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学科教学中的运用

2009-05-29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8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交流过程

李 纳

信息技术教学作为以培养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取向的必修课程,强调让学生通过学习,提出问题,收集材料,对研究目标进行探索、分析、研究,最后基于问题解决模式,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并学会解决生活中与信息技术学习有关的实际问题。信息技术和网络不仅成为教师学习提高的途径,也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教改课题。下面谈谈信息技术在各学科教学中的运用。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与以前有很大不同。教师每次在设计自己的教学设计时,都要明显表达全面关注学生的愿望,从各个可能的环节来渗透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在平台教学新环境中,教师的备课是开放的、交互的,它不仅要为学生、教师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而且要提供新的学习方法、资源环境、协作工具、教学评估、信息加工、研发工具、情景探究以及学前学生学习情况了解。教师在教学前,要进行学习环境创设的准备,要预设主题、资源,要设计分组教学,合理搭配学生,另外,教师还需要素材制作,有关学科数据收集。作为学生,要围绕学科内容,在课前进行资源的收集和整理,配合教师上好课。尤其是基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堂教与学策略研究”平台的学习。首先,学生自控能力差,刚开始时对这种学习方式感到很新鲜,可一旦受到挫折或者教师的教学内容枯燥无味时,兴趣就很容易失去。其次,学生不能自觉地去学习,他们有较强的依赖性,这就需要教师制订合理的计划并采取适当的教学形式。最后,小学生上机操作技能尚不熟练,更缺少上网和论坛交流的经验,在课前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

例如,教学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参观科技馆》,课前就需要教师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环境,通过制作有趣的动画画面,把学生引入课堂,在通过学生实际分组,自己分一分,60人乘2辆大客车去参观科技馆,平均每辆车坐多少人。通过分塑料棒,理解60÷2的结果,结合多媒体动画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作为一名教师,应当具有优秀的组织教学能力,领导学生、引导学生,使教学工作获得较大的成功,否则,他的教学过程会成一盘散沙,很难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平台上进行小组交流、自主学习的时候,要明确交流达到的目的是否符合课程要求和学生学习实际要求,对学生进行小组交流的时候提出具体的交流要求,如交流什么、怎样交流、达到什么目的,要激发学生在平台上参与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需求,让学生乐意并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平台交流中来,特别是对过去参与不够的学生,如何实质性的参与,并产生参与交流的乐趣,既要提高学生小组交流的有效性、时效性,还要更好地合理搭配学生,有效地实现学生知识的分享,丰富和完善自身的想法。

新课程要求把握住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新环境下的教学不是忽略知识而是强调知识获取的过程,在教学指导过程中,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要提倡在信息技术平台上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要指导学生、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在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的指导过程中,帮助学生反思自我,明白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帮助学生发现所学东西的意义;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以及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合适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学会使用信息化的学习工具,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例如,在小学二年级的数学课上,教师让小组合作称量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在小组汇报时,有一个学生说:我称的是竖笛,它的重量是8克。“是8克吗?”老师再一次问道。坐在旁边的学生提醒了一下:“它的重量是80克。”这个学生终于说出了合理的答案。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答案呢?二年级的学生无法通过常识来判断自己的数据是否正确,那么他的数据唯一来源就是测量得来的。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错误,就是因为小组里没有人在做记录。这不仅涉及测量数据的严谨科学态度的养成问题,深层次的原因其实正是来源于:小组里没有分工,因而没有真正的合作。很明显,这样一来,合作学习最突出的价值就被抹煞了。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在和学生的接触中,我感到有相当多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处于在烦和累之中的。这种烦是不想学但是非学不可的烦,这种累是花了力气却得不到成功的累。学习遭到挫折,他们感到失望,思想负担加重,接着而来的是师生的关系紧张。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所以,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更重要的因素是促使学生的自我管理,教师应在课堂上启发、引导、组织学生自我管理,培养他们自我控制、调节的能力。

在平台上有效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管理,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在平台上学习的积极性和科学性,所以,教师首先要及时摸清学生在平台上的学习情况。如:想不想学?劲头足不足?其次要摸清学生学习科学性状况。如:在平台上实际是怎样学的?掌握知识的过程是怎样的?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是什么?学习反馈机制如何保证?课前课后是否主动预复习?再次,要摸清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状况。如:在课堂上学过的知识掌握得如何?平台上操作的基本技能强不强?所以,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要调动起学生在平台上学习的积极性;要提高学生学习的动机;要创造使学生成功的机会;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要认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平台上教学的内容要生动有趣;教师对学生的情况要了解透彻;教师要及时发挥长处,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要让学生积极充分地参与学习活动。在教学管理中,要当一个民主而又严格的教师,要加强学生学习的科学性,如:校内平台的指导、课内平台的指导、个别指导。教学平台的教学管理安排要有利于学生的学。

在整个教学系统中,教师教学系统和学生学习系统是两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系统,它们均建立于信息技术应用这一有效的平台。正是这一平台的介入,使两个系统间的融合更为紧密。需要强调的是,此时的信息技术就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技术的应用或单纯意义上的教学手段,信息技术已全然成为两个系统间有效互动的驱动力。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交流过程
如此交流,太暖!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浅析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云教学管理平台在教学运行管理方面的运用
交流平台
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交流平台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