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和人美版高中美术教科书的使用体会及建议
2009-05-25郑永金
郑永金
【摘要】教材的质量关系到美术教育课程改革的质量和进程。人教版和人美版两本教科书所依据的课程标准不同,在编排和教学效果方面也是截然不同的,本文就此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希望能有本结合两者优点的教科书。
【关键词】人美版 高中美术 教科书 使用 建议
教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实施,关系到美术教育课程改革的质量和进程。在这几年的高中美术教学中,笔者有幸使用了两种高中美术教科书,先使用的是2003年人教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全一册艺术欣赏中的《美术》,使用过两次;现在使用的是2004年人美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今年是第二次使用了。由于这两本教科书所依照的课程标准不同,所以它们的编排也完全不同,特色鲜明,各有优劣。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也有诸多感受和体会,现将这两本教科书在编排和教学效果等方面做些比较、分析,并提出个人的建议。
一、对人教版《美术》的分析
1.特点:
(1)本书共有三十讲,中国美术部分占十六讲,外国美术部分占十四讲,中外美术所占比例相当,中外两大部分都是按类别划分,类别中按照时间的直线顺序来编排,每类前有此类的概说。整个体系类似于美术简史,内容结构严谨,知识性和系统性较强。
(2)在具体内容中,点线面相结合,以点带面。即在每一重点介绍中,欣赏一、两件作品,以此为中心带动其它作品,统摄全局,在具体表述上也注意时间顺序和发展脉络。
(3)在版面设计上采用随文插图,将主体文字与作品相对照,将主要欣赏作品尽量放大,同时提供一些相关的局部图,可以给学生一些直观感性的认识。而且图文的编排很整齐,间距紧凑,图文一目了然,符合阅读的视觉习惯。
2.不足:
(1)缺少一些美术欣赏的基本知识的介绍。比如,“美术语言的基本元素——点、线、面”、“三种美术作品的语言——具象、意象、抽象”、“艺术美和形式美”等内容都没有。
(2)编排体例比较单一,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课后安排了复习题和思考题,缺少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性、合作性活动的安排,不太符合当代学生学习的心理年龄特点。
因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学生对中外美术的分类、起源、发展、演变以及这些画类在各个时期的艺术特点都会有较好的理解和认识。但是,对如何欣赏美术作品,如何掌握一定的欣赏方法,则没有很好地解决。也就是说,这本教材可以让学生获得一定的美术知识,增强美术素养,但对欣赏能力的提高不够理想。
二、对人美版《美术鉴赏》的分析
1.特点:
(1)本书共有20课,也分两个部分。前8课讲的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创作意图的分析、意义与价值的判断问题,后面12课以对比法介绍中外绘画、雕塑、建筑等美术类别。这样的安排使学生既掌握了一定的美术鉴赏方法,也能多了解和认识一些美术作品,对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更有帮助。
(2)课文标题富有文采。一般有主副两个,比如,主标题是“培养审美的眼睛”,副标题即是“美术鉴赏及其意义”;主标题“理想与现实的凝结”,副标题即是“外国雕塑撷英”,等等。一般主标题诗意,副标题传统。这些课题名称生动、优美,非常贴近课本内容。
(3)前8课的教学内容编排得最好,也是这本教材最精彩最有份量的部分。首先,它每一课都是由几个小问题组成,课文的具体内容就是围绕这些问题来进行——先提出问题,然后通过或纵向或横向的多个例子的分析比较,说明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比如,第4课《走进意象艺术》是由“为什么有的美术作品形象怪异”、“如何理解意象作品”两个问题组成,第二节通过英国画家培根的作品《被牛肉片包围的肖像》(1953年)和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凯兹的作品《教皇英诺森十世》(1650年)的对比分析,让使学生直观地、准确地解决“如何理解意象艺术”这个问题。其次,这几课小字部分的引言,大多是以故事、典故开头,也就是以故事设疑导入。这些安排有利于引起学生的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本的“思考与讨论”、“学习活动”、“自我评价”里所设计的活动和问题大部分都贴切课本内容与学生生活,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学会探究、学会合作。
(5)有更多的图例。更特别的是在每一页的页眉处有一排整齐的如邮票般大小的图例,加上“知识窗”、“名家论述”等文字内容,对扩展学生的知识量和拓展美术视野都有很大帮助。
(6)第20课是城市建设与保护的内容,体现出时代的特色和新时期对人才的要求。
这本书是依据美术课程新标准,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编排设计的。相比之前一本教材来说,它可以更好地解决如何欣赏美术作品的问题,使学生能掌握一定的鉴赏方法,提高学习的能力。但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发现这本教材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2.不足:
(1)本书后12课中有关美术史内容的时间脉络,文字表述不清晰,使学生对画类的起源、发展、演变不能很好地了解,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与思考。比如,第13课《西方现代艺术》中的第一节“西方艺术是怎样向现代转化的?”就存在这样的问题。
(2)中国画内容安排太少,使学生错失了深入学习传统文化艺术的机会。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国画部分仅安排了一课内容,因篇幅所限,以至于“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的人物画、“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早期山水画以及“黄筌富贵,徐熙远逸”的花鸟画等独具特色的中国画没让学生品味到,中国传统艺术也少了一个展示的机会,这对现在本来就缺失传统文化的学生来说非常可惜,也达不到新课标所说的“尤其要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增强对中国优秀文化的认同”这个要求。
(3)条理不清,重复罗嗦,顺序也不合理。比如,第2课《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和第6课《艺术美和形式美》重复,两课本可合为一课。另外,这两课的内容都与第3、4、5课(走进具象、意象、抽象)有重复,都涉及到艺术语言如何区别、如何运用以及如何欣赏的问题。笔者认为,这两课合为一课后可简洁些,到3、4、5课再具体学习。这个问题在后面第17、18、19课的建筑艺术类也存在。
(4)文图不符。课文文字重点介绍的内容没有及时的随附图片或者图片太少,太小,位置也不恰当,而随附的图片却往往是与所讲内容不相关的。比如,第18课的第一节“壮丽以重威——宏伟的宫殿建筑”中主要讲的是故宫建筑和凡尔赛宫,共用了两面的篇幅。课文仅在页眉处配了一幅故宫图,在引言处配了一幅凡尔赛宫镜厅图片,两幅图均只有邮票大小。而与此相反的是占据大半版面的三幅图片却是文中没涉及到的,其中二幅是属于神庙建筑内容,尤其是《玛雅文化中的雨神恰克面具雕像》竟占了半页版面。这样的安排学生无法体会到故宫和凡尔赛宫的空间对称之美,又对文中配置的三幅大图例无法理解,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像这样的问题在本书后12课中随处可见。
(5)部分文字理论性太强,学生不容易理解,易产生厌学心理。其实有些内容没必要列出来,没有学习的必要。比如,第13课《西方现代艺术》中的第二节“西方现代艺术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这个问题提得很好,但解答的内容太深奥了,完全可以简化、浅化它,腾出版面来,加入学生喜看、爱学的内容。
三、建议
从以上的分析比较来看,这两本教材的优缺点可互为补充。何不将两者结合起来,再作些适当的增减,形成一本更加注重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可操作性的新教材,让学生喜看、爱读,教师好教,愿教的教材呢?以下是笔者以人美版的编排结构为基础,提出的一些建议:
1.保留前8课的编排思路和方式。后面的美术类别介绍内容要借鉴人教版《美术》的编排方式:点线面相结合,以点带面。即在每一重点介绍中,欣赏一两件作品,以此为中心带动其它作品,统摄全局,在具体表述上注意时间顺序和发展脉络。这样可以达到新课标所说的“学会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方法,了解和探索美术门类的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轨迹”的要求。
2.增加中国画的内容。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激发其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3.向其它学科一样有专题,有精读。这个内容可安排在一些大类问题解决的后面。比如,可以在《走进意象艺术》后紧接一课《达利专题》、《凡高专题》,在《西方现代艺术》后来个《波普艺术专题》、《毕加索专题》、《印象主义专题》等。这样的安排既能够使学生对前一课的知识有个真实生动的理解,使知识得到巩固,又拓宽了美术视野,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4.在文图排版上,可借鉴人教版《美术》的做法,将主体文字与作品相对照,将主要欣赏作品尽量放大,同时提供一些相关的局部图,次要的图片可放在页眉处,这样可以给学生一些直观感性的认识,又避免了无关信息的干扰,有利于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比如,人教版的《宫殿建筑》中对“故宫”的介绍,随文配了有鸟瞰图、远景图、内景图、平面简图、栏柱檐的局部图等计15幅图片,通过这些全方位的图文介绍,不仅让学生体会到了“对称”之美,还增强了对祖国古建筑的热爱,课后直呼“要去故宫实地感受一番”。
对于以上几点建议,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也是这样做的。实践证明,这样的安排也是受学生欢迎的,对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也是有用的。新课改进行不久,一切都在摸索和实践中进行,教材的编写也是如此,有问题出现是在所难免、可以理解的。只要所有美术老师都有着一颗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忠诚之心,我们的教育事业一定会越来越完善,越来越美好的,新课程的理想就一定会实现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