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习得性无助心理的成因与预防
2009-05-29李存峰葛明贵
李存峰 葛明贵
摘要:习得性无助是指个体经历了多次挫折和失败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倾向,作为一种对中小学生危害很大的不良心理,本文描述了其心理表现,从家庭、学校以及学生自身方面剖析了形成的原因,并从改善教育观念和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归因,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耐挫性和正确的目标取向等方面提出了五条预防措施,
关键词:中小学生习得性无助成因预防
一、习得性无助概述
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或称习得性无力,是指个体在经历了多次挫折和失败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听天由命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倾向。
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Selignan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通过对狗所做的一项经典实验时提出的。随后的实验证明了习得性无助也会在其他动物和人的身上发生,并且存在迁移,而且个体还可以通过观察无助的榜样而获得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有着很大的危害。它会使个体在认知、情感和行为动机等方面表现出缺失或不良状态,而且这一状态还会弥散到他们的整个心理中。迁移到他们对任何其他任务的行为中,使他们主要表现为:(1)情绪失调,如消极、烦躁、冷淡、悲观、退缩等,甚至可能导致抑郁症等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产生。(2)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降低,注意、记忆、想像、思维等多种智力活动的能力和效率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弱。(3)低成就动机。表现为缺少向上的动力,也不会主动去寻求努力的目标,学习漫不经心,缺乏责任感,稍有困难就易自暴自弃。(4)消极的自我图式(self-schema)和心理定式。对自己的能力、效能信念和自我价值等持怀疑、不确定态度。形成自我无能,努力无果,外部事件无法控制的消极思维模式和认知定式。
二、习得性无助心理的成因
对任何一种心理问题的产生,都可以从个体所处的外部环境的影响和个体内心感受、认知上寻求原因。中小学生习得性无助感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客观原因
(1)家庭环境的影响和不当的教育
当今中国家庭教育的保守、中庸,目标的求同、狭隘与片面,教育方式的训诫、公式化等问题一直存在。这些问题限制了中小学生本应有的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引起了较多的心理困惑和冲突。
学校教育中,当前的中小学评价学生基本靠分数,较少关注学生的差异性,较少甚至无暇关注学生其他方面特别是心理健康的发展。这一背景无疑会给一些学生带来频繁的挫折体验,加之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许多耐挫力、意志力较弱的学生便容易获得习得性无助感。
(2)频繁的失败和挫折体验
“失败是成功之母”是有道理的,但这里对失败有个“度”和个体如何看待的问题。实际上,对于中小学生,由于他们的认知、情感、个性等心理机制还不成熟,阅历欠丰富,认知较偏狭。过多的失败只会降低他们的自信,削弱他们源于好奇心、求知欲和成就感的内部动机,使他们产生焦虑情绪,甚至恐惧心理,久而久之形成“我没出息”,“我不行”的标签心理,并又会在不自觉中按这种“标签效应”而塑造自己,通过多次强化,形成习得性无助。
2.内部原因
(1)不当的归因
归因是人们对行为结果的原因的解释和推测。按美国心理学家Weiner的归因理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人们在解释成败时知觉到的四种主要原因,这四种原因又可划分为控制点、稳定性和控制性三个维度。而每个维度都对人的行为和动机产生重要影响。当个体把失败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时,就会严重削弱个体的活动动机、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希望,产生习得性无助。
(2)不适宜的社会比较
社会比较是个体自我认知的方式之一。生活中,个体为了准确地认知自己,或在失去判断标准时,往往进行社会比较。正确适宜的比较会有助于保持个体活动的动机,而无视差异的比较则会损伤个体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降低个体的自我接纳感和自我价值感。
总之,外部的不良影响和个体内部消极的感受。不当的归因和认知,加之中小学生心理上的不成熟性,认知、情感上的不稳定性,内外因相结合便促使了一些个体心理上的不良变化,产生了习得性无助心理。
三、防治措施
预防中小学生的习得性无助心理是家庭、学校和社会都不能忽视的问题和责任。这实际上是一个以各种方式改变他们的认知定式,激发他们动机,提高他们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的过程。对其预防需要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教师、家长和学生自身三位一体,共同努力。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不要让考试分数成为评价和主宰学生命运的一切。应该用全面的、发展的、长远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发展,关注他们当前的幸福和充实的精神生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发展环境。家庭教育要采用民主型的教育方式,不但要关注孩子的学习,也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学校教育中教师要努力为他们营造真诚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团结友爱、和睦互助的同学关系,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学习氛围,特别是班级氛围,以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
对于中小学生,师长作为他们发展的启发者和引导者。其评价在他们的心目中会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和家长要谨慎地对学生作评价,要多肯定、多表扬、多帮其分析事理,而少作消极评价。当他们出现了挫折和失败,要及时给予关注、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正确归纳。正确面对失败。
2.倡导适度教育,让学生体验成功
所谓“适度教育”就是根据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对他们施加适当水平和数量的压力。达成恰当水平的教育。这要求区别并针对学生的差异,找到他们各自的最近发展区,通过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因材施教。并按照小步调、多鼓励原则,及时反馈原则结合教师的“期望效应”,努力创造各种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成功可以增强人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高自我效能感会提高人们对活动的动机和对困难的顽强、乐观的态度。
3.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正确地归因
Abranson和Seligman认为不当的归因是习得性无助形成的根本原因。因此,要引导中小学生理智地对待挫折和失败,帮他们建立一种正确的成败因果关系认知模式,引导他们积极地归因。把成功归因于内部、可控的因素,如能力、努力等。把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策略欠佳等因素。
正确积极的归因可通过以下步骤来训练:(1)了解学生的归因倾向。(2)让学生进行某种学习或活动,并取得成败体验。(3)让学生对自己的成败进行归因。(4)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归因倾向不是一次完成的,教师要在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反复训练,直至学生形成稳定而理想的归因倾向为止。
4.培养学生理智面对失败的心态、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耐挫性
最好的、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当然对于中小学生,需要一个好的引导者。家长和教师就是最好的引导者。要让学生认识到挫折和失败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人人都是要经历和不可避免的,要学会坦然地接受,保持对人生的乐观的态度。
意志力和耐挫力反映着一个人心理品质的优秀程度。加强耐挫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挫折观并掌握正确的挫折反应策略。出现了挫折时,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和情绪,排除不必要的自卑,学会用积极的言语和心理暗示自己,让潜意识指挥自己继续努力追求成功。
5.培养学生正确的目标取向
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Diener和Dweek在对习得性无助学生的研究中发现:具有同等能力的儿童在失助情景和挑战性任务前具有不同的反应倾向。一种是自主性倾向,会表现出仍然的自信和有进取性;一种是习得性无助的倾向,即表现出怀疑自我,反感和逃避任务。Dweek认为这两种不同的表现主要是由他们各自不同的动机模式造成的,他们分别有着适应性动机模式和适应不良性动机模式。而目标结构在这两种动机模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习得性无助儿童追求的是一种表现目标(performance goals),他们关心对自身能力的评价甚于关心对自身能力的发展,太相信成败是判断一个人有无能力的依据,所以在学习或活动中他们不是全心地投入,而是极力避免自己能力的不足。丽自主性倾向的儿童追求的是一种学习目标(learning goals),他们更关注的是学习内容的价值和自身能力的发展,而不是外界的评价,所以他们能把精力很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并能以正确的态度看待成败。
所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目标取向,让学生把学习提升自努力的目标,而避免仅仅是把成绩当作努力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自主行为,避免习得性无助的一个重要方面。
总之,要遵循教育原理和心理发展的规律,防治中小学生的习得性无助。关键在防。要防治结合,家、校和个人相结合。以树立正确、理性的教育发展观为基础,以学生的成功体验为契机,通过认知和行为的引导,提高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自我效能感和耐挫能力,努力培养中小学生健康、积极的心理品质,促进他们更快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