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们朗读
2009-05-27荀爱花
荀爱花
有些语文教师常常为怎样激发孩子的课外阅读兴趣,提高课外阅读效率而苦思冥想,可他们全然没想到最好的方法,就是为孩子们朗读。朗读是一种最简单、直接、有效的情感交流和阅读教学方式。老师的朗读是学生永久的记忆,因为老师的朗读有感情、有节奏,能把作品蕴藏的东西最完整最明白地传递给孩子,从而深入他们心灵,永久保留下来。
有人算过:每天用一二十分钟坚持为孩子朗读,一年可以读二十多本书,小学六年读一百本书不成问题。
那么如何把“为孩子们朗读”落到实处呢?我从自己“为孩子们朗读”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做好以下几点很有成效。
一、做足“封面”文章,让学生“动”心
为了使朗读富有生命力,首先要激起孩子的兴趣。在读一本新书以前,我们要做足“封面”文章,让孩子对课外阅读“动”心。如在给孩子们读《小猪唏哩呼噜》时,我先把封面展示给孩子们看。孩子们一看到憨态可掬的小猪顿时眼前一亮,我就适时地引导孩子把自己的发现说给大家听,“好大的肚子,吃了还要吃!”“小猪肯定有很多好朋友!”“小猪和小鸟在做投篮的游戏呢!”“看,用蛇做腰带!”……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兴奋不已,我抓住机会向同学们介绍了作者孙幼军,并为孩子们读了他的《我当“小书迷”的日子》的片段。孩子们马上喜欢上了作者,对孙幼军爷爷及他的作品有了了解的欲望与兴趣。当我朗读给他们听时,个个聚精会神,非常投入。我为孩子们读完这本书后,推荐了《小布头奇遇记》《漏勺号漂流记》让孩子们读,看到孩子们一个个读得很上心,我知道他们已经被书深深吸引住了。
我还经常在为孩子们读故事到结尾时留下悬念,利用封面或插图启发孩子们想象,让孩子续编故事。在《爷爷一定有办法》这个故事中,当我读到约瑟的领带也小了的时候,问:“该怎么办呢?”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爷爷一定有办法!”这时我让学生结合封面和插图设想爷爷会想出什么办法呢?孩子们兴致很高,看图编的故事有声有色,把爷爷描述得又慈爱又幽默。
兴趣是唯一能让孩子真正捧起书本来的前提。做足“封面”文章,激发孩子们课外阅读的兴趣,是引导孩子们读书的前奏。
二、用好朗读法,让学生“入心”
为了激起学生听故事的兴趣,使他们进入故事的美妙世界,教师不仅在读时要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而且要恰当运用问答、想像、回读等多种方法,稳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人情入境,人脑人心,随着情节而欢笑,随着情节而叹息。
1把书本上的语言变“活”。在给孩子们读书的时候,我总是试着让他们参与进来,把书本上的语言变“活”。有时,我会突然停顿下来在一句话中故意少读一个词,让孩子们补充完成,表扬他们和作者想的一样,一样聪明能干。在读到角色对话时,我让同学们扮演角色读,引导他们进人情境。有时为了加深朗读的感悟,师生会共同回读有关的句与段。为孩子们朗读是双向互动的一种学习方式,通过把书本上的语言变“活”,加深了师与生、生与生、师生与书本之间的感情交流,让经典语句在孩子的心中留下烙印,让阅读为孩子的一生做铺垫。这样的朗读会让孩子一生回味无穷。
2读时留下空白处,启发学生想象。孩子想像的潜力是无限的,在为孩子们朗读时,我常常留下空白,给他们创造想象的机会。如在读《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时,读到强盗在高西木的屋门上画了记号,问:“阿里巴巴这时该怎么做呢?”孩子们意见纷纷,都帮着阿里巴巴出谋划策,为他家的命运担忧。这也激发了孩子们往下读的兴趣与欲望。
3变换读的主角。每个孩子都有自我表现的欲望。为学生朗读,不能一成不变的总是老师读,也要变换角色,让学生当小老师,实现他们的自我价值。这样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读《一千零一夜》的时候,我让学生轮流每天读一个故事给大家听,全班有46位学生,我就给这个活动起个名字《46日故事》。到阅读的日子,学生都能提前做好准备,甚至每天望眼欲穿,一到时间,自己拿着书跑到讲台上为同学们朗读。变换读的角色,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机会,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在读故事时也声音洪亮,表情丰富。长时间的练习,让孩子们增强了信心,喜爱上了课外阅读。
三、争取家长共读。让学生“舒心”
“为孩子朗读”计划的实施不光在学校,还要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毕竟孩子在校内的读书时间是很有限的,因此在开展课外阅读的活动中,一定要把家长争取到读书的行列里来,让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书,实行亲子共读。低年级孩子可以让家长多读给孩子听,高年级可以让孩子读给家长听。在这样的亲子读书活动中,孩子会与父母增进感情,共同分享阅读的快乐,这对双方来说都是一种舒心的精神享受。
四、坚持不懈。培养学生的“恒心”。
“重在行,贵在恒。”任何一位老师都能够在一天之中找到这一二十分钟为孩子朗读,但最难的就是把这一二十分钟坚持下去。能坚持,就是胜利,不能坚持,也许孩子的阅读就会从此搁浅。坚持把简单的做好就是不简单。三年中,我为孩子们读了《一千零一夜》《木偶奇遇记》《绿野仙踪》《汤姆叔叔的小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青铜葵花》《草房子》《怪老头》等,还为家长推荐了许多书籍。磨刀不误砍柴功,积腋成裘,聚沙成塔。一日复一日的朗读,让学生收获满仓,还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做事有计划、有恒心的良好性格。
老师为孩子们朗读时,也是为自己读书。在共同读书、共同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精神世界也变得富起来。一路读来。和孩子们在浓浓的书香中走过,再回首,感觉给孩子读书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