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手擀面
2020-06-22吴灵峰
吴灵峰
尽管我从中学时代起就再也没见过母亲做手擀面,但母亲做手擀面的场景却印在我的脑海里,从未褪色……
小时候,我最喜欢吃母亲做的手擀面。于母亲而言,做手擀面是为了降低生活成本,因为那时农村经济收入有限,所以母亲起早摸黑干完农活回到家,还要接着为我们准备晚餐——做手擀面。如果母亲干农活实在太累了,就会做简单的面疙瘩给我们当晚饭。
我对母亲做手擀面的场景始终很好奇,她能像魔术师一样,把一堆面粉变成一根根扁扁的面条。尽管我从中学时代起就再也没见过母亲做手擀面,但母亲做手擀面的场景却印在我的脑海里,从未褪色……
母亲做手擀面之前会系上围裙,将擀面台摆在事先准备好的两条长凳上,接着将面粉一勺一勺地舀出来。不一会儿,一座白色的“小山坡”便呈现在眼前。让我觉得新奇的是,母亲会用左手从“坡顶”凿出一个拳头大小的凹槽,然后右手拿起一碗清水慢慢地倒入槽内。母亲一边倒水,一边用左手快速地从四周不断地匀面粉到水槽里。不一会儿,这个白色的“小山坡”就变成了一个面团。这时候,母亲再用双手拿着擀面杖,压在面团上使劲来回滚动。随着滚动次数的增多,厚厚的面团开始变薄变大,直至压成面饼能够一圈圈地绕在擀面杖上。此时,母亲有些累了,额头上也微微渗出了汗珠。接着,面饼在擀面杖不断地向前滚动和用力拖回的过程中,变成了薄薄的面皮,远远望去,就像放大版的卷轴。
如果将之前的步骤称之为播放磁带,那么接下来是倒带的过程。母亲将面皮一圈又一圈,一层又一层地从擀面杖上倒退到擀面台上,让面皮一层又一层地叠成了一座“矮墙”。最后,母亲拿出菜刀“哒哒哒”地从“矮墙”的一头切到另一头,速度之快,竟让我一时看不真切。待到“哒哒哒”的声音停止,手擀面就大功告成了。
其实,当时我们村里有一台手动压面机,只不过母亲为了省钱很少去压面,因为压一次面,需要付一元钱。要知道,那时买一角钱的冰棍已经算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了。不过也有例外。立夏那天,按照习俗,家里是肯定去压面的。那天晚上我们会吃炒面,吃完炒面再稱一称体重,听大人说在这一天称体重会带来福气,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
为了供我和姐姐继续上学,我上初中后,母亲选择了外出打工挣钱。父亲则忙于农活,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再做手擀面。后来,我们全家都住进了城里的商品房,商品房里生活设施齐全,只是没有了那张擀面台。
如今我早已步入而立之年,在外打工多年的母亲也回到了我们身边。看着两鬓斑白的母亲,我突然特别想为她做一碗手擀面,或许我做的面不及母亲好,但我相信母亲肯定会喜欢。因为我知道,那些年手擀面带给我们的回忆未曾改变,那碗热乎乎的面条一直在我们内心深处散发着爱的味道。
(责编 宋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