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选举热度开始下降 发展问题日益突出

2009-05-26

环球时报 2009-05-26
关键词:乌兰巴托蒙古人蒙古国

本报驻蒙古特派记者 霍文 余纯纯

最近两天,蒙古国在平静的气氛中完成了最近20年来的第5次总统选举。5月25日公布的总统选举结果没有引发去年夏天议会选举后出现的乱子。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蒙古问题专家格拉伊沃龙斯基此前已预料到,蒙古的这次选举会比较顺利,因为没有哪个蒙古人希望去年的悲剧重演。相对于亚洲一些国家来说,蒙古这个夹在中俄两个大国之间、把美国看成“第三邻国”的内陆国家还相对落后。蒙古的矿业开采这些年给百姓的生活带来了一些变化,但官僚主义、贫困、失业和腐败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大选投票率没有往年高

5月25日,蒙古国家总选举委员会宣布,民主党提名候选人、国家大呼拉尔委员(议员)、前总理额勒贝格道尔吉以51.24%的得票率获胜。人革党提名候选人、现任总统恩赫巴亚尔已表示尊重选举结果。

蒙古国的这次总统选举采用的模式与美国总统大选十分相似。两位总统候选人从4月初开始宣传造势,乌兰巴托的大街小巷挂满了竞选标语和巨型广告牌。两位候选人对地广人稀的牧区也不敢掉以轻心,蒙古当地媒体上频频出现他们下乡与牧民握手座谈、拉选票的画面。大选前,有关两人的负面报道也不少。和西方国家一样,蒙古国家电视台5月20日还直播了两位总统候选人的竞选辩论。上世纪90年代初的投票率曾达到93%,到2005年时下滑到75%。据蒙古国家总选举委员会公布数据显示,今年的投票率是73%。

格日勒是大学教师,她的大女儿扎娅已满18岁,都有资格投票,但选举日她们却明确告诉记者“不打算去投”,“因为觉得谁当总统都一样,政府中的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不会马上消失”。和格日勒想法相近的还有今年60岁、已退休的巴特尔,他告诉记者,他每个月有10万图格里克(1元人民币约合200图格里克,以下简称图)的养老金,仅够他和老伴的饭钱。乌兰巴托的牛羊肉已经涨到每公斤4000图,面粉和大米每公斤也要1000多图。巴特尔正在上大学的小女儿不得不辍学在餐厅当服务员挣学费,攒够一年的学费后再回去上学,如此循环往复,4年的大学她也许要读上七八年,而像她这种情况的,在蒙古还有一些。巴特尔经常回忆上世纪80年代末的日子,他说:“那时我开铲车,在加班多的情况下一个月可以挣1200图,相当于当时一个政府部长的工资,上学和看病也都是免费的。现如今,医院和学校都收费,可是质量却都不如从前了。因此,许多蒙古人不得不出国看病。”据统计,每年大约有10万蒙古人到中国的北京、呼和浩特治病。

腾格尔投了额勒贝格道尔吉的票,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本人在一家美国独资公司任部门经理,妻子在一所私立学校教英语,两人月薪达到近3000美元,这在蒙古绝对属于高收入阶层。他们不仅在乌兰巴托市中心有一套公寓,在郊区还盖了小别墅,全套家具都从北京的大商业城购买,然后再用集装箱托运回来。天气转暖后,每逢周末全家人就开着自家的丰田越野车去小别墅。新年假期不是去泰国就是去新加坡,要么就是中国的海南,回来在北京转机时再顺便去协和医院体检一次。腾格尔说:“1990年前,普通蒙古人是不可以随便出国的。哪像现在,每个人都有护照,而且去很多国家都是免签,出国就是买一张机票的事。”但腾格尔对这些年出现的腐败和贫富悬殊也颇为不满。他觉得今天的这一切是凭着自己的辛苦付出得来的,但少数人钱来得太快,过着常人想象不到的奢侈生活。

蒙古正经历变革浪潮

巴特尔觉得,无论在政府部门还是商业机构,人们的责任心都下降了,大家都在想着怎么样多挣钱,社会治安也不如从前。比如,乌兰巴托街头一些井盖被人偷去卖废铁。在乌兰巴托的冬天可以看到“下水道人”,他们白天靠捡破烂为生,晚上无家可归就住在下水道里,有的甚至已经在下水道里生儿育女。近两年,乌兰巴托犯罪率有所上升。去年年底一位日本教师在乌兰巴托被抢劫后杀害,据说就是“下水道人”所为。

加拿大学者马修·克劳福德前不久到过蒙古,他在“亚洲时报”在线上写下了自己的感受:“传统和历史是现代蒙古的精神支柱,蒙古和其他亚洲邻国一样,勇敢地经历了无情的变革浪潮。”乌兰巴托以及整个蒙古在试图消除社会不平等以及现代与传统间的矛盾。2008年6月蒙古议会选举,人革党获胜后引发骚乱。当时有人担心蒙古也要发生“颜色革命”,还有俄罗斯媒体用了“羊绒革命”这样的词汇。被烧的人革党总部大楼一直没有修复,经常可以看到有西方游客在楼前留影。克劳福德还注意到,蒙古出现了许多爱尔兰酒吧和韩国餐馆,公共场所的英文也越来越常见。

2008年的骚乱事件发生后,俄罗斯政治分析家巴甫洛夫在接受俄《独立报》采访时说,蒙古曾因“民主改革卓有成效”而受到西方国家的支持。由于特殊的历史发展进程,蒙古自独立以来的社会演进充满了跳跃、断层和外来因素的影响,西方选举文化、民主政治这些理念正如当初的集体经济一样,被灌输到这个半封闭、半游牧的古老社会。几十年的俄罗斯文化影响和近20年的美国文化影响,让蒙古人从思维习惯上开始西方化,但相对封闭的社会条件又让他们难以在短时间内消化这些外来文化理念。因此,一方面各派都高举民主和正义大旗,指责对方腐败、专制,另一方面又习惯于通过街头运动,怀疑经过正常民主程序的选举体制。

中国一位研究蒙古的专家说,蒙古的民主是带有美国背景的民主,最近4年,蒙古都发生过街头政治运动,对政局有过一些影响。人革党更亲俄罗斯一些,恩赫巴亚尔毕业于莫斯科高尔基文学院,还被俄现任总统梅德韦杰夫授予普希金奖章,因此美国对其有防备。

蒙古国真正走上独立自主外交道路已20年,但苏联以及俄罗斯对其影响却挥之不去。包括蒙俄乌兰巴托股份公司在内的苏联时期的3个俄蒙联合企业,目前上缴的利税仍可占到蒙古国家财政收入1/3。蒙古《今日报》在评价俄罗斯总理普京5月13日对蒙古的出访时说,蒙俄签订的建立合资铀矿企业、合资铁路企业,将为未来大国竞争中俄罗斯在蒙古“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中的优势地位奠定基础。恩赫巴亚尔在竞选中提出给每个公民“祖国的恩惠”,就是将矿产资源的利润返还每个公民。20世纪初,蒙古人均GDP不过500美元,但最近两年已经达到了1500美元,开发矿产资源给百姓带来了一些实惠,但有些人还是认为得到实惠不够。民主党的额勒贝格道尔吉选前提出“改变———贫困、失业、腐败”的竞选口号,因此比较符合百姓的心声。

乌兰巴托的高楼越来越多

蒙古国有270万人口,其中有一半人生活在首都乌兰巴托。5年前,乌兰巴托街上的建筑多是看上去比较雅致的三到五层的小楼,但这两年,乌兰巴托像是个大工地,十几层高的楼越来越多。市中心刚竣工的香格里拉写字楼,有20多层,是由北京建工集团承建的。随着蒙古国的开放和打能源牌,加拿大等国也在蒙古新开了使馆。

虽然蒙古国把美国列为“第三邻国”,美国也很乐意做这个“第三邻国”,但毕竟两国相距甚远。蒙古年轻一代喜欢美国等西方国家和西方自由民主思想,而一些喇嘛教的信徒则经常去印度朝拜。有调查表明,蒙古人最喜欢日本人,此外,约有数万蒙古人在韩国打工。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美国在蒙古的影响力甚至还不如韩国和日本。至今在蒙古没有一家麦当劳和肯德基,酷爱咖啡的蒙古人也无缘星巴克。蒙古唯一一家美式快餐店竟然是韩国品牌“BBQ”。过去,蒙古人开的都是苏联产汽车,但现在乌兰巴托街上跑的出租车一多半是二手的韩国“现代”。蒙古高收入阶层青睐的则是日本高档电器和越野汽车。近20年来,西方的价值观念对蒙古影响很大,许多年轻人热衷于学英语。蒙古政府还把英语确定为官方的第二外语,30岁以下的年轻人几乎人人都会说英语,英语取代俄语在蒙古年轻人中逐渐成了一种趋势。美国和平队的英语教师更是遍及蒙古国各地。

蒙古国大部分官员都有这样的共识,只要政策对头,蒙古就会发展起来,而蒙古要发展,最终离不开俄中两大邻国。从贸易额来看,蒙古与俄、中贸易额之和约占其贸易总额的70%-80%。由于中国已经连续十年成为蒙古最大贸易国和投资国,因此民间的汉语热也开始升温。许多学中文的蒙古朋友都在中资公司工作,人们意识到掌握中文就是掌握机会。虽然如此,蒙古民间还是有一部分人存在反华情绪。在蒙古,除《真理报》是人革党机关报外,其余均是自由刊物。由于蒙古本国媒体外派记者很少,在对世界大事的看法上,蒙古人大多数是从西方媒体得到有关信息,无形中使相当一部分人站在西方的立场上看待问题,而有些观点往往是片面的。

日本《选择》杂志今年2月曾报道说,一提到蒙古,大部分日本人只能想到大草原和摔跤,一说到蒙古的经济,会想到那是旅游者的天堂和羊绒的生产中心,但蒙古蕴藏的铀矿已让美国投资家吉姆·罗杰斯等人将蒙古、柬埔寨看成了今后很有希望的投资目的地。文章评论说,“谁第一个吃螃蟹谁就可能获得最大的利益”。▲

猜你喜欢

乌兰巴托蒙古人蒙古国
蒙古国被列入反洗钱“灰名单”
乌兰巴托市空气污染成因及对策
乌兰巴托市空气污染成因及对策
蒙古国也想接办美朝峰会(相关链接)
乌兰巴托
蒙新总统提“第三邻国政策”
拍马屁
浅析蒙古人的“黄金家族”情结
蒙古国任命新总理
喝酒的蒙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