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电影中美术视觉造型的重要性

2009-05-26

电影文学 2009年9期
关键词:视觉艺术造型

赵 涛

摘要电影是兼有视觉艺术、听觉艺术特性于一身的一种视听艺术。电影美术是专门为影片造型进行设计和制作的一种美术创作。美术创作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影片的艺术水准。一部影片的视觉效果优劣是同创作者的造型审美以及造型能力分不开的。美术造型于电影中已经不止于场景、服装、道具、色彩上的造型,它已参与到剧本讨论,后期剪接,乃至电影的主题、结构与节奏等等。总而言之,美术造型对一部影片的整体视觉造型的把握和确定起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视觉艺术;电影美术;造型

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观。如今我们已进入了一个读图时代,造型和图像影响着当代的文化。电影更是兼有视觉艺术、听觉艺术特性的一种视听艺术。巴拉兹当年论证视觉文化出现的重要依据就是电影。

从上世纪60年代到本世纪初的几十年间,人们越来越切身感受到文化呈现方式的历史性变迁——曾经雄霸世界若干世纪的语言——“文字文化”正由中心滑向边缘,代之而起的是蓬勃发展的“视觉文化”。有人戏称现在是一个“读图时代”。图配文的书籍充斥着书店货架。与传统的“文配图”不同,文字业已沦为图像的“奴仆”而退居次席。文学名著不断被拍成电视连续剧,越来越多的人乐于通过看电视剧而不是阅读来了解这些名著。视觉文化是影像与形象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化形态,它踏破以往视觉艺术的边界而向整体的生活突围,成为波及人类生活每一寸空间的文化弄潮者——不但我们生活期间的建筑、居室、服饰、街牌广告,电视图像、商品宣传册等等充斥着视觉图像,就连美味、音乐、肤感等难以言传的非视觉因素也要频频向视像转化……不经意间,人类文化已经全方位地被“视觉化”了。图像崇拜和狂欢成为新一代的生活方式,视觉僭越文字的霸权几乎无处不在!从主题公园到城市规划,从美容瘦身到形象设计,从音乐的图像化(MTV)到体育运动的视觉礼赞,从广告图像美学化到网络、游戏或电影中的虚拟影像……图像成为这个时代的日常生活资源,成为人们无法逃避的符号追踪,成为我们文化的仪式。很难想象,我们的日常生活如果离开电影、电视、形象和广告,那会是什么样子?美国视觉文化理论先锋尼古拉·米尔佐夫甚至认为“视觉文化是一种策略”,视觉文化是呈现于视觉并在视觉意识中得以保留与内化的文化形态。当然,这种文化转型早在世纪之初就被思想家们注意到了。巴拉兹在世纪之交曾预言,随着电影的出现,一种新的“视觉文化”将取代传统的印刷文化。30年代海德格尔著名的表述“世界图像时代”,指出了世界作为图像被把握和理解。60年代,德波作惊人之语,宣判一个充斥着图像的“景象社会”的到来。80年代末以来,越来越多的思想家迷恋于“视觉的转向”,或“图像的转向”,或“视觉文化的转向”。

观众在面对电影的时候,其实就是在通过眼与心直接地把握视像、获求信息,视觉就是看的思维,而无需借助语言的中介转换。好莱坞的电影、欧洲的意识流电影,正是把握视觉文化这一形态,创作出以视觉艺术为中心的电影新路径,让不同文化族群观众都能享受电影的视觉大餐,使其消费群全球化。

这里,我们必须谈谈电影与市场的关系。探求电影在艺术上和商业上完美的契合点,使影片既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又能在商业发行上取得不俗的票房成绩。视觉概念跟商业运作结合,通过深厚的理论素养和清晰谨严的思维逻辑得以保证每部影片规范的操作。在正式开拍前有一个操作蓝图,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减少成本。从好莱坞大片的全球化,日韩电影的异军突起,作为有几千年灿烂文化、数亿观众的中国市场,中国电影业的发展,特别是电影技术方面的发展都有待于加强。

可以看到,当今我国的电影业虽受经济、外来文化冲击、市场等因素的影响整体不尽如人意。可是我们还是看到了一些优秀的电影创作者为我们奉献了一些佳作。如:张艺谋导演的《英雄》《十面埋伏》、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无极》以及王家卫导演的《花样年华》、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等等。纵观这些影片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影片的成功除了有导演和演员的个人魅力以及大量的宣传造势等因素外,注重影片的整体视觉的塑造也是这些影片所以成功的共同特征。电影是一种重要的视觉艺术,这一点无须论证。

如果我们透过这个视角来看中国当代电影,这一倾向也非常显著。张艺谋和陈凯歌的电影就带有明显的景观化倾向。文学内容对电影来说已经降至极低的地位,场面、画面、身体和服饰等视觉因素被无限夸大了,甚至对白变得可有可无,剧本也无足轻重,叙事性就范于景观性的视觉因素。《英雄》选择的是旖旎奔放的自然景观和沉稳厚实的秦王宫,空间横向调度气势磅礴,场面阔大,浓墨重彩的气氛渲染和视觉造型的张扬,营造了一种历史气度与人物的英雄悲歌。《无极》作为带有神话色彩的故事影片,不仅色彩艳丽,而且时空写意,使得影片带有一种神秘虚无的诉求语境。

视觉文化的概念被普遍接受是由大众的消费观所决定的。随着消费社会取代了生产社会,一种追求感官愉悦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膨胀起来。声音和影像,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率了观众。电影中的构图不像其他任何视觉艺术中的构图,他的关键在于活动画面。自古以来各种艺术就是人类了解生活、表现自己、表现自己思想、习惯和情感的手段。因此,人类在进步的道路上越往前走,艺术的职能就越趋复杂,它的表现手段也越加丰富,艺术家想要扩大题材范围和自己艺术的表现可能性的愿望也就越为强烈。

电影美术是指在文学剧本的基础上,对影片的可视化形象造型进行设计和制作的一种美术创作。创作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影片的艺术水准。电影美术主要是通过影片总体造型设计、场景空间设计、人物造型设计等方面来表达逻辑思维,进而实现形象思维。具体工作范围包括外景的选择与加工、内景的设计、服装、化装、道具的设计等。它运用多种艺术造型手段,帮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并为人物提供活动环境。它直接决定了一部影视作品的美学表达与艺术内涵,对影视作品的造型起着决定性作用与影响。可在实际创作中,通常我们的美术造型设计师在影视作品中都是一个完全服从甚至是隐藏于作品和导演后的角色。这样做不但容易束缚美术造型设计师的创造力,而且势必消减电影的视觉魅力,这也是阻碍我国影视整体质量的重要“瓶颈”之一。鉴于此我们应重新审视电影中的美术造型作用和职能。

电影美术造型不同于一般绘画创作,美术一进入电影就改变了它原来那种独立创作的特点,而使自己成为电影这一综合艺术的重要部门。电影美术造型创作的过程涵盖场景设计、环境与个性的设置、气氛的营造和影调及色调的确定。首先,电影美术师应该与摄影、演员等共同合作在电影导演的总体构思下,完成影片的造型表现。其次,电影美术师应该设计和制作出符合电影主题、具有生活气息、有时代特征的景物和人,以使电影艺术产生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当然,电影的美术造型是必不可缺的,影片

中景物的个性源干两个条件:人物个性和所处的规定情境及创作者的选景态度,即怎样使它以最有力的影像浮现在银幕上去感知干观众。再次,电影美术师应该营造良好的氛围来凸显电影的主题。气氛相对环境而言是更重要的,环境只能客观地表示剧中人的所在地,而气氛则尤能反映和烘托人物心情的变化。最后,光和色是电影造型中极重要的元素和手段。光与色是在影片的时空流动中展现其生命,并以个性显示影片造型所表达的情绪、意境和风格。影调,色调和影片的样式是密切相关的,是其具体造型的体现。当美术师出于对未来影片样式的理解,试图寻求影片造型的整体基调时,他必然思考这两方面的问题,也必须对这两方面作出艺术的安排。所以,电影创作如果没有一个统领全局的整体造型观,势必影响未来影片的整体质量。

导演的构思在没有变成胶片前他最直观的形、声、光的感觉就是美指的案头设计和氛围图,他对导演起着及其重要的辅佐作用,甚至为未来的摄影垫下了扎实的基础。况且,美指的个人风格将影响影片的基调,色调的选用直接影响到了叙事手法。比如在影片《花样年华》中,我们忽略了张曼玉的脸庞,却醉倒在她妖娆的身体衬托出的繁花似锦的旗袍上;《春光乍泄》里,我们从张国荣那件黄条开襟毛衣开始,深深触摸到那个男人寂寞的心。这些看似服装造型给我们带来的心灵感受,实际上都离不开造型师对整体环境的细心营造。《花样年华》中对60年代初香港筒子楼、打水房、斑驳的墙壁、白炽灯下的光影、苍凉斑驳的场景设计。《春光乍泄》中狭小、零乱的宿舍、拥挤的街道和大瀑布的宽广形成对话,人际空间的狭小和自然的辽远等等。近年来香港的电影美术师叶锦添的作品却让我们看到这一角色突出的个人风格。对此叶锦添本人认为,只要从剧本开始无论导演还是美术设计者都想着同样一个创作的目标,这个问题就会变简单。在影片《卧虎藏龙》的创作过程中,叶锦添发现李安导演其实并不太重视美术设计,他颇抗拒在片中注入太多风格化,他很注重考究。于是,叶锦添用不同于西方的古典中国画意境以及其中现代弗洛伊德潜意识氛围的营造观念不断影响李安导演。最终《卧虎藏龙》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外国影片等荣誉。从《英雄》我们也可以看出张艺谋从剧本开始便是一种影像思考,这就确立了影片的基调。

所以美术造型于电影中已经不止于场景、服装、道具、色彩上的造型,它已参与到剧本讨论、后期剪接乃至电影的主题、结构与节奏等等。总而言之美术造型对一部影片的整体视觉造型的把握和确定起了重要作用。

当然造型美并非是信手捻来的,它是同创作者的生活阅历、艺术的审美能力以及艺术的创造力密不可分的。张叔平被尊为香港美术造型的鼻祖,这同他既能从事服装设计、剪辑又能从事导演、摄影、作曲有关。同样叶锦添也学识广博,既是美术造型师,同时也是服装设计师,而且出了自己的散文集和诗集。所以有人说,叶锦添以中国美学为经,以西方艺术观念为纬,在不断的抽象与解构中编织着自己独特的美学观念。也就是说电影造型师除了要有导演、编剧、摄影、表演等相关知识外,还要有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对日常生活的细心观察力、对不同文化的审美力和对一切新事物新潮流的鉴赏力。因为只有这样电影造型师才能更宏观全面地理解你所创作的影片,以便更好地设计出电影的整体造型风格。

电影大师爱森斯坦说:“视觉形象是电影中的一个主要的但远远还没有被充分利用的力量。”发展到今天的电影,早已不再像从前是其他艺术形式的附属品,它借助先进的机械技术、电子技术,已经开辟除了属于自己的甚至令美术、音乐、戏剧等艺术更加绚烂的天地。美术依然是电影构架的基本元素,因此,电影的发展还是要建立在对美术的重视、关注以及美术艺术的发展基础上。我们通常把电影工作中负责美术造型创作的人称为美工,国外多称谓为美术指导、美术导演,光从文字上便可看出对美术造型的重视差异。无论电影美术指导也好,电影美术导演也好,造型师也好,以一种更准确、更专业的视觉概念专业来认识这种差异可能就更加合适。因此应树立一个全新的电影美术造型概念,建立一支专业性很强的视觉艺术概念领域,以此提高我国的影视艺术发展水平。

猜你喜欢

视觉艺术造型
不只是拼贴的视觉艺术
李阳 让品茶成为视觉艺术
手机UI界面设计中视觉艺术元素的构成
电视综艺节目宣传中视觉艺术的创新思考
总编室视觉艺术部 介是一个魔性的团队
基于内外流场仿真分析对整车性能研究和优化
汉代造型艺术与当代中国画发展问题研究
浅析“浙派人物画”的艺术特征
书封与现代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