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数字校园”建设刍议
2009-05-29尹恩德
尹恩德
[摘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发展本地教育的一个战略措施。自教育部实施“校校通”工程以来,教育信息化的资金投入呈现高增长态势,如何有效促进应用也成了各地最关心的话题,“数字校园”应运而生。本文从数字校园的概念、特点出发,指出了基础数据建设在数字校园建设中的重要性,探讨了数字校园的部分应用,并研究了教育技术装备相关管理部门在数字校园建设中所应承担的主要工作任务。
[关键词]数字校园;数据库;教育信息化;装备
引言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自2000年开始实施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工程,全区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时至今日,累计教育装备学生平均经费投入约2641元,位于全市前列;学生平均计算机数达5.12人一台;所有中小学校普通教室和一部分专用教室均安装了多媒体液晶投影系统;城域网和校园网已覆盖所有学校,建网学校均建有校园门户网站;区师生自制电脑作品评比活动始于2001年,并每年举办一届,该活动也是区教育局唯一设有参赛奖金的评选项目;部、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市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达到13所,等等成绩,可谓显著。
而今,在新的一轮城市发展数字化进程中,教育现代化如何把握发展契机?校校通、班班通后,教育信息化下一个目标是什么?如何发展镇海教育技术装备的特色与效益,提升竞争力?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应用,作为教育技术装备管理部门如何有效地推广应用工作?一个个崭新的课题不断出现,困扰着广大教育工作者。
数字校园的概念
一时间,几乎所有目光都投向了“数字校园”建设,什么是“数字校园”网络上也流传了众多版本。其中,较有代表性的阐述是,数字校园是以统一数据管理和流程规范管理的思想,配合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的支持,对学校的管理、教学、科研和生活服务等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整合;并借助计算机技术,实现从环境资源到活动的全部数字化,对各个流程进行量化考核管理;科学规范地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以构成统一的信息管理、统一的资源管理、统一的用户管理和统一的权限控制;通过组织和业务流程再造,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推动学校进行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最终实现教育信息化、决策科学化和管理规范化。
可见,数字校园是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当然,它也应该成为区域教育信息化的下一个战略规划,其实施难点在于各类统一的基础数据库的建设,重点在信息技术的整合应用。显然,其中面临的挑战无疑是巨大的,因为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传统的教育管理、教学方法、工作、学习、生活习惯将面临深深地变革。
数字校园的基础建设
数字化校园的特点应突出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网络化、智能化、个性化,在这三者中,如果说网络化是基础、是环境,个性化是要求,那么智能化就是目的。
1基础数据库
由数字化校园的特点可见,数字校园建设的保障就是网络基础建设,网络基础不但包括了网络的硬件环境,而且还包含了网络的软件环境。而且以软件环境更为重要,它是各项应用的基础,是推进数字校园走向纵深发展的前提。软件则是由各种数据构成。因此,数字校园的建设主要是数据的建设,而数据的建设主要是标准的建设。
但,数据建设的现状又是如何呢?在基础教育中。各级各类教育的不同部门存有着不同的业务系统,各个业务系统的原始厂商对软件数据有着不同程度的保护,致使这些数据依据着不同的建设标准,同时相互沟通困难重重。因此,目前的数据建设是零散的、无序的、封闭式的。教育信息化应该以区域为单位展开,统一规划,分布实施。在新一轮数字校园建设中,这一点的必要性更加突出。数据建设标准不统一,那么应用推广工作将会成为“竹篮子打水”。
保证任何两个异构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这一点非常重要,可以解决当前各部门的业务数据不兼容问题。各地的教育信息化数据建设首先要遵循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发布的各类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标准统一,数据共享才有章可循,真正发挥共建共享的作用。
那么,需要建设哪些共享数据库呢?共享数据库建设就是对学校的人、财、物等相关资源进行整理分类。在统一信息标准的基础上建立学生学籍与成绩数据库、师资与教学情况数据库、设备与校产数据库、人事与劳资数据库、财务数据库、科研数据库、办公公文数据库等相关数据库。由此可以看出,共享数据库涉及了教育方方面面的内容,是数字校园的基础。
2e卡通系统
e卡通系统是传统“校园一卡通系统”的拓展。目前,在基础教育中,校园一卡通的主要应用是食堂售饭、图书借阅、考勤等,以单个学校为使用单位,校间相互独立,数据不能共享。e卡通系统建立在数字校园各类基础数据库之上,可以作为师生的电子身份证,用以身份识别;可以集合金融和公交卡功能,作为社会实践、开展课外活动的工具;可以集成图书馆、教育资源、校园消费等平台,体验学习、生活数字化的乐趣,这是真正的“一卡通”。
数字校园的拓展应用
教育信息化在强调应将信息与信息技术在整个教育领域和教育部门中应用与推广的同时,必须把重点放在教学领域(其中又包括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的应用与推广。
1教与学
信息科技及网际网的蓬勃发展,为学校带来多元且弹性的教学方式,同时也将学习空间由教室扩展到超越时空限制的学习型态。数字校园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服务教与学,由此教与学的型态变化也将是变革性的。在遵守基础建设标准化的前提下,各个学校层面的具体应用将呈现多样化。数字校园与学校的内涵建设、特有文化建设相结合,从而形成学校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在教育信息化系统工程中,政府或学校的管理者、教师、学生应当是教育信息化的主体,其主导地位和能动作用是无可置疑的。教与学的有效应用,归根结底要靠师生的信息素养的发展。因此,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在教室、学校、社区、家庭,努力给所有教师和学生营造全方位的“e-Learning”环境,增强信息技术的可获取度。这个全方位的“e-Learning”环境(如图所示),其实就是数字校园环境,是学校的教学工作在时空中的拓展、延伸。
教与学的形式上的变化,主要源自于丰富的网络共享资源。网络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结构的扁平化,人人均有获取资源的同等机会,但个性的差异,则要求在网络资源丰富、甚至泛滥的情况下,每位教师、学生应该建
有自己的资源平台,对适合自己学习的资源作个性化管理,这个个性化的资源平台是数字校园建设所追求的其中一个目标,也是师生成长的数字轨迹、电子档案。
2行政管理
管理者所能真正采取的唯一方式是追寻自己的愿景。数字校园建设的愿景是什么,每一个学校领导,应该对此有个清晰的描绘。愿景是激励一个团队向着共同的目标奋斗的必要条件,数字校园建设中应着重考虑两个管理问题。
第一个管理问题是数字校园将给传统的行政管理工作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如何从正面引导行政办公方式的变革?数字化校园的研究从着重技术方面,向重视管理的研究是必然趋势,科学管理数字化校园将是一项既迫切又艰巨的任务。许多大型企业为实施企业的ERP更是一掷千万金,并将信息化工程解释为“一把手”工程。数字校园工程也是如此,这不但是因为该工程的资金投入巨大,涉及人员众多,而且它将给传统的管理工作带来深刻的变革,从长远看,我们的工作、学习效益将大大提高,从而使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愿望成为可能。
第二个管理问题是,我们将如何管理数字校园建设这项工程。关于这一点,将在下文“项目化管理”中展开。
然而,信息化毕竟只是一种技术、手段,它代替不了人在工作、学习活动中的作用。因此,这两个现实的管理问题,首先应该解决人的观念问题,必须以管理创新的角度重新制定日常工作的管理流程,只有在管理流程优化的前提下,信息化工作才具有现实意义。不然,为信息化而信息化,将本身存有各种弊端的管理流程信息化,只会招来更大的厌恶,这样的数字校园也将是本末倒置,失败而终。
教育技术装备角度的数字校园建设工作重点
1编规划、定规范、促应用
从教育技术装备角度来讲,各地的电化教育馆(站)在数字校园建设中所承担的主要工作,应该是编规划、定规范、促应用,从传统的以器物装备为主的工作模式转向以技术装备为主的工作模式。这就需要装备部门,从实验装备、图书装备、体艺装备、电化教育等各类装备内容出发,开展系统梳理工作,如何使之有机地和数字校园建设相融合,这些新命题、新课题,蕴涵着大量的研究工作。
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核心问题,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需求更加迫切。因此装备部门的当前重点工作,就是开展对各类资源的基础数据开展标准化规范,以促进各类资源、信息的共享。
例如,在区域特色资源建设过程中,应该以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发布的《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规范》等为主要依据,从“选定标准、研究应用、规范建设”角度出发,来规划区域特色资源建设,这样不同地区在今后开展共享交流时,就有了一个很好的直接对话的窗口。
2项目管理
PMI(美国项目管理协会)对项目的定义是,为提供某项独特的产品、服务或成果所做的临时性努力。数字校园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它具有明显的项目特征。首先,它是临时性的,一次陛的努力,不管持续时间多长,它具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其次,它所创造的可交付成果是独特的,那就是“数字校园”,在一个特定的实施区域,它是没有先例可循的;对所惠及的每个人来说,它是更加的独特,“数字校园”充满了新奇。最后,数字校园建设的同时,也是各项工作逐步完善的过程,计划不可能完全一步到位,对执行中出现的新问题,需要逐步修正、完善。
项目管理是一项前沿学科,它所倡导的目标是,在资金、时间受到一定限制的前提下,为达到某种质量要求,实现既定目标,通过技术综合运用、组织各项活动(如启动、规划、实施、控制、收尾)等,将一件事情办好。数字校园建设是一项崭新的工程,它需要先进的科学管理知识,需要项目管理,也只有项目管理才能将这个教育信息化庞大的工程组织实施好。
3战略合作伙伴
数字校园建设既是一项系统工程,表明它可能需要一个较长的建设周期,3年、5年甚至更长时间,视各地实际情况而定。其中,涉及到的软件开发与应用,其延续性更是整个系统工程能实施成功的保障,临时性的、逐个分包地选择供应商这种做法已不合时宜了,而应该从数字校园建设全局的角度,引进战略合作伙伴(供应商)。
战略合作伙伴就是从整体利益出发,统筹规划,分布实施,尽早采购,选择一至二家战略合作供应商,通过共同的努力,达到项目目标。这个合作模式,在企业间较为普遍,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效益,能使多方实现共赢,并能相互增加竞争力。我们应该从中学习、引用,探索其在数字校园建设的成功之路。
结束语
数字校园建设是继校校通工程后,教育信息化发展又一个战略目标,其目的在于推进智能应用,基础是各类网络数据库的建设,核心则是信息技术与教育各领域的整合。诺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先进的管理理念为依托,以项目为抓手,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目的,合理规划,分布实施,这样才能在传统的校园之上,建立一个虚拟的数字校园,拓展教育资源,无限教学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