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师经济收入的理论分析
2009-05-25杜智华周春雁
杜智华 周春雁
摘要:本文透过教师处于社会底薪阶层的现实,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人力资本理论以及管理激励理论的角度,分析了我国教师劳动力经济价值理论和现实的差距,阐明了当前我国提高教师劳动报酬的必要性。
关键词:教师劳动;劳动价值;人力资本;激励
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教师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声望均有大幅提高。然而,教师职业声望高不能简单等同于社会地位也高,在国家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的今天,收入过低成了困扰教师队伍发展的关键瓶颈问题。我们认为,目前的教师薪金制度已不能适应新时期教师发展的需要,制约着教育质量的提高,提高教师薪酬迫在眉睫。本文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人力资本理论以及管理激励理论的角度,对教师劳动力价值进行教育学、教育经济学、管理学分析,以期揭示当前提高我国教师劳动报酬的必要性。
一、从劳动价值理论看教师经济收入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认为,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等于多倍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复杂劳动是一种劳动力的表现,复杂劳动较之普通劳动力需要较高的教育费用,它的生产要花费较多的劳动时间,所以它具有较高的价值(马克思,《资本论》1975)。教师劳动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劳动,教师劳动以脑力劳动为主,劳动对象是活生生的发展的学生个体,教师劳动没有时间和空间限制;本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教师需要灵活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理论,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因材施教;从教育目的出发,教师不仅要教好书,更重要的是育好人,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克服当今比较复杂环境中家庭和社会可能存在的的负面影响,争取形成全方位的教育合力。之于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教师创造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质高量多,要远远高于一般脑力或体力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按照“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教师
劳动报酬应该高于一般劳动报酬。
但我国教师工资现状与其他行业相比差距明显。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2年全国平均工资前15位的数据和排名,高等学校教职工平均工资收入排第10名,基础教育学校教师工资甚至更低,远低于社会平均水平(见表1)。
由表1的具体数据看出,教师工资远没有达到一个合理甚至一般的水平,教师工资情况是教师社会地位的重要反映之一,也是一个国家对教育重视程度的重要表现方面。虽然社会一直把教师作为利他主义者加以塑造和美化,但教师也是实实在在的“经济人”和“社会人”,教师职业贡献必须有与其劳动力价值相称的经济价值为基础,只有认真改善教师的经济状况,才能更好地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激发教师的创造性。为此,提高教师的工资是必要而迫切的。
二、从人力资本理论角度看教师经济收入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对教师收入分配的最大指导意义在于:教师的收入分配应该能够基本反映其人力投资成本和人力资本存量的大小,人力投资成本大、人力资本存量高的人应获得较高的收入。教师是具有较高人力资本存量的劳动力,教师劳动力的价值构成,主要应包括:①养育和培养教师的长期投入所需要的费用;②维持一名教师的生活与健康消费达到相应标准所需要的费用;③教师维持家庭成员生活所需要的费用;④教师从业过程中所必须的经常性学习、研究及培训的费用。亚当斯密认为:一种费去许多工夫和时间才会的需要特殊技巧和熟练的职业,可以说等于一台高价机器。学会这种职业的人在从事工作的时候,必然期望除获得普通劳动力工资外还收回全部学费,并至少取得普通利润。而且,考虑到人的寿命长短极不确定等因素,必须于适当期间内收回成本和取得利润,熟练劳动工资和一般工资之间的差异就基于这个原则(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981)。遵循人力资本投资必须要有收益或至少收回投资的原则,只有人们认为未来教师的劳动报酬能收回因接受师范教育而花费的和放弃的机会成本并且能保障未来的其他投资需要时,他们才会进入教师行业,同时只有教师的劳动报酬高于其他人力资本积累需求少的劳动力行业的报酬,他们才会继续留在教师行业。从目前的情况看,教师的人力投资成本是比较大的,2000年师范大学全面收费以来,昂贵的高等教育费用更加增加了师范学生的人力投资成本。但就教师的收入现实来说,水平相对较低,不仅低于相应学历的平均收入水平,甚至还比不上某些行业小学和中学文化程度的职工收入。钱大益等2002年对知识密集行业高层次人才的工资水平进行了对比分析,从学历结构的工资收入水平看,各行业的工资水平也远在学校之上,以工作比较稳定的工龄在20~29年间的高中层次人员看,工资水平差距显而易见。(见表2)。
因此,部分教师选择跳槽或以兼职的形式来回收人力投资成本,有的教师甚至为增加收入把主要精力放在校外兼课、开设培训班或家庭辅导班上,无暇顾及学校本职工作,这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对学校教育质量是有百害而无一利,从国家教育前途考虑,改善教师的经济待遇刻不容缓。
三、从管理激励理论看教师经济收入
管理学观点是,教师的职业奉献是需要被激励才可以发挥到最大值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是有层次的,其中基本的衣、食、住、行等满足人生存的生活需求是最首要的。教师的工资需要维持本人生活和健康消费、家庭生活费用和子女高额的教育培训费用、教师职业需要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教育费用,相较于其他行业职工在住房和其他福利待遇方面的优势,有的教师可能为凑小孩的高额的教育培训费焦头烂额,可能奋斗一辈子还买不起一套房,这样的状况下谈职业奉献不实际。亚当斯密的公平理论讨论了公平性对人们工作积极性的影响,如果人们觉得自己的报酬和投入比例等于或大于别人的,就能在感觉公平的基础上保持工作的积极性和努力程度。如果感到不公平,他们就会要求增加报酬或者自动减少投入甚至离职。教师劳动报酬偏低,产生的后果就是: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致使部分教师不思进取、不求创新,教学工作中直接表现为不认真备课,课堂上敷衍了事,更令人担忧的是,一有机会大多数教师会选择离开教育行业。一项教师薪酬的调查为我们展示了我国教师职业薪酬的现状:月收入情况选项结果是:2000元以下99人,占80.49%,2000~5000元23人,占18.7%,5000元以上仅1人;薪酬满意度调查无一人选择满意;26人认为可以接受,占21.14%,97人不满意,占78.86%。理想薪酬选项结果是:1000元以上5人,占4.07%;2000元以上56人,占45.53%;5000元以上62人,占50.41%。解决办法中一半以上的教师选择了跳槽作为达到理想薪酬的手段,其中,高校教师63人,占51.22%;中小学教师58人,占47.15%;幼儿教师2人,占1.63%(英才薪资调查[2004年下半年]统计结果)。事实证明,职业地位必须有经济实力支撑才得以切实体现,只有以必需的物质激励为基础,精神激励才会更为有效,所以改善教师的经济状况和生活条件的物质激励是必须的。
基于此,要真正增强教师的职业吸引力,使教师成为最让人羡慕的职业,教师的地位特别是经济地位必须得到长足改善。教师的收入多少才算合理?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何祚庥研究员的一项专题研究《我国教师收入的合理水准》对此做了深入研究。根据对1980~1986年间82个国家和地区教师收入的指标统计,以及72个国家制造业工人收入指标的计算,又根据各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水平划分了七个档次,得出教师、工人收入指标的相应平均值表:
表中显示,各国教师的收入平均指数明显高于工人的平均指数。如,在人均GNP500美元以上的国家,比工人工资高50%。教师与工人收入的差距从总体上看基本维持在1.5:1左右。由此可得出:教师工资高于一般工人、职员,与公务员基本等同,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特点。现今,中国人均的GNP数值应该在500~1000美元,鉴于世界各国经验,中国教师的收入比工业部门平均收入高出50%或1倍是较为合理的。
2007年9月9日,温家宝总理和北京师范大学刚入学的首届免费师范生座谈,强调“教育事业是人类最崇高的事业,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国家兴亡在于教育,教育好坏在于教师。”教师对于国家发展重要性日益得到体现。我们只有承认教师的劳动是创造性的劳动,并在经济利益上使教师的贡献得到体现,使教师的劳动报酬和劳动付出相一致,才能充分调动教师劳动的积极性,才能不断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教育和科学水平,真正落实科教兴国的方针。
参考文献:
[1] 陈思明.现代薪酬学.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
[2] 范先佐.教育经济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 张凤林.人力资本的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4] 袁顺发.教师劳动报酬偏低对教育质量影响的分析及对策.价格月刊,2007.
[5] 孟范昆.教师的劳动是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理论学刊,2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