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的视唱练耳教学
2009-05-25赵春燕
赵春燕
【摘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重点突出“教学方法灵活性”的同时,应从“技能训练要以理论为基础”、“教学内容要有准备地循序渐进”、“教学中的‘三性”三个方面,对高中视唱练耳教学做了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视唱练耳 节奏 旋律 引导创作 体态律动
现阶段,在教育领域正进行着一次大的革命——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在音乐教学中的基本理念: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注重个性发展、注重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等。下面就新课程标准在视唱练耳课堂中的运用谈一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视唱练耳训练要以理论为基础
视唱练耳是乐理知识的体现、延续和深入。例如,在视唱教学的同时,不但要让学生把握好音色、音准、声音方向,更要结合调式调性的理论知识,让学生主动地去发现、对比和表现。只有在学生了解、熟悉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再现不同调式的特点和感觉,为进一步的听音做准备,使学生真正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二、教学内容要有准备地循序渐进
1.“有准备地”。有些教师带过多年的视唱练耳,有了自己的一套路子,殊不知高考形式每年都有变化、面对的学生也一年一个新面孔,如果想当然、永远停留在“经验”上,只会被这些“经验”绊住自己前进的步子。正所谓“变则思通”,笔者认为,面对新的形势变化,一定要“有所准备”。
2.“准备”的涵义。这不光是教学内容上的准备,更重要的是对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找到技巧训练中难点的克服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等各方面的准备。只有做到“胸有成竹”,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
视唱练耳属于理论教学的一门,如果一味地教师弹、学生听、学生唱,会使本来就乏味的训练变得更加枯燥。在教学中,为了活跃课堂、提高效率,笔者借鉴了国外柯达伊、奥尔夫、达尔克洛兹等人的音乐教育体系中的先进教学理念。
1.节奏、视唱的二声部训练。柯达伊认为:“节奏训练应该比我们今天所习惯的更早和更全面地进行,而且也应该在两个声部中进行。”节奏听记和模打是高考中的两种常见题型,而节奏都是建立在节拍基础上的。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对节奏的理性化节奏型的掌握,在节奏听记之前,可先加强学生二声部节奏的训练。
2.节奏、旋律的引导创作。“鼓励学生创造”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理念,而“在不断创新中获得新的生命力”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核心,其中,“引导创作法”是奥尔夫体系的主要教学方法。
“引导创作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只向学生提供一些元素性材料(如最基本的结构方式、最基本的节奏、最基本的动作走向等),而学生主要通过范例和教师的启发,在集体创作过程中进行音乐学习。
在听音训练中,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笔者经常采用“引导创作法”来激发学生。例如,在节奏训练中,让学生分别创作两条2/4和3/4拍子的节奏,要求每条节奏四小节,2/4拍子每小节三个音,3/4拍子每小节四个音。创作完成后,对比2/4拍子和3/4拍子的不同,读出节奏并让学生点评。而在旋律训练中,为了加强学生对音阶中各音音高的掌握,让学生用音阶创作几条不同的2/4拍旋律。要求每条四小节,节奏不得重复。创作完成后,由学生依次唱出自己创作的旋律(注意音准及节奏),其他学生将其听记下来。这样不仅使本来乏味的听音课变的活泼有趣,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学习兴趣,同时也使听音训练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视唱练耳的“体态律动”。“体态律动”是达尔克洛兹音乐教育体系中最有个性、最有成效的部分。他强调音乐教育应从身、心两方面同时入手去训练学生,不仅要用听觉去感觉音乐,而且用整个肌体和心灵去感受节奏疏密、旋律起伏和情绪变化的规律。例如,在初学阶段,为了训练音高区别及旋律走向,由教师即兴弹奏一段起伏明显的旋律,学生们根据旋律的高低起伏向前、向后走;或者由全体学生站队形将其旋律线摆出来。还可以进行“跳房子”的游戏,在地面划上清晰的五线谱,将学生分组,每组七人,分别担任音阶中的一个音,当教师弹奏“re”时,任“re”的同学跳到五线谱相应位置,并唱出该音音高。如果弹奏和声音程“misi ”,则任该两音的同学同时跳到相应位置,并唱出音高。弹奏和弦依次类推。
总之,只有身心两方面真正投入到音乐中后,内心对音乐的感受、理解才可能是精确的、生动的。
四、教学中要注意“三性”
1.情感性。视唱的训练不仅要做到音准,同时还要注意感情的把握。很多视唱曲都是在歌曲或器乐曲里提取出来的片段,而音乐中调式的选择、旋律的走向、音与音之间的组织安排、气息的运用、强弱的处理等都表现了不同的情感。因此,在训练的同时一定要做好情感性的培养。
2.时代性。不同时代的音乐作品有着不同的风格。在教学的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时代特点来提高学生的兴趣。现在的学生对流行音乐要比民族音乐感兴趣,教师在旋律听写训练时,可以适当采用一些旋律性较强的流行音乐旋律,学生很熟悉但不一定能把谱子记下来,这样就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3.实践性。视唱练耳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因此,教师不能“以听为听”,而要重视方法的培养,让学生在学到方法的同时学以致用。更重要的是要给学生创设实践的舞台,让学生自己去排练、演出小型合唱、合奏,等等。
总而言之,视唱练耳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它是学生搭建“音乐金字塔”的重要基石,没有良好的素质作为基础,就很难取得技能上更高的突破。要想教好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视唱练耳素质,音乐教师就必须不断积累自己的知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寻求探索新的适合自身特点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学音乐教学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