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捆绑式”评价研究的反思
2009-05-27万银洁
万银洁
笔者进行《“捆绑式”评价对学生培养自我约束力持续性的研究》的小课题研究,这让我产生了新的想法。
一、“成功”的表象
(一)初次尝试:“真的很有效!”
(这是笔者采用“捆绑式”评价后,发现学生前后自我约束力明显变化后的真实想法。)
镜头一、晚自习的烦恼
“哎,今天又轮到我上晚自习了!”我所上晚自习班级里的学生来自四个不同的平行班,晚自习只是临时把他们并在一起做作业、看书,于是每次晚自习时的纪律成了我最头疼的问题。三年级的学生,自制力还很差,碰到作业少的情况。教室里的“嗡嗡声”可以冲晕我的脑袋。怎么办?我不是他们的任课老师,说话没有威力;“砰”——教鞭的响声停下不过2分钟,“嗡嗡声”又再次涌起……
终于,一位老教师善意为我支招:对学生进行“捆绑式评价”,即对学生整体进行评价,整体内一个学生犯错所有的学生都要受到牵连,评价的过程及时地反馈给学生。
镜头二、“捆绑式评价”
“今天,老师要对大家换一种评价方式。”又轮到我上晚自习了,站在讲台前,我大声宣布:“现在给每个班的基础分是100分,如果哪个班有一个同学讲话、违反纪律,就扣去1分;到晚自习结束时,我们来比一比哪个班的分数最高。”
效果来了!我激动地巡视着教室,居然没有一点声音。每个人都在做着自己的事,就算偶尔有一、两个平时较调皮的学生想要找周围人讲话,也都被同伴用手势或眼神制止了。整个晚自习,教室异常安静。
于是。以后每到上晚自习,我就采用“捆绑式评价”来管理学生,效果一直不错。上晚自习以及晚自习上的纪律问题不再是我的烦恼了。
我开始为自己找到了一种高效管理学生的方法而高兴。我甚至能用很多教育学上的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学生在集体的约束下学会了自我约束;学生的集体意识、团队精神得到了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得到了锻炼,因为每个人都学会在大家共认的约定下生活、学习。学生时期,正是养成好习惯的最佳时期。
我以为我的研究已经成功。我的心情仿佛一位天生皮肤黝黑的少女无意间得到了一个能让自己快速美白的产品般雀跃,我甚至想为这件事写篇教学反思,题目想好了——《“捆绑式评价”让管理学生更有效》
(二)到底有没有持续性?
对学生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捆绑式”评价,当学生中能自我约束的人达到全体被测人数的98%,并持续三周后,我放弃对学生“捆绑式评价”,以观察此类评价对学生自我约束力培养的持续性。得到的结果是: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反弹得非常迅速,“捆绑式评价”对学生自我约束力持续性的培养作用并不大,有很多的学生在停止进行“捆绑式评价”后不再进行自我约束。
为了让研究得到的结论更为客观真实,笔者还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以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
笔者分析问卷结论:认为自我约束力提高的占全班人数的80%;认为自己经常提醒自己的达到全班人数的65%自己违反纪律导致连累了别人,95%的学生表示心里会内疚;有51%的学生认同这种评价方式。
光看这些数据,也许我们会觉得“捆绑式评价”是有效的,实施是成功的,因为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的自我约束力得到了提高,在评价实施的过程中学生的纪律问题也明显地得到了改善。
透过数据看问题:
1学生在实施“捆绑式评价”后,自我约束力在短时间内快速得到提升,也就是说此类评价方式在实施初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看起来极其有效。
2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在放弃实施“捆绑式评价”后迅速反弹,也就是说此类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培养并不能起到良好的持续性作用,而最初的“有效”仅仅是短时的。
3通过对调查问卷更细致深入的研究发现:在认为自身约束力有提高的80%的学生、认为自己经常提醒自己的65%的学生、以及愿意接受此类评价方式的51%的学生中,绝大多数是原本自我约束力就较强的学生。这类学生在平时的表现原本就中规中矩,极少出现违反纪律的事件。“捆绑式评价”一出台,首先迅速约束自己行为的是他们,不断提醒自己的也是他们。而那些平时较调皮、经常不遵守纪律的孩子。也只是在评价实施的过程中稍许收敛。评价一暂停,他们马上“活跃”起来,也就是说此类评价并没有在根本上起到提高他们自我约束力的作用,治标不治本。
4在调查问卷中显示有49%的学生并不认同此类评价方式,也就表明“捆绑式评价”存在着一些问题,在快速有效的外表下,还有一些我们没有关注到的问题。
教育是一项育人的事业,教育的着眼点应该是“以人为本”,教育的管理方式自然也不例外。然而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我们往往过分地强调了管理的严格与统一,过分地重视了实施后的“成效”。而忽视了作为独立个体的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多种需要与感受。换言之,即忽视了对“人”的关注与重视。从而使得有些教育研究程式化、公式化,缺乏生机和活力。
二、真正的“成功”之道
(一)以尊重学生的意愿为起点
时至今日。“尊重学生、关注学生”已是一条深入人心的教育原则了。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所谓真正的教育,就是指不仅让儿童完成教师的要求而且使他们的个性、他们的精神生活得到自然的发展。”素质教育归根结底是“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教育。
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教育研究时,大都怀着美好的意愿,相信自己的想法能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验研究得到验证。但老师“以教定教”的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在教师臆想中设计完成的,在施教时教师掌控了教学过程的全部。
现在大家都知道要“尊重学生的体验”。“学生是主体”。任何教育教学工作都要围绕“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可为什么到实际教学和研究时依然看到“唯师独尊”的影子?学生们没有选择的权利,也没有说话的权利。既然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什么不尝试着也让学生们自主发展呢?
基于以上考虑,笔者进行了尝试:
首先,把班级内同学们遵守纪律的现状摆出来,让学生谈谈看法,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
通过交流,学生们大多认为“一损俱损”的评价方式不近人情,应该换成违反纪律受到惩罚的只是当事人,但要赢得奖励一定要全体组员都表现得很好。而且现行“捆绑式评价”的小组都是既定的,不能让学生自由组合。
于是。笔者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对原有的“捆绑式评价”进行了改良:
1全体组员都能自我约束,才能得到奖励;若有一个违反纪律,则仅由本人承担惩罚。
2小组自由组合,民主选举大家都信服的组长。
师生“约法”:(1)老师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2)学生也要说到做到,时刻约束自己。
新的评价方式从表面上看学生依然是被“捆绑”在一起,但这已与最初的被动“捆绑”全然不同。学生出于共同的意愿、目标主动“捆绑”在一起。既然是自愿的主动,那么他们也会
在学习、活动中自觉地为集体的利益而努力。这样就为有效实现学生自我约束提供内在动力。
(二)教研成果要具有教育意义
教学研究必须来自于教学实践、服务于教学实践,探寻教学规律,总结教学原则。但是,很多时候研究者似乎忘记了最根本的研究宗旨,即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研究的成果是否具有教育的意义,认为“有效”就是“成功”。显然,这离教育研究的根本要求是有相当距离的。教学研究的一个根本要求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只有教育手段具有教育性,才能说真正“有效”。
就“捆绑式评价”而言,仅仅是把学生捆绑在一起评价,一损俱损。学生们的自我约束力表面看提升很快,但内在并没有形成稳定的自我约束力。究其根源,主要是此类评价方法并没有教育作用,只能算是一种让学生尽快遵守纪律的方法而已。
(三)教学研究不能留下盲区
1关注特殊学生。很多时候,老师采用特殊的教育手段都是为了转变某些特殊的学生,而特殊学生的行为习惯又是最难从根本上转变的。在将原来的评价方式进行改良后,学生开始自主选择组员,这也就必然会导致一些自控力较差,经常会违反纪律的学生被孤立。他们由于自身的原因没有被选人任何一个组,也没有一个组愿意接受他们。此时,他们会有一定的挫败感、孤独感。当学生的情感发生微妙变化的时候,也正是最需要教育的时候。换言之,其实只是这些孩子并不适合与大家接受同样的教育策略,他们需要特别的教育方法。
如在最初实施“捆绑式评价”时就不能进行自我约束的一位学生,好动,喜欢受关注,爱表现自己。教师针对他的情况帮助其制定进步计划书:“第一周至第二周:做到一周最多只违反三次纪律,并且主动承认错误。第三周至五周:做到N最多只违反两次纪律,并且认错。第六周以后:做到N只违反一次纪律,主动认错。”
若每周的进步计划能够完成则在个人进步表上加一分,加满五分在班会课上颁发“显著进步”奖章,累积获得五枚“显著进步”奖章,则可以获得同学们为其准备的神秘礼物。
对他进行特殊管理后,他的确变了。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一星期允许犯三次错,我当然能做到啦。”“今天在班会课上,我领到了老师亲手为我颁发的进步奖章,这领奖的感觉可真不错。看着同学们羡慕地看着我,心里真有点美滋滋的。我要加油,一定要拿到神秘礼物。”……
对特殊学生实施特殊教育一直是教师工作的难点,教师可以对这类孩子进行个案研究。因为没有一种教育方式是适合所有学生的,尤其是特殊学生,他们需要教师更多的关注与帮助。在进行个案研究的时候,我们要分析学生的特性、闪光点,与学生共同制定进步计划这是合乎学生发展规律的。学生在自己能做到的范围内为自己制定计划,在此基础上渐渐提高要求,最终达到教学要求。这种把分解目标、分段达标的方法很适合起点较低的学生,有利于他们逐步树立信心,最终获得成功。
2将副作用降到最小。在“捆绑式”评价实施的最初阶段,学生的自我约束力明显提升,而后的调查问卷有49%的学生并不认同这种评价方式。虽然有效却得不到学生的自愿接受,这也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看看学生写的原因:“别人不遵守纪律为什么要连累到我呢?这样对我不公平。”学生的心里已经产生了不平。简单粗暴的评价方式已经对学生的内心造成了伤害。这样看来,有效的原因大概也只是学生对“捆绑式评价”的畏惧,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约束力迅速提升。
改良的“捆绑式评价”让学生自己决定评价的方式。师生进行了“约法”。此时的评价实际上是学生自主选择的,学生在实施过程中表现出的自我约束力也是真实的。因为他们从本质上改变了自己的行为方式,从而达到真实的有效,副作用也降到了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