军政府对昂山素季的指控其实是继续监禁她的借口,直到2010年大选结束为止。
缅甸军政府已经承诺在2010年举行全国大选,目前除了打压、拉拢各种民族武装势力,其最为担心的其实还是没有一兵一卒的缅甸民主势力。后者在多年的政治角力中非但没有被消灭,相反获得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同情与支持,成了军政府维系统治的最大心病。
继续封杀民主势力
2009年6月19日,缅甸“全国民主联盟”领袖昂山素季在永盛监狱度过了自己64岁的生日,国际媒体报道她“与看守她的狱警分享食物庆祝”。而在监狱外,世界各地都有民众自发举行活动为她贺寿,联合国、美国和欧盟则继续呼吁缅甸军政府立即放人。
在过去20年中,昂山素季大部分时间处在被软禁、拘押状态。她最近一次被软禁是从2003年5月30日开始。根据缅甸法律,拘留和软禁期限最长为6年,因此2009年5月30日就应当释放昂山素季。缅甸外长吴年温去年在“新宪法公投”通过后也曾当众承认这一点。但就在昂山素季可能恢复自由的前夕,发生了一件被控违反软禁期间规定的怪事。
5月3日夜晚,53岁的美国越战老兵约翰·威廉·耶托以游泳方式闯入昂山素季位于湖边的住所,并逗留了两晚,离开后被捕。军政府以昂山素季给耶托提供了临时住所为由,将她投入永盛监狱,随后几度开审这位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经多方争取,法庭允许辩护律师团提出上诉并传唤其他证人,但在庭审期间,外交官和媒体被禁止旁听。缅甸国营媒体报道了昂山素季分别和泰国、新加坡、俄罗斯外交官们会面的消息,这些国家被认为对缅甸比较中立,故得到特批;美国则因2003年8月带头制裁缅甸(奥巴马今年5月15日宣布延长制裁)以及支持2007年9月仰光的僧侣示威,而被军政府列入了“拒绝往来户”名单。
昂山素季再次受审,带动了西方对于缅甸司法制度公平性的关注。英国驻缅大使马克坎宁指出:政治犯人数在过去16个月增加了1000多名,喜剧演员、医生、记者、家庭主妇和援助工作者已经挤满了缅甸的监狱和劳动营,他们一般都在封闭的庭审中于短时间内被判刑。潘基文这次去缅甸前,特别呼吁军政府释放所有政治犯。有联合国官员透露,秘书长想确保一些知名度没昂山素季这么高的政治犯获释;但也有人担心他被军政府利用。
缅甸当局目前正在宣传2010年多党制大选,“人权观察”执行董事罗斯担心潘基文的访问可能使这一选举合法化。西方舆论此前指责,缅甸新宪法不仅塞进了“保证军方参与国家政治领导”这样的条款,还规定联邦议会和省(邦)议会中军人和非军人议员结构比为1:3,且赋予11名成员中至少6名是军人的“国防与安全委员会”比总统更高的权力。
即便是新设立的总统一职,也不是直选产生的。该职位由两院议员组成3个选举团(其中一个由军方议员组成)各提名一人,然后从3人中差额选出,落选的两人即成为副总统。为了保证军方所提名人选胜出,需要有更多亲军方人士当选议员,缅甸当局已为此让一些官员辞职准备竞选。如果丹瑞最终出任国家元首,他可能会让出三军总司令、国防部长的职位给二号人物貌埃或三号人物瑞曼,这样,缅甸政坛或有新老更替,却无实质变化。
尽管昂山素季因丈夫是英国人而失去参选总统资格,但她可以为候选人站台,军政府担心一旦她恢复自由身,其造势活动会威胁到军方权力布局。香港亚洲问题研究员黄建炎说:“昂山素季到底有没有这么大的影响力谁也不知道,但军政府决不愿意冒这个险。”
向斯里兰卡取经?
与昂山素季为首的民主势力希望取代军人执政,掌握缅甸政权不一样的是,目前除了“克伦军”和“掸邦军”,大多数民族武装力量的要求仅是成立“自治邦”,即在自治的情况下,在他们的生命安全和经济建设得到保障的情况下,可以解除武装,只保留警察力量。
可是缅甸军政府最终目标是全国统一。2009年4月,军政府向国内所有民族武装力量施压,要求后者一律把军队改编为边防军,并接受军政府官员监管。截至6月底,13支主要的民族武装力量中,已经有8支拒绝了军政府的要求,其余处于观望与谈判中。正当这一敏感时刻,军政府为迎接斯里兰卡总统来访,专门举办佛教活动悼念在打击猛虎组织行动中牺牲的斯政府军将士。此举迅速成为外界猜测“缅甸向斯里兰卡取经”的重要依据。
事实上,缅甸军政府自6月份起频繁调动精锐部队,缓慢地向中缅边境和泰缅边境集结。不过,中缅边境地区的“克钦独立军”、“果敢同盟军”等武装与中国关系微妙,令同样需要中国帮助的缅甸军政府处置犹豫;而在被“掸邦军”、“克伦军”及“佤邦联合军”一部占据的泰缅边境,政府军与克伦军激战后,数千难民逃入泰国境内,又引发了外交风波。
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4月以来,果敢同盟军、佤邦联合军、掸邦东部军等缅共瓦解后演化成的各种地方民族武装,以各自“特区政府”的名义,纷纷进行了热闹的“和平建设20周年庆典”,各武装首脑积极亮相,并且无一例外地主持了“大阅兵”。然而,缅甸军政府的高层人员均没有出席这些纪念活动,这令特区领袖们大为光火、怨言不断。军力最强的佤邦联合军随后公开宣称:“很遗憾,缅方高阶将领没有应邀参加我们的和平庆典。”
长期往返于中缅边境的缅甸密支那华裔商人许先生说:“长期以来,缅甸军政府希望利用佤邦联合军内部两大派系(北部以原缅共成员、佤族血统的鲍有祥为首的亲中国大陆派系;南部以原国民党军人之子魏学刚为首的亲台湾派系)的分歧见缝插针,分解佤联军势力。”
但在6月7日军政府与佤联军的新一轮会谈中,后者断然拒绝了前者提出的佤联军接受改编、南佤驻军撤离泰缅边境(该地区是佤联军与政府军合作打败坤沙“蒙泰军”的战利品)的要求,甚至公开批评军政府否决了前总理钦钮当年对他们的承诺,并且指责军政府继续监禁国父的女儿昂山索季。華裔商人许先生说:“就目前的军事实力和政治角力而言,失道寡助的缅甸军政府要以武力方式打击各民族武装力量尤其是佤邦联合军,难度可想而知。”
众目睽睽的中国影响
缅甸军政府虽然同时面对国内外巨大压力(比如哈佛大学一份近期报告认为,联合国应该出面调查缅甸军政府犯下的战争罪和反人类罪),但是各种力量还不足以对其构成致命一击,相反它在各种博弈过程中不断增强实力。香港亚洲问题研究员黄建炎认为,毛泽东的哲学思想认为事物变化外因是条件、内因是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是有道理的,“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是屈服于外部势力,而是自己悟出道理。就缅甸的情况而言,诱导也许比制裁有效得多”。
目前,泰国、印度、韩国甚至少数西方公司在缅甸的业务都效益不错,证明中国并不是缅甸唯一的贸易伙伴,但众所周知的是,中国在缅甸影响力的日益增强是别国无法相提并论的。各种各样的中国企业在缅甸出现,给这个封闭的国家带去了巨大的“中国式变化”。在过去数年中,中缅双方的贸易额已经达到每年约20亿美元,并且还会继续增加。
除了正在帮助缅甸兴建十几座水电站,中国企业还花费巨资帮助缅甸勘探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并且希望成为未来的购买者。此外,将于2009年9月全面开工的“中缅油气管道”也吸引了世人目光。该管道南起缅甸西海岸、北达昆明,由中、印、韩、缅四国协同建设,将把中东和非洲的原油输送到中国国内,帮中国化解石油进口的“马六甲困局”。
但国际舆论认为更多的时候中国是在袒护缅甸军政府。一些东盟成员国已经对过度缓慢的缅甸民主改革表示非常失望,部分成员国则希望说服中国和印度对缅甸施压。中国则一再表示,国际社会应客观看待缅甸的情况,提供建设性的帮助,而不是拒绝在那里从事商业活动。2007年中国还否决了美国提出的一项要求缅甸改善人权状况的安理会决议。
缅甸密支那的华裔商人许先生说:“不能让缅甸军政府对目前国家的混乱承担全部责任,各种一意孤行的民族武装、民主势力也应负部分责任。另外,政府和老百姓其实是两回事,对于主体民族缅族而言,我觉得他们其实很善良,完全不是美国电影里丑化的模样。现在国际社会对于缅甸不甚了解,一味的歧视和孤立非常严重,这不利于矛盾的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