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胡周:到“仲记”找寻那温馨的回忆
2009-05-25零度燕子
零 度 燕 子
【仲胡周·人物名片】
河南仲记餐饮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河南仲记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中国名家名品艺术收藏馆馆长
河南洧川书画院副院长
河南豫商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
仲胡周春蕾小学名誉校长
“带着仲记酱豆,常回家看看”,伴随着那首流行歌曲《常回家看看》,这句话也几乎成了每一个郑州人都知道的流行语,这正是河南特色餐饮企业仲记酒楼的广告词。“仲子面”和“手工小馒头蘸酱”演绎出的亲情文化成为来这家酒店的每一位顾客心头的温暖。在这里,不同年龄的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家园。“回家看看”无数次触动都市游子敏感而脆弱的神经。
一直实践并不断完善这个创意的,正是仲记酒楼董事长、农民的儿子——仲胡周。
一个“收音机”的诱惑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广大农村还处在信息高度闭塞的状态下,和外界沟通的唯一方式是收音机。也就是在那个时候,通过收音机里的《说岳全传》《三国演义》《水浒传》……孩子们知道了岳飞的精忠报国、三国里的肝胆相照、水浒里的行侠仗义……收音机这个神秘的“黑匣子”,对于那时的仲胡周来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拥有一个比他人都要好的“燕舞牌”收音机,成了17岁的仲胡周最大的梦想。
1988年9月,怀揣父母给的50元钱,仲胡周离开了家。并没有特别伟大的理想和激动人心的豪言壮语,仅仅是为了挣钱买台收音机。同时,也想省下几袋麦子让家人能吃饱。这个朴实的农村孩子独自走上了漫漫打工路。
没有文凭、没有背景,来到人海茫茫的郑州,仲胡周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该往哪里去。为自己找一个吃饭的地方是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选择。去饭店打工,就是这一选择的结果。
因年龄小也没有技术,当时的仲胡周只能干些掏煤渣之类的苦活累活。力气没少出,但除了吃饭也挣不到几个钱。即使这样,他还常常会因为饭店关门或转让而失去工作。来郑州的前三年,每到冬天他总有一两个月是在挨饿中度过,无数个夜晚他不得不睡车站、录像厅。
仲胡周坚强的毅力和远大的志向可能就是在那一个个寒冷的夜晚铸就的吧!
18岁那年深秋,在饿了一天一夜后,仲胡周终于决定和伙伴们一起爬煤车回家。“家总是温暖的,好想再尝尝妈妈的手擀面啊!”
上煤车前,哥仨从菜农的地里拔了棵白菜,这是当时他们能找到的唯一可以充饥的东西。在车上他们把白菜心都吃光了。下车后,他们手脚全部冻僵,浑身脏兮兮的,完全变成了“有气息的大煤球”。每每回忆起这一幕,仲胡周都忍不住掉下眼泪,因此,他特别能体谅那些无家可归的人。现在,在大街上见到这样的人他都会出手相助。
从小懂事的仲胡周从未向父母讲过这些事。“所有的苦难都自己扛着。”这些苦难积淀成为一种财富,成为仲胡周后来发展的资本。
“满洲”成就梦想
仲胡周始终相信梦想终会成真,只要用心,只要努力。
饭店打工的经历,使仲胡周后来走上了当厨师这条路。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用心的仲胡周一步步做到大厨的位置。之后,他开始承包厨房,组建自己的队伍,他的领导才能和凝聚力渐渐显露出来。“身边总有一群好哥们儿心甘情愿地跟着自己,有饭大家一起吃,没饭一起挨饿。”
上世纪90年代初,公务员每月工资只有五六百元时,仲胡周一个月就可以拿到两三千元。不过,与众不同的是他并不满足于此。
仲胡周不甘心别人仅仅把他当个厨师,于是,他开始琢磨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门类——食雕。食雕是一门艺术,需要有一定的天赋和丰富的想象力。那段时间,他一头扎进后厨,抱着萝卜之类的蔬菜刻啊、磨啊。夏天一身汗,冬天两只手全被冻烂了,别人下班后逛公园、看电影,他却不停地转书店,向老厨师请教……
为了保存自己的食雕作品,以便摄影师有空给自己拍照,仲胡周毅然放弃了2000多元月薪的好工作,去了一个每月只有200元工资的餐馆,只因为这个餐馆老板可以给自己提供一个冰箱,用来储藏自己的食雕作品。工夫不负有心人,1993年,年仅23岁的仲胡周出版了自己的作品《食雕技艺》。
采访中,仲胡周坦言:与妻子的邂逅,是自己事业最重要的转折点。当时,还是仲胡周女朋友的张满满,看着总在不停跳槽的他有些担忧,于是,就鼓励他自己当老板。
那时,“红焖羊肉”在郑州红透了半边天,去东明路吃“红焖羊肉”成为郑州人的时尚。但在当时,“红焖羊肉”只有一家。凭直觉,仲胡周觉得这是个机遇,再加上有爱情的激励,他决定开家“红焖羊肉馆”。
拿出全部积蓄,又借遍所有朋友,仲胡周总算筹集了一万元钱。选好地址,交上房租,他踌躇满志要自己当老板啦!
当时,仲胡周还特意邀请女朋友满满去逛公园以示庆祝。没想到逛完公园回来,哥哥手里拿着两万元钱告诉他,对手加价一倍,高价租走了他选好的店。“还不到一天就挣了一万块,多好的买卖啊!”朋友们都这么说,但,仲胡周坚决不干,他让哥哥把钱退还给了人家。
实践证明,仲胡周作出了人生最重要也是最正确的选择。
“当时生意那叫一个火,20平方米的小店,每天营业额能达到近万元。桌子摆在大街上,风雨无阻,总有顾客。”张满满回忆说。后来,满满不得不辞去稳定的工作来帮他,即使这样,他们依然忙得不可开交。
“红焖羊肉”让他们赚到了第一桶金。然而,“红焖羊肉
”的流行就像一阵风似的,很快就过去了。仲胡周又扩大了营业面积,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几间房,改做中餐,把装修一新的“红焖羊肉店”更名为“满洲名吃城”(以夫妻二人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命名)。凭借地道的家乡菜味和淳朴忠厚的为人,仲胡周的生意依然十分火爆。
借着“满洲名吃城”的声势,仲胡周乘胜追击,在当时繁华的金水路上又开了一家中高档酒楼,取名“满洲里”。
当时,郑州市比较有名气的酒楼全部集中在金水路上,竞争异常激烈。为了追求品位,仲胡周把几年的积蓄全部用在了酒店的筹备上,并且还借了近百万元。
刚开业,由于定位不准,酒店效益不佳。经过四五个月的摸索,刚刚有点起色,又恰逢郑州市城市改造,政府要求实行拆墙透绿工程。接到通知的第15天,酒店被爆破拆除了。一夜之间,几年的积蓄都打了水漂,并且负债近百万元。
怎么办?
“没得选择,只能重头再来。”仲胡周简单的一句话却异常的坚定。
还是难忘那碗面
仲胡周在博客中写道:我从一个偏僻的村庄到外面闯荡,临行前,父亲悄悄塞给我50块钱,而母亲给我做了一碗手擀面,端到我的面前说:“孩儿,外面的饭不好吃就回来。”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至今,那浓香的味道仍令我回味。现在,我已在城里站住了脚,扎下了根,但豪华大餐、燕鲍鱼翅、生猛海鲜都挡不住我对母亲那番话、那碗面的思念。我不止一次在心里想:啥时能把双亲接到城里来,把我做的手擀面端到父母面前说:“爸妈,我也能做手擀面了!”
“这是我的真实经历!我不掩饰自己贫苦的出身,也不会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我感谢每一个帮过我的人,也希望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父母、感恩社会的心。”细心地从寻常百姓生活中寻找商机,是仲胡周成功的法宝之一。手擀面如此,如今的手工小馒头蘸酱也是如此。
当年母亲的那碗手擀面,漂着葱花儿、香油……长长久久绵绵的亲情,始终感染着他,“我相信那碗手擀面也一样会感染别人”。“亲情无价”,每一位品尝仲记手擀面的客人都会体验到。
当代都市人的繁忙使人们把吃饭当成是流水线上的一个程序,机器下规格统一的食品变成大家早已厌倦、不得已填充肚皮的物质而已。小时候,妈妈充满爱心的手擀面变成了很多人最美好的回忆。到“仲记”找寻那温馨的回忆成为手擀面的最大卖点。
手擀面准确的定位,让仲胡周又一次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中午时分,成群结队的人拥向他的面馆成为那条街上的一道风景。至今,很多那时吃过手擀面的郑州人还常常会在饭桌上回忆那一幕。手擀面像“红焖羊肉”一样成了“郑州记忆”。
随着生意越来越大,资本积累慢慢增加,仲胡周与哥哥的经营理念出现了分歧。仲胡周又一次作出了人生中的重大决定——出去单独发展。这一次,他从面馆里拿走了10万元钱。而这10万元就是“仲记酒楼”的启动资金。那一年是1999年。
以儒家菜打天下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世人尊称为“至圣先师”,他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不仅如此,他对饮食也有很深的研究。他不仅讲究饮食卫生,而且讲究饮食艺术。
《论语·乡党》云:“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孔子主张吃饭时,食品尽可能做得精细,烹制时,肉要切得细致。如此做,一方面益于健康;另一方面,这与周礼中对人的言行的严格要求是极为类似的。可以说,做人的标准已投射到饮食烹制中。孔子“食不厌精”的饮食观,是他对中国饮食文化创建的一个理论观点。它体现了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已经总结了物质和精神的两个方面。孔子是位杰出的思想家,也是位著名的美食家。这种对饮食烹制的要求,就其严格程度而言,并不亚于他对人的道德修养的要求。孔子对饮食问题非常重视,他的饮食观完整且自成系统,涉及到饮食原则、饮食礼仪、烹饪技术等方面,并为我国的古代饮食理论拓展了思维空间。
仲胡周遵循孔子饮食思想创建的儒家菜,具有选料珍贵、烹调精细、技术高超、形象完美、盛器讲究、菜名典雅、礼仪隆重的特点,这与儒家文化中“雅秀而文”的风气一脉相承,这大概也是孔子的一套饮食观在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吧。
绿色仲记 人文仲记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形成不同的菜系,每个菜系都有自己的特色,都有自己的名厨。现代人对各种菜系的追随源于其渊博的饮食文化以及不同饮食文化的与时俱进。饭店菜做得好,生意兴隆,充其量只是个饭店而已,要想做大做强,长远发展,就必须用心去建构自己的“饮食文化”。
作为一个行动力特别强的人,有了自己的想法立即去尝试是仲胡周多年的习惯,也是他能超越别人的独特之处。
仲胡周认识到,河南企业只有建立在历史悠久的“豫商文化”的基础上,才能成为有本之木和有源之水。把老祖先的孝文化、感恩文化放在企业文化的核心,仲记品牌被赋予了强大的文化内涵。
继手擀面之后,仲胡周推陈出新,又研制出仲记特色手工小馒头蘸酱,免费奉送给客人品尝,上第一份时服务员会说“一份不够只管要,您吃的越多我们越高兴”;若客人要的面食因为没来得及吃而放凉或放坨,服务员会立即免费奉上重新做的鲜面条;仲记酒楼在夏季还为每位客人免费送去绿豆汤,为出租车司机送去擦脸的冰毛巾;冬天为刚进门的客人递上暖手袋,还为老人准备了柔软的坐垫,为孩子准备了可爱的玩具;来时只要客人走进大门,服务员会马上送上水果,走时又为客人送上一个口香糖和水果,让每位客人在路上吃或捎给家人……当然,对消费者的感情投入,也为仲胡周赢得了超额回报。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知识的普及以及对饮食习惯的科学审视和对餐桌食物的理性选择,餐饮业的健康革命正在悄然兴起。
本着“用至善服务人类健康”的理念,仲记酒楼开展了创建“绿色饭店”活动。活动中,仲胡周要求服务员尽职尽责,引导客人适度消费,“请您适量点菜,并将剩余的菜肴带回家,我们将为您提供打包和存酒服务”成为仲记特有的温情提醒,倡导节约、反对浪费,成为仲记的特色。
在食品原材料的选用上,仲记酒楼坚持按照卫生防疫部门的要求严格把关,确保原料品质的优良,积极开发引进绿色食品,不出售野生保护动物,在餐厅推出了绿色食品专柜,设置了专门的展示区和介绍区;餐桌上摆放着绿色宣传卡;在酒店大门口定期或不定期地悬挂绿色宣传横幅,在大堂制作绿色环保口号,积极宣传绿色消费。
“和为贵”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为创造一个和谐的团队,2007年10月27日,仲记餐饮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召集公司各部门负责人,召开仲记股东提名大会。这种按股分红的激励机制让每个员工都格外振奋。这一举措,不但使企业收获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
“用三年的时间来打造属于我们河南人自己的品牌,演绎仲记餐饮美食文化,传承中原大地人文情怀。”仲胡周不惜重金请来各方面的专家、教授对员工进行各种培训。仲记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成为盛开在中原餐饮业的一朵奇葩。(编辑/零度 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