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剖析大众精神胜利之《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2009-05-26

电影文学 2009年9期
关键词:贫民贫民窟富翁

华 峰

故事的主角名叫杰玛·马里克,一个自小失去双亲在孟买贫民窟长大的青年。18岁的他将在全国人民的注视下经历他人生中最辉煌的一晚。他参加了一档名为《谁想成为百万富翁》的电视节目,该节目将举国上下的热情都煽动到了最高点,而成为焦点的杰玛离真正的成功只有一步之遥——只要他正确回答最后一道问题,令人垂涎的2000万卢比将归他所有。就在答案快揭晓的时刻,警方却以杰玛·马里克作弊为由将其带走,等待杰玛的可能是诈骗嫌疑的控罪。但一个“街头仔”何以在举国关注的电视节目中作弊?到底对杰玛的诈骗控罪是否成立?这些问题都牵动着大家的心。为了能洗脱罪名证明自己的清白无辜,杰玛竭尽所能地讲述了自己18年来艰苦的生活遭遇:他和他的兄弟如何在贫民窟艰难度日,他们在公路上的冒险经历;他们与地方黑帮的惊险“遭遇战”;他如何失去了心爱的女友拉提卡。

通过他对自己艰难人生的描述,所有人都明白了他能回答出电视节目里的那些问题绝非偶然和作弊。随着他的回忆,展示在大家面前的是除了他的人生经历外,还有就是他能答对如此之多的题目的真实原因——从他的生活经历中都能够找出每道题的答题线索,他能够从他的人生经历中得到启示。当大家消除了杰玛作弊的疑问后,另一个神秘问题又盘踞在大家心头:如若真如杰玛自己所说那样,参加该节目并不是对金钱和财富的欲望,那到底是什么力量在促使这位“街头仔”参与到这个节目当中并坚持到最后?令电视节目的制作方、巡视员和超过千万的电视观众都大跌眼镜的是,他这样做仅仅是为了找到昔日的恋人拉提卡,因为她是《谁想成为百万富翁》的忠实拥趸。新的一天就要来临,杰玛将会给出最后一题的答案。他能不能找回拉提卡呢?

最后一个问题是“请说出三个火枪手的名字”,杰玛并不知道,于是他使用了电话求助。电话打给他的兄长舍利姆,接听的却是拉提卡。杰玛听到她的声音固然兴奋,但可惜拉提卡也答不上这个问题。于是杰玛猜了一个答案,可喜的是他猜对了!而此时舍利姆为了能让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也与黑帮老大同归于尽。那天晚上,杰玛与拉提卡终于在火车站相见。他们忘情拥吻,有情人终成眷属……

常看欧美电影和电视的观众也许会注意到,印籍或印裔的演员出镜率越来越高。英语亦然是印度的主流语言,不少的欧美企业开始把业务外包到印度。在科技这辆压路机逐渐把世界轧平的过程中,印度是第一站,欧美文化也不断地倾泻注入了这个国度。从开始英式印度英语逐渐转变到今天的美式印度英语,印度俨然成了一个多文化交错的国度。年初看的一部喜剧片《世界是平的》(Outsourced),就有着印度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交汇和冲突的描写。如今的印度,是世界的印度。当中国在努力做大国崛起的同时,印度也在以他们的方式追逐崛起。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以下简称《贫民富翁》)的背景呈现给我们的是另外一个真实的印度。一个类似于《开心辞典》的现场问答电视节目,一场平民竞夺亿万现金激动人心的电视秀。由于主持人怀疑这位年轻人作弊而加以拷问时,这位年轻人暨影片的主角用自己十数年的生命把问题解释了清楚:答案来自于三个贫民窟孩子的成长故事和生存经历。影片通过这三个孩子的经历展开的,他们的遭遇,他们的选择,他们的情感,他们的感受。短短两小时讲尽了生命的波折和酸甜苦辣,同时在这些故事后面,他们所处的社会背景也变得立体起来。在影片里我们看到兄弟之间的相依为命,看到兄弟命运的分道扬镳,看到感情的坚持,看到百万富翁的梦想成真。让我们感叹影片里人物的命运并为他们担忧或欣喜,也让我们看到了印度的另一面:充斥着贫穷和暴力的孟买,充斥着丑恶和肮脏的社会环境。回想一下2008年,我们自己所处的社会何曾缺少过丑陋。但如同影片给的美丽结局一般,继续生存在这个社会是因为我们坚持认为我们一定会努力去改变并且终将改变。

一、民族的特色引导了国际的潮流,成为新的时尚卖点

博伊尔的导演风格和阿迪加的写作方式都是写实性的艺术表现手法。电影和小说虽然是关于印度的,但是它们更多的是讲述一个个故事,这些故事都是以一种能够勾起人们想象的方式娓娓道来。其中的画面、情感、信息的传递都是超越文化的,具有世界性、普遍性。

相对而言,中国的小说和电影也许仅仅局限于中国特色。一方面,我们看到中国电影工作者们拍出了很多非常不错的电影,把中国特色拍得非常典雅精致,虽然有点让人审美疲劳。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了讲述中国的电影以独特视角一点点向我们展开中国的另一面,而这一面仍是西方无法欣赏和体味的。也许中国电影在等待像鲍尔与印度这样的结合模式,等待某个人来到中国并能写实性地在电影中展现中国这个地方本身的情况。

二、电影成功的背后是低成本PK高座率

中国人似乎总是对国外大奖情有独钟,其中犹以文娱界为甚,就拿电影界来说,几乎每拍一部“大片”,都要把冲击“奥斯卡”当作最终目标。而今,中国数部票房“喜人”的大制作却远不及近邻印度一部堪称“贫民电影”的《贫民富翁》。难道中国人拍不出好电影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我们不那么追求什么国际大奖的年代,好电影还是层出不穷的。或许那时的电影没有过亿的票房,没有超一流的特技制作,没有动辄成千万上亿的资金投入,但我们仍旧拥有过一大批脍炙人口的影片,甚至十几年几十年后,那些今日看起来有些粗糙的表演仍旧能震撼我们的心灵。可为什么如今我们有了大投入,有了大明星,有了大导演后,反而总是拍一些“叫座不叫好”的影片呢?虽然票房一路飙升,“骂声”却也不绝于耳,何故?

我认为原因可能是很多中国电影人和影片已经背离了中国电影的本身。追求花钱如流水的高投入,追求惊爆眼球的大场面,追求所谓一线巨星的加盟,追求上映前铺天盖地的舆论宣传,却惟独不见追求影片完美的艺术表现和深层次的人性解读。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贫民富翁》,投资远不及国内某些“巨制”,没有一提名字震倒一片的大明星,没有庞大的发行规模和舆论宣传,只是在老老实实地讲述-一个甚至可以说很平凡的故事,却照样拿了一堆小金人。拍电影不是比花钱,比明星,比制作,比特技,而是一种文化上的比拼,一种心灵上的战争。

再者,中国近年来的影片似乎带有太多的“投机”色彩,为了得奖而拍影片,为了冲击奥斯卡而制作的痕迹过于明显。看看某些影片照搬好莱坞商业大片的套路,跟在别人身后邯郸学步。不但没学成炼制“大片巨制”的秘籍,反而丢掉了本有特色的中国电影“心法”。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从这个角度说,中国电影把奥斯卡丢了。要是中国电影人有点气节,咱踏踏实实地拍自己的电影,勤勤恳恳地反映中国的文化元素,兢兢业业地打动你身边的中国观众,也许当中国电影不再那么功利的时候,小金人反倒触手可及了。

三、现实文化的背后是政治

为什么中国拍不出《贫民富翁》这样的电影?如果进行百万竞猜,这肯定是一道送分题。因为答案并不深奥。不如换个提问方式:假如中国拍摄《贫民富翁》这类电影,会出现什么情况?根据以往经验及可能性,首先导演和制片公司不会想去碰这类既敏感又不一定卖座的题材。《贫民富翁》拍摄过程中,一直也受到票房预期的困扰,何况这是在中国。可以说,内地导演已经习惯了专拣软柿子捏,挑一些讨好又卖座的电影题材。还有些大导演把天才和勇气用在挑战商业大片上面。即便有人不知趣送上剧本——我们并不缺乏这类素材,导演甚至不用看完第一页,恐怕也会马上丢到一边。就算有的导演——贾樟柯有这种可能——绞尽脑汁说服投资方,想拍这么一部反映现实的电影。还可能遇到的情况是,刚到电影立项(审查)这一关就过不去了。这个政策基本上可以把所有的《贫民富翁》题材打入冷宫。所谓“地下电影”,就是这个意思。

万一有漏网之鱼,或者说电影真的给拍出来了,又会发生什么情况呢?一是可能被禁止公映,或者大幅度动剪刀,删的连故事情节都玩起躲猫猫。这还算万幸。二是影片公映后遭遇影评家严厉批评,认为这是一部自揭家丑以媚洋人的“汉奸电影”。三是有观众退票表示抗议,或遭遇网上愤青口诛笔伐,理由同上。甚至还可能发生,导演公开露面时被人扇巴掌。最后,假如这部片子获得国际大奖,导演和演员也不一定能够出境领奖。上述情节固然纯属虚构,但我可以一一指出其真实出处所在。到这地步,看来不用继续说下去了。反正换作我是一名娱记,自己觉得都不好意思提这问题。但我还想说的是,《贫民富翁》能够拍出来并获得成功其实也很不容易。这并非一部印度人拍摄的电影,准确地讲,这是由一名英国导演拿着好莱坞资金拍摄的反映印度现实的影片,有着浓郁的后殖民文化色彩。这个背景很重要,因为换作印度导演的话,也很可能面对和我们一样的困境。而且这部影片在印度也引起了公众抗议——不过这似乎是在影片获奥斯卡奖之前的事情。孟买的贫民上街游行,愤怒地说:“他们嘲笑我们,伤害了我们的感情。”可见冲破思想和体制的牢笼,在哪里(特别是在第三世界)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阻力不仅可能来自于政策层面,还会来自于公众,同样还将表现为社会文化和思想方面的束缚。稍有不同的是,《贫民富翁》并未改变印度贫民窟的残酷现实,却正在逐渐改变印度人的心态。特别是影片获奖后,虽然还有一些质疑的声音,孟买贫民窟的居民却为此而欢呼——也许他们觉得,这将有助于政府重视和改善他们的境遇。印度宝莱坞的导演们也表示向这部电影致敬和学习,认为这应该是印度电影的一个方向。尤值得一提的是,印度总统、总理都发表声明祝贺影片获奖,并引以为“印度的骄傲”。理性终于超越了愤怒,宽容终于取代了偏执,这就是关键。如果还有人问起,为什么内地拍不出《贫民富翁》?我想终极答案就在这里。

如果只用一句话评价这部电影,那就是:电影的艺术表现手法的最高境界在于它有时候并不跌宕起伏却能使人感慨万千,并不惊心动魄却激励大众的精神,触及我们的心灵。

猜你喜欢

贫民贫民窟富翁
超级富翁帮你追星
深入推进扶贫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为肯尼亚贫民窟儿童“造梦”
比较出来的“富翁”
肯尼亚推出贫民窟一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