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标”与“阳光体育”

2009-05-29吕明芝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2009年3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课外体育课

吕明芝

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学习,现代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对21世纪的体育教学影响之大。 “以学生为本”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人本主义教学观念,提倡学生的各种主体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人类社会的物文化生活水平从整体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人类的许多疾病得到了根治,健康状况大为改善。但是,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得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日益严重得威胁。人们逐渐认识到,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发展方面都保持完美的状态。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由于国民的健康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幸福都至关重要,而体育课程又是增进国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因此,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体育课程的改革。

新“课程标准”是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原有的基础上构建适合素质教育的新的课程体系。新课标贯彻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依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认真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育人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体育课在实施新“课标”下的体育锻炼究竟能起到什么样得功效呢?体育锻炼具有增加知识,强身体和长智力的功效。 新体育课程标准下建立了体育与健康的目标体系。体育不仅能增进学生的健康和体质,更重要的是能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才。要想达到上述目的,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效益是重要因素。新课标下上好体育课应该是突出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兴趣,体现学生主体,区别对待个体差异。本人认为:

1. 新课标下要突出教学目标 体育课教学目标是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淡化竞技意识。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改变以往课程中技能传授的倾向,而要促进学生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在课堂教学完成后,学生的学习行为变化和学习结果能按课前所设计的教学目标加以衡量或评价。目标突出,就是要明确本次上课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在何种条件下做到何种程度。

2. 新课标下要让学生感兴趣 不论教学的内容,是易学还是难学,是学生感兴趣还是不感兴趣的都要让学生乐学,这就需要教师要在教法上多下功夫,让学生在兴趣中练,练中产生兴趣。例如耐久跑教学,由于耐久跑的生理负荷大,加之动作单调,缺乏趣味性,练习中部分学生易产生畏难情绪,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如果把耐久跑教学内容设计成游戏与情景结合的方式,便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可以设计成各种器械的玩法,沿途挂上各种器械玩法的要领和注意的事项,每到一个地方简要介绍该器械的玩法,在“想知道下一个器械的玩法吗?请继续向前跑”的好奇心驱动下,不知不觉便跑到了目的地,改枯燥为乐趣。

新课程是按照新课程目标、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由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有效地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意志、品质教育。增加了保健康复,掌握体育保健知识,培养运动兴趣爱好,养成锻炼身体习惯,树立终身体育态度,体验参加体育的乐趣,以及适应现代生活方式等目标。体育课教学主要以室外课为主,它是以身体和思维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项特殊活动,在活动中除要教给学生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外,同时还要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能力和适应现代生活方式需求的各种体育娱乐活动能力。2006年12月20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共同决定,从2007年开始,结合《学生体制建康标准》的全面实施,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要求用3年时间,使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学生能够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达到《学生体制建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掌握至少2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制建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随着国家对学校素质教育实施改革全面的推进,体育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但是课外活动作为学校体育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同时课外体育活动好与坏,直接影响体育的发展。在我国教育与学校体育的发展中,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认识,即使在同一时期的认识也有不同。课外体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和特征多种多样,是体育课的继续延伸和补充。我国的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在改革上提出了诸多问题,因此,有的人不满足课堂教学的传统形式,提出“第二课堂”“第二渠道”等等。如何理解和认识体育教学与课外活动,以及课外活动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与作用,这是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与探讨的问题。确保一小时,促进学校体育整体改革,构建体育(与健康)大课程体系是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近几年国家教育部推出了一系列学校体育改革措施,其中尤以两大改革举措影响极大,一是制订了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二是把课间操改为大课间体育活动。怎么坚持把学校体育新课程改革,大课间改革深入进行下去呢,这就势必提出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为确保每天一小时体锻时间,必需构建体育大课程体系,从而实现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目标。我认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全部学习活动的整体计划,它既包含了“课程表”中所显示的多门教学课外,还包括了课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以及校外有组织的学习活动等。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理解,也就不局限只按体育大纲或课程标准的体育教学课,也不拘泥于原本只是增强学生体质为目的的体育课,而是以体育实践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一门课程,按新体育课程标准和推进课程改革都要落实到课内外,校内外体育锻炼的一体化的一小时锻炼上,从而取得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和持续发展的综合效益上。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相辅相成,共同完成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

课外体育锻炼是利用课余时间,运用各种身体练习的方法,结合自然力和卫生措施,进行经常的全面身体锻炼,以达到增强学生体质,培养锻炼习惯,调节精神和丰富课外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课外体育锻炼是有鲜明的群众性,其目的在于从学生个人的实际出发,追求身心愉快、增强体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才能,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以学生的“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育人为宗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收稿日期:2009-03-20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课外体育课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体育课上的“意外”
讨厌的理由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
小小“运动员”
取经之路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样进行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