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竞争机制的利与弊
2009-05-27姜明广
姜明广
案例链接:某地电教中心近期推出了一项新举措:在各基层站点间实行竞争机制。怎样竞争呢?电教中心制定出一系列指标,包括站点运行及维护、管理员岗位技能和素质、每月集中播放次数、每月活动次数、每月学用转化工作成果等,按照上述指标对各远程教育基层站点进行综合评定,优等给予不同额度的物质或现金奖励,劣等给予不同程度的处罚。连续多届优胜的,授予“优秀示范站点”称号,并增加其站点运营经费;连续多届居于末位的,通报批评,减免站点日常费用。这一举措在基层站点间引起很大反响。
点题:对这一举措,有的管理员意见很大,认为竞争机制是在企业经营管理环境中实行的,不适合在远程教育这种公共服务系统中实行。而有的管理员表示支持,认为这可以使优者得到鼓励,劣者得到警告,利于工作的开展。本期特约两位嘉宾,代表两方面意见对此进行简评。
焦点讨论:
反方观点一:竞争机制是现代企业在市场自由竞争环境下推出的一种量化管理方法。它产生的外因是市场自由竞争,内因是企业对业绩最大化的追求,是高压市场环境下的一种适应性管理手段。虽然远程教育一再强调市场化,但远程教育工作的开展环境并非实际上的自由竞争市场,远程教育工作也不存在以营利性为目的的竞争。所以,在远程教育系统内实行竞争,既无的放矢,也无利可求,没有必要实行竞争机制。
正方观点一:远程教育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网络,而是处于现代信息社会的大背景之下的,必然与当代社会产生交互影响。反方的观点将远程教育孤立于社会之外,是不对的。如今的远程教育必须与社会上的大众媒体、大众信息传播渠道进行竞争。而在内部,虽无营利目标,但却有市场占有的需求。实际上,远程教育工作本身已处于一个自由竞争的环境下,这就要求我们远程教育的每一个从业者都要有充分的竞争意识,并处于一个自由竞争的环境下。
反方观点二:远程教育系统实际上是一个公务性的信息服务系统。工作的开展,更应该依赖于公务的规程,也即站点管理细则;依赖于从业者的自身觉悟,因为我们的管理员几乎全是党员。这是一个软管理环境,应无为而治。软环境做出硬指标,很可能造成人员的抵触情绪。也许短期内可以用“政策高压”取得实效,但人员长期的“瞎紧张”却更可能造成基层工作的事倍功半、劳民伤财。
正方观点二:“瞎紧张”要好于“不紧张”。正因为我们是一个不太应用硬指标的公务性服务系统,所以我们的无为而治极可能造成基层人员的彻底“无为”。大家应该还记得,很多年前,我们上邮局、上医院、甚至上商场,无论上哪里都会遇到服务人员的一张冷脸。正因为那些人没有竞争压力,自身的觉悟管不住自身的倦怠。远程教育在基层实行这种竞争机制,可以强化管理,使从业者自觉地工作。也许在短期内,从业人员的“紧张”会产生一部分无用功,但一旦形成良性循环,他们的“紧张”就不再会是“瞎紧张”。
反方观点三:案例中,奖惩是站点运营的经费,窃以为大谬不然。奖惩的目的应是激励,而不是罚款。如果取消了劣者的站点经费,他的工作只能因缺乏经费而导致更劣。同时,末位淘汰的方法在这里也不适用。因为无论大家怎么努力,最后总会有末位。假设一个站点工作做得本来还不错,只因为长期处于末位,就被取消经费,对工作的开展会有好处吗?
正方观点三:如果真的出现一个原本运营不错的站点长期处于末位的情况,那只能说明我们引入的竞争机制已取得成功,大家的工作都做得很好了。至于被取消了经费的站点会不会打消积极性,我认为不会。因为我们不是企业管理环境,而是公务系统。我们对末位没有淘汰的制度。末位者最终还是要停留在这一岗位上,那么他们就必然会产生岗位的荣辱感和责任感。当他们处于末位失去经费的时候,只会想方设法把工作质量提升上来,重新争得资金,而不会破罐子破摔,产生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