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选择有智慧和有信仰的人生

2009-05-29翁凌韬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09年5期
关键词:神性友情亲情

翁凌韬

似乎人人都明白应以从容的心态面对生活,大多数人却往往过着紧张而单调的生活。这或许是一种常态吧!

可是,常态之常乃是经常,而绝非正常。我喜欢用状态来划分人:一类是由于生活的忙碌,忽略了生活,而误把经常当做正常,这类人是迷惘的,而且多半流于平庸;另一类人则会在生活中感悟生活,他们多半离智慧和幸福最近。

或许你会疑惑,我所说的感悟生活是什么。记得尼采曾说过:“我看不起那些意志和行为受人支配的人。”我把它改了一下:“我看不起那些意志和心灵受社会支配的人。”是的,如果你的精神流于平庸,就不要悲叹这个时代没有信仰;如果你自己见利忘义,就不要抱怨社会物欲横流。诚然,你无法改变或影响一个社会甚至一个小圈子,因为你需要生存,从而需要服从。可是,如果连心灵也忙得只知争名夺利搞诡计阴谋,而忽略了身边的亲情、爱情和友情,那么,毋庸置疑,你终将是个不折不扣的失败者。其实,所谓的感悟生活,就是在爱情、亲情和友情的浸染下,加入一点自己的人生体验,形成一种不完美对完美的祈愿,抑或是形成一种有价值的人生信仰。

如果说,认识到人的无知是智慧的起点,那么觉悟到人的不完美便是信仰的起点。所谓信仰,不过是不完美者对完美的憧憬。所以,无知并不可笑,可笑的是有了一点知识便自认为无所不知;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做了一点正确的事便自以为有权审判所有人。在所有品性中,狂妄离神性最远,而谦卑离神性最近。有了一点成就便自认为无与伦比的人最可笑,有了一点财富便自以为无所不能的人最无知。

现在,请想一想,你的一天一年乃至一生都体会到了什么,如果你只能说出我曾经如何刻苦学习、如何努力工作,那么未免太可悲了。学习和工作在动物界固然是不可思议的,因为这其中有人性——介于神性与动物性之间的东西;但如果能在学习和工作中体悟出什么,那么人性或许就趋近神性了吧。

(指导教师徐爱平)

猜你喜欢

神性友情亲情
日常的神性:局部(随笔)
亲情的滋味
友情也需要及时“修补”
友情
春·遇见
友情
《莎乐美》中的伦理道德观
沈从文笔下湘西形象的集体无意识解读
增进亲情的项目推荐
爱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