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民生谋大计 敢立潮头弄新姿
2009-05-27李彩岩田跃强
李彩岩 田跃强
乡镇机构改革,从2004年的“破冰试水”算起,到如今有5个年头,5年来各地都在积极探索,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在执行中完善制度,取得了许多突出成绩。前不久,在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中,河南叶县又传来基层民政组织建设的新信息:全县所有乡镇全部建立了民政所,成为政府编制序列的民政组织机构。这对全国民政来说,带来的不仅是一个惊喜,更是值得大家关注的一个新动态!为此,本刊记者访问了叶县民政局局长王云海。
记者:王局长您好,在刚刚召开的全省民政工作会议上,杨云厅长特别提到了叶县的“5711工程”,而且要求全省的民政部门都要学习“叶县民政经验”。请问“5711工程”具体指的是什么?
王局长:所谓“5711工程”是指每个乡(镇)民政所要有5间以上固定的办公用房,在编工作人员不少于7人,有一块醒目的民政所牌子,有一套完整规范的工作制度。要达到的目标是,各乡(镇)民政所条件改善,人员充足,制度健全,基层民政工作面貌焕然一新;工作效率普遍提高,服务质量显著增强,各项管理规范有序。
记者:作为经济欠发达的省级贫困县,相比之下,叶县在解决乡镇民政机构人员方面的难度更大,请问,您为什么会在机构进一步精简缩编的情况下果断决策建立乡镇民政组织机构,并提出“5711工程”建设呢?
王局长:首先,是大势所需。“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近年来党和政府的核心议题和公开的政治承诺。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民政工作直接服务于人民群众,特别是与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党和政府的爱民之心、亲民之情、为民之举,在很大程度上是要通过民政工作来体现。而民政工作的根基在基层、优势在基层、实效也体现在基层,各项民政政策法规需要在基层实施,繁重的民政工作任务需要在基层完成,基层民政工作直接体现着党和政府工作的成效,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乡镇民政工作机构是否健全,人员配备是否得力,对民政工作有着根本性、全局性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民政工作的内涵日益丰富,外延不断扩展,民政工作在政府工作和社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提高,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民政肩负的职责与工作任务也越来越重,民政部门要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完成新任务,就必须尽快解决乡镇民政工作机构调整这一问题。
其次,是民生事务增加,任务要求的需要。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性政府。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快,政府亟需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而民政作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部门,其地位和作用日显重要。从当前的乡镇机构改革、农村税费改革和新农村建设等可以看出,党和政府对民政部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不断加强基层民政组织建设和管理,切实解决好基层民政机构配置、人员配置、资金保障、制度建设等问题,才能使他们承担起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务,确保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叶县是省级贫困县,又是民政大县,民政工作相对更加繁重。2005年乡镇机构改革后,民政工作归属社会事务办管理,同时社会事务办还要挂信访办、综合办、计生办的牌子,并要例行上述职责,这样就使民政工作没有了专门机构和人员去做。目前乡镇的民政工作除了救灾救济、五保供养、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拥军优属、优待抚恤、基层政权建设、区划地名、殡葬服务与管理等20余项传统民政工作之外,又相继开展了农村医疗救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流浪乞讨人员和爱心救助等项工作。目前全县18个乡镇,仅低保、五保、优抚等固定民政对象就有3万余人。拿这三类对象款项发放来讲,按每天集中发放5~8个村,加上因身体状况不能到乡镇领取需登门发放的占10%计算,集中发放一次,小乡镇要12天左右,大乡镇要24天左右,还需有大量人手才行。同时,殡葬改革的宣传与推进,村委换届选举的督查与指导,遇上实效性鞍强的灾情统计上报、春荒冬令调查摸底、救灾救济款物发放、倒房重建督查、走访慰问、老龄人口统计等工作,都要有民政部门来做。民政拥有20个专业,108项工作,涉及民政工作的现行有效法律11件,行政法规24件,部门规章38件。各类民政对象的核定都有严格程序,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偏差,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而之前绝大多数民政干部都不是专职,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包村驻点,还要完成计划生育、综合治理、招商引资等其他工作,以至于无暇顾及民政工作,更不用说组织建设了。叶县民政局审时度势,向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实施“5711工程”、加强乡(镇)民政所建设的报告,积极主动争取县党委、政府支持,以常村乡为试点,推动了全县乡(镇)民政所建设。
记者:目前,叶县“5711工程”已成为叶县民政的代名词,请问王局长,“5711工程”的实施,都起到了哪些作用与成效?还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
王局长:一是为加强党在基层的执政能力建设、落实“为民”宗旨,提供了一个可靠的载体。民政所人员实行分片包村,平时经常走村入户,了解困难群众的需要,并及时把群众的困难解决在基层;对一些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低保、五保及优抚对象,民政所工作人员更是服务上门、送钱到家。当面对临时性、紧急性任务时,民政所的作用更是突显;如春节前发放临时救济款物,以往到大年三十发放工作还收不了尾,而2009年春节仅用了几天时间,就完成了2.2万农村困难群众棉衣、棉被及救济款的发放工作;2008年年底,在低保对象的复核认定中,仅用一周时间,就完成了注销1150人、新增1260人的繁重任务。
二是为做好弱势群体救助工作,构建基层和谐社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5711工程”实施后,工作人员坚持走村入户进行家访,摸清本乡困难群众的底数,分类登记,录入电脑。如把五保户、重点优抚对象、低保对象等困难群众逐一登记造册,并对困难原因、享受政策等一一标明,使工作人员做到情况“一口清”,达到管理到位、服务到位,为做好基层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是为全面提升民政工作整体服务质量和规范化水平,搭建了一个有效的工作服务平台。“5711工程”实施后,就民政工作而言,在乡(镇)有了一个全天候对外服务的窗口和阵地,基层民政干部第一次有了业务分工和职责划分。另外,全县民政部门对《民政工作人员准则》、《便民服务承诺》、《民政工作流程》等工作制度,实行统一装框上墙,真正做到了管理有序、制度健全、运作规范,总体工作服务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自“5711工程”实施以来,我县民政事业实现了较快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思想观念需要进一步更新,政策引导扶持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民政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需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手段需要进一步改进,民政队伍力量需要进一步加强,人员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需要进一步健全等。
记者:在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中,叶县“5711工程”的实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新动态。请问王局长,作为一个走在决策前沿的领导,您是怎么看待自己的工作的?下一步的打算是什么?
王局长:今后民政工作的发展要真正做到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首先要实现“四个突破”;即突破固有的、束缚解放思想的思维方式,由单项的思维方式向逆向的、多维的立体的思维方式转变;突破对发展缺乏信心的心理障碍,振作精神,鼓足勇气,大胆实践;突破一切不适应又好又快发展要求的工作方式,一切以科学发展为标准,突破制约发展的瓶颈机制。
其次要坚持“五个字”;学、谋、创、干、实。学:即学法律,学政策,学业务,学科学等。谋:即擅于勤于思考、分析和总结,敢想大事,敢谋大事。创:即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以不断的创新推动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干:即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再好的理念,再好的谋划,不落到实处都是空的。实:即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办实事,追求实效,把每一件为民服务的好事都办得实实在在。最终达到“六化”的要求:即民政工作法制化,民政事业社会化,民政服务网络化,民政队伍专业化,民政装备现代化,民政信息数字化。
下一步,我们要紧紧抓住党和政府关注民生、进一步加大基层建设的难得机遇,以解决困难群众集中反映的难点、热点问题为切入点,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大胆创新,促进各项民政工作全面落实,使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