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

2009-05-25李玉珠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年6期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李玉珠

摘要:本文从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出发,对施工中的工序、工艺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指出施工时质量控制要点,以避免沥青路面早期破损,提高路面使用品质,延长使用年限。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破坏类型

1 前言

沥青路面是用沥青材料作为结合料辅筑面层的路面的总称,它适用于各种交通量的道路,由于用沥青为结合料修成的路面呈黑色,故又称为黑色路面。沥青路面由于使用了粘结力较强的沥青材料,使矿料之间的粘结力大大加强,从而提高了混合料的强度和稳定性,使路面的质量和耐久性都得到提高。城市道路的质量主要涉及道路的平整度、强度和刚度。影响道路质量的因素很多,有设计方面的因素,有建材的品质因素,有施工的因素,而施工质量又与施工人员的责任心、技术素质,以及机械操作、施工工艺等有关。总之,道路最终的质量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质量的好坏是各种因素的综合反映。

2 准备阶段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准备阶段内的主要工作有:熟悉设计图纸,人员配置,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拌和场设置,材料准备等。

熟悉设计图纸,招标文件及合同规定。熟悉设计图纸,招标文件及合同规定是准备阶段的首要任务,通常由技术人员及项目经理部主要负责人去做。

水泥混凝土路面摊铺前的准备工作很多,基准线的设置、洒水和卸料工作、熟悉设计图纸、招标文件及合同规定是准备阶段的首要任务。这项工作通常由技术人员及项目经理部主要负责人去做,通过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掌握项目规模并准确的计算出沥青混凝土的数量。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就是由工地试验室准备原材料,送到业主指定的专业试验室去做,尽量提前做好,最好能在贮备材料前完成。

拌合场设置需要充分考虑场地位置在运输上的经济合理性,场地要宽大、平整,并对环境及周围居民无影响,且不受洪水侵扰。要尽量使生产区和生活区分开,且生活区在E风处。场内运输道路要平整、方便。进出的各种机械车辆要方便掉头,减少相互之间的干扰,同时要将油料及沥青等易燃物品与电源及各种加热设置隔开。动力用电是自供还是接人电力部门电网也要考虑。

材料的准备。做好沥青混凝土路面所需各种材料的采购非常重要,材料的质量是沥青混凝士路面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

设备的安装调试。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拌和质量及产量,与所选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有重要关系,拌和设备要能满足工期的要求及工作的连续性要求。总之,设备在选型E要以故障率低且性能优越为宜。

工作面的提供。沥青混凝土面层是铺筑在刚性的基层之上,基层的强度、平整度、弯沉的大小,对沥青混凝土面层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提供-个整齐、干净、有足够强度的工作面是必须的 基层上面要洒布一定数量的透层油,沥青混凝土各面层之间要洒布粘层油。

3 铺筑阶段技术

3.1 沥青混凝土的运输

沥青混凝土运输时宜用15t以上的自卸汽车,装料前在汽车翻斗内抹一层柴油与水的混和物,以防止粘料。另外,装好料的汽车要用保温布覆盖,然后可以出场。运输时间一般不得大于0.5h。

3.2 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及成型

沥青混合料压实以试铺段确定的碾压组合和速度,紧接摊铺后进行,分为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进行,一般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采用钢轮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联合作业完成压实工作。

碾压分段进行,分段长度控制在30~50m,即一段初压,一段复压,一段终压,段与段之间应设标志,并指定专人负责移动,便于司机辨认。

初压采用2台双轮轻型钢轮压路机(≤8t)在混合料摊铺后进行稳压,每台压路机至少碾压一遍,碾压速度2~3km/h。

复压采用3台重型轮胎压路机碾压,每台压路机至少碾压二遍,碾压速度4.5~5.5km/h。

终压采用1台轻型双钢轮压路机和1台重型双钢轮压路机静压。每台压路机至少碾压一遍,碾压速度5~7km/h。

压路机起动、停止必须减速缓慢进行,不得急刹车。

压路机加水时,应行驶到已复压的沥青混凝土路面边缘停放,加水后应就地来回碾压平整后再离开原位。

相邻碾压应重叠1/3~1/2轮宽,压路机转向角度不得大于35。

初压后的沥青混凝土面层不得产生推移、开裂现象;复压后的沥青混凝土面层表面要求无明显轮迹;终压后要求表面平整,光洁,颜色均匀一致,无明显轮迹。

对压路机无法压实的边缘及构造物接头处应采用小型压路机或振动夯压实。

当天碾压的沥青混合料面层应封闭交通。不得停放任何机械设备或车辆,不得散落矿料、油料等杂物。

3.3 接缝处理

采用整幅摊铺时基本上无纵向接缝,有路面加宽的情况时按照半幅摊铺的施工方法设置纵向接缝。采用半幅摊铺的施工方法时,其纵向接缝应在前部已摊铺混合料部分留下1O一2O口宽暂不碾压,作为后面摊铺的高程基准面,并有5~1O口左右的摊铺层重叠,以热接缝形式在最后做跨接缝碾压以消除缝迹。有多层路面结构的上下层纵缝应错开15口以上。

横向施工缝采用平接缝,在摊铺段端部的3m直尺呈悬臂状,以摊铺层与直尺脱离接触处定出接缝位置,用切缝机切齐铲除;继续摊铺时,应将接缝锯切时留下的灰浆擦洗干净,涂上少量粘层沥青,摊铺熨平板从接缝处起步摊铺。

接缝处碾压时用钢轮压路机进行横向压实,从先铺路面上跨缝逐渐移向新铺面层,碾压后用3m直尺检查平整度是否达到要求。

上下面层的横向接缝必须错位1m以上,横向施工缝应远离桥梁毛勒缝20m以外,不得设在毛勒缝处,以确保毛勒缝两边路面的平顺。

4 检测及缺陷处理

检测贯穿于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全过程,碾压成型后的路面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检测内容包括:测定平整度、厚度、宽度、高程及钻芯取样等工作。平整度的测定有两种办法,一种是用6m长铝合金尺杆(规范要求是3m直尺),另一种办法是车载连续平整度仪。两种办法都要用到,对局部可采用6m直尺,对比较长的范围可采用车载连续平整度仪。两种办法综合使用,可以准确的测定路面的平整度。

常见沥青混凝土路面缺陷是多种多样的,从使用效果来看,主要表现在路面波浪、横缝跳车、密实度不够、局部推移、松散、隆起等,这些缺陷都是施工过程中造成的。路面波浪在施工过程中主要是由于摊铺机造成的,沥青混合料软弱或混合料温度组成的变化导致混合劲度的不均匀也是其中因素之一。

资料的收集整理。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各种材料的自检资料,质量评定资料都是非常重要的。要真实准确的记录每一个工作环节的详细数据,资料要归档存放,资料的种类包括各种检测试验表、照片、声像及原始记录。做好资料是竣工验收的关键依据。

5 结语

沥青路面平整度涉及的面很广,影响因素多。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关键是人员、材料、设备的合理配置。在施工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克服不良人为因素,注重引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有效的动态管理,严格控制各种试验及检测。施工当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只有加强管理,精心组织施工,才能铺筑出高质量、高水平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创造优良工程。

猜你喜欢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基于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探究
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监理控制要点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技术研究
公路路面“白改黑”共振破碎碎石化基层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