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乱而不散”
2009-05-28陈亮
陈 亮
《新课程标准》提倡让学生能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但教学中却经常发现,学生参与的面大了,而课堂显得很乱。有人说:“这是什么样的课堂啊,师不像师,生不像生。能学到东西吗?真是越改越乱了。”而有些人则认为这是一种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是新课标的体现。
下面笔者就以自己的实践教学,对课堂教学中的“乱”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教师要领会“乱”的意义,不要为表面所迷惑
“乱”是一种打破传统课堂整齐划一教学秩序的“乱”,不是无序的“乱”,是学生自主意识、自主能力复苏的“乱”。正是这种“乱”让学生的思维碰出了火花,在这种探索、碰撞中产生出来的“乱”是合理的、有序的,只是它的表现形式是无秩序。
作为一线的教师,早就习惯于“平静、稳定、有序”的教学秩序,在整齐中完成教学目标与任务。而这种无序产生出来的“乱”可能使目标与任务无法实现,同时教师还得花费几倍的心血面对这样的“乱”,就有点束手无策。笔者认为“乱”并不可怕,“乱”不止是一种形式。“乱”应能体现一种思想,一种观念,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在这个由“不乱”到“乱”再到“不乱”的过程中要能设计好“乱”、处理好“乱”,从而使课堂“乱而不散”。
二、教师要敢于直面“乱”,善于把握乱的本质
那么,“乱”的本质是什么?“乱”是为了发现,为了生成,是为了寻找传统教育中孩子失去的最宝贵的梦想、激情、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等优良品质。
克鲁普斯卡娅曾经说过:“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完全不会观察,可以这样认为,他们的眼睛不用来看,耳朵不用来听,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他们学会看、听、感觉。”的确,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常常有这样的感觉:一个问题问下去,学生很快就告诉教师懂了,可再进一步问,他们却不知所云, 学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新课程提倡自主学习、探索性学习,就是要确保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促进他们积极的学习。所以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应以勇者的无畏打破表面的平静,潜入学生的心灵深处,了解他们的想法,让他们“知其所以然”。
“乱”不是对学生的学习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也不是外表的风光与热闹。“乱”必须“不散”,而不是一拥而上的追随。“乱”是学生凭借自己主动构建的知识与活动去与他人互动、与环境互动、与人类的文化互动,达到自身进步发展的目的。
笔者也曾在上《色彩》这一节公开课时,为了让这节课体现课改思想,体现“新”,课前让让学生准备了三棱镜、一些生活中的色彩和范画,带领学生走进色彩的世界,对上课的流程也作了充分的准备,按笔者的思路按部就班定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一上课学生就被三棱镜、一些生活中的色彩和范画所吸引,课堂就“乱而散”开了,笔者却怎么也没能控制得了这个场面,多数同学没能很好地了解色彩的特性,因此在涂色卡的游戏中,达不到理想的色彩效果,也没能很好地体验色彩所带来的不同的心理影响和情感体验。笔者几乎是气急败坏地上完了这节课,听课的老师安慰笔者说:“我们上美术课,只要课堂气氛热闹就行了。”其实,“乱”需要的是一种机智,是一种智者的豁达,“乱”是一种互动,教师要能从“乱”中得到启发,从而以促进自身的成长。
三、教师要能合理设计“乱”、安排“乱”
新课程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力性、独立性为宗旨,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才能、专业品质、文化底蕴、教育追求、教育智慧,这样才能厚积而薄发,才能“乱而不散”。只有不断完善自我,才能合理地设计“乱”、安排“乱”,同时又可从“乱”中得到启发,促进自身的成长。
教与学方式的改变,要求教师掌握的相关教育知识和技能不再是以知识形态来呈现,而是以行为方式来呈现,故而要求教师应具备以下的能力:
(1)合作的能力:与同行的合作、与学生的合作,与家长的合作、与管理者的合作。课程的改革不是整齐划一,新旧观念、评价标准都会同时存在,如果还是以“独行大侠”的身份出现,常常会使自身处于两难的境地:无法深入、无人理解。因此,教师要勇于走出孤独,学会合作,成为开放型的教师。
(2)综合的能力:课程改革改变学科本位的现象,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教师应主动参与各类培训,建构自身的综合能力,适应时代的要求。
(3)反思的能力: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和自我监控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才为“乱而不散”做好准备。正如古人所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因此,“乱”体现出来的勇者的无畏、智者的胸怀,实际上是建立在“博、审、慎、明、笃”的基础上的。只要把握住自己,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教师将无畏于“乱”。[e]
(江苏省金坛市职业教育中心 21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