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峰会遭遇“伊朗”密码
2009-05-30和静钧
和静钧
德黑兰选举骚乱发生后,英国成了第一个被伊朗扣上搞破坏帽子的国家。英伊关系恶化,把欧盟拖下水。萨科奇表示,欧盟应当不惜动用任何资源与英国一道对伊朗作出反应。所以,如果说伊朗“搞砸”八国峰会,还不如说是英国“搞砸”了八国峰会。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2006年八国峰会召开前,八国集团力压伊朗在G8峰会前回应,按美国的话说,“如果能在这次会议举行前得知伊朗的回应,将是十分有益和有帮助的,将会促进谈判过程”,但在圣彼得堡举行的这次峰会却遭到伊朗的冷眼。今年7月8日意大利拉奎拉G8峰会,尽管东道国以举办阿富汗周边国家特别会议的名义向德黑兰发出参会邀请,但后者却在最后一刻拒绝出席,使本已混乱不堪的八国峰会议程变得更加杂乱无序。
伊朗真的很重要吧?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拉奎拉峰会不尽如人意的表现,症结在于伊朗的拒绝参会。G8的议程表上,有些属于传统问题,如气候问题就是继承了上届洞爷湖峰会的主题,粮食安全与非洲国家发展议题则是2007年德国海利根达姆峰会议题的延续。这些传统问题绵绵不绝,不会出现突破性进展,就如这次拉奎拉峰会上八国首脑表示到2050年前实现全球减排一半温室气体的目标一样,由于缺少度量的起点年,这样的宣示只具有象征主义价值。第二类议题则是临时性的,它们多半属于应景式的问题,如骤起骤落的金融危机或中东战争,或伊朗大选骚乱,或新疆暴力骚乱,随着危机解除,议题就失去时效性。还有一类问题兼具长期性和现实紧迫性,需要发达工业国通过集体努力去协调解决。这类问题,如核扩散、能源危机、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安全,以及伊拉克稳定,它们几乎都与伊朗直接或间接相关。
作为G8“欧洲色”的英、法、德、意、俄5国,在地理上临近伊朗,其中前4国所在的欧盟是伊朗最大的贸易伙伴,也从伊朗得到了稀缺的能源。在欧盟与俄罗斯争执有所升级的情势下,有理由说欧盟的未来能源安全就系在伊朗的腰带上。而G8中另外3国——美国、日本和加拿大,也都是波斯湾石油的重要买家。换个角度看,G8中的美英法德俄5国,与中国一道与伊朗进行了无数轮“6+1”多边核谈判,对伊朗可谓知根知底。G8在涉足地区性政治议题时,首先碰到的就是伊朗。尤其这几年,随着中东和平和土耳其加入欧盟问题退烧,与伊拉克和阿富汗问题相关的伊朗话题,往往成为一场会议是否吸引人的关键。
G8当然不会错过任何可以利用伊朗话题炒作自身的机会。给德黑兰的邀请函,早在一个多月前就由东道主发出。6月29日,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宣称“金融危机、反饥饿和伊朗问题”将是峰会的主要议题。贝氏去年在巴黎会见犹太复国主义组织成员时曾暗讽内贾德是疯子,引起伊朗外交部照会抗议。这次为了换取伊朗重视拉奎拉系列峰会。他只好宣布继续支持同伊朗的政治对话,并未打算把伊朗问题列入八国峰会的会后宣言中。
BBC中东频道把这场“伊朗的冷对与八国峰会的坚持”视为伊朗外交的聪明之处。因为G8峰会所关注的问题,恰恰是伊朗正奋力参与的问题。例如,2009年5月下旬德黑兰成功主办了伊朗、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三国峰会;6月中旬叶卡捷琳堡“上合峰会”上,内贾德的现身也是伊朗关注阿富汗安全局势的延续。伊朗意识到自身在伊拉克、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等国安全上的重要作用,不愿为“在核问题上并不友好”的八国集团脸上贴金。
唯一可能使伊朗改变态度的美国奥巴马新政权,在5月上旬透过代表美国利益的瑞士驻德黑兰大使馆,将呼吁改善双边关系的一封信转交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双方原本准备寻求对话途径,却因6月13日起爆发的伊朗选举骚乱而功亏一篑。伊朗随后回绝了参加7月4日美国独立日庆典的邀请,领导伊朗示威的米尔·穆萨维还被批是美国间谍。
英伊交恶是伊与G8关系破裂的主因
历史上,英国曾殖民过伊朗,英国在伊朗谋得的好处不仅是石油,还有重要的商运航道,以及进一步控制巴勒斯坦的基地。就是在英国的一手安排下,以色列复国主义者开始在巴勒斯坦建国,中东问题从此纷扰近百年。
英国石油巨头BP的前身就是英国在缅甸的石油公司派往伊朗的一个分支公司,称作“英国波斯公司”,后来才改称英国石油公司(BP)。从BP的发迹史,就可以看出英国的财富库存中有多少与波斯这片土地有关。
1925年,伊朗近卫军团哥萨克旅旅长礼萨·汗·巴列维在英国支持下发动军事政变,推翻卡扎尔王朝,建立巴列维王朝,从此伊朗就进入了英国支持的王朝独裁统治时代。1979年,流亡国外的什叶派领袖霍梅尼回到伊朗,发动伊斯兰革命,4月1日,霍梅尼宣布成立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随着英国在伊朗的利益代言人的失势,英伊关系也进入敏感时期。布莱尔政府曾多次唆使美国对伊朗采取单边主义军事行动,以至于伊朗一直把英国甚至把欧盟的任何主张视为消灭伊朗的阴谋,迫使伊朗以自己的方式来面对区域性问题,如中东问题,而不是遵循欧美拟定好的路线图来处理。
这次选举骚乱后,英国成了第一个被伊朗扣上搞破坏帽子的国家。双方立即爆发驱逐外交官大战,伊朗甚至威胁取消与英国的大使级外交关系。伊朗将公审涉嫌参与骚乱的英国使馆馆员,英国以牙还牙,要求欧盟集体回应。
英伊关系恶化,把欧盟拖下水。萨科奇表示,欧盟应当不惜动用任何资源与英国一道对伊朗作出反应。
所以,如果说伊朗“搞砸”八国峰会,还不如说是英国“搞砸”了八国峰会。
说到伊朗的选举骚乱,这会使人们误以为出于伊朗国内局势的考虑,伊朗才不出席八国峰会。这样的判断将抹杀内贾德随后几天出席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上合峰会”的事实,也将误判伊朗国内形势。伊朗从来就没有什么微博客twitter革命,穆维萨及其支持者只不过是内贾德同一阵营中的“改革派”而已,伊朗式“宗教法学家治国”根基并未动摇,伊朗从来就没有发生过完整意义上的反对派或反对党引领的“颜色革命”。
对于这一场被外人误解了的“颜色革命”,甚至连奥巴马本人都不敢大声讲“民主”。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历史学教授马克·莱文说,1953年英美策划的那一场推翻摩萨台的军事政变令美国无法为今天伊朗的“民主”挺身而出。
说来有趣,奥巴马当选受益于twitter等網络支持,但今天有争议地连任伊朗总统的艾哈迈迪·内贾德,早在他当德黑兰市长时就开博赚人气了,并在当年总统选举中,一举击溃老牌政治家拉夫桑贾尼,如同奥巴马击败老资格共和党人麦凯恩一样。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约瑟夫·奈认为,在当今信息时代,成功不仅指谁在军事上取得胜利,还指谁在言辞上取得胜利。如果这句话成立,在伊斯兰世界,伊朗的影响力是空前的。英
国交恶伊朗,并不会让英国、也不会让八国峰会受益多少。
G8的衰落
事实上,没有伊朗因素,G8成员国自身的内在性因素,也会导致G8峰会风光不再。
光从GDP全球所占比率上看,7个西方发达工业国组成的集团G7(不含俄罗斯)占全球GDP总量曾一度高达90%以上,但现在随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的涌现,G7独霸的局面已经一去不复返。
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G7成员债务累累,财政赤字暴涨。据统计,2006年,发达国家的总体债务占GDP总量的78%,到2014年后将达到114%的“破产水平”。发达国家靠借债度日,西方模式在世界其他国家面前黯然失色。
在应对全球性问题上,G8也显露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局面。在中东问题上,没有伊朗的配合,中东长治是不可想象的。在朝核问题上,没有中国的帮助,也无从可谈。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没有印度、巴西等新兴大国的合作,也是不可能达成“后京都议定书”的哥本哈根谈判的。
拉奎拉峰会上,八国集团领导人表示,愿与其他国家一起到2050年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至少减半,并且发达国家排放量届时应减少80%以上。这样的表示,明显是冲着接着而来的“G8+5”对话会上向重要的新兴经济体五国摊牌施压,估计不会收到实质性效果。最新消息是,同期在意大利举行的有17個经济体领导人参加的“主要经济体能源与气候变化论坛”会议不想理睬气候议题,2050年减排一项也难达成共识。
由于美国热心于推动“碳关税”这样明显损人不利己的贸易保护主义,拉奎拉峰会无疑将像去年洞爷湖峰会一样,错失构筑“全球气候政治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之机会。在去年的洞爷湖峰会上,由于美国布什政府的不合作,没有达成实质性协议。
正如美国纽约大学国际合作中心的分析家理查德·高恩指出的,“意大利峰会准备工作自始至终十分混乱”,与拉奎拉混乱的震后重建一样,峰会没有订立明确的长期性议题和应急性议题,意大利人“非常糟糕,没有程序,也没有计划”。英国《卫报》警告说,在议程缺乏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意大利寄望于美国来掌控局面,而意大利居民基本上不关心峰会进程,只关注媒体会不会继续爆料“性感政治家”贝卢斯科尼的“艳事”。甚至今年到意大利来抗议G8的示威者与2007年的德国G8峰会一比,数量少得可怜。意大利警察安稳得可以睡大觉,正好说明这个“大排场”失去了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