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和谐教育管理的实施途径

2009-05-25廖任文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4期
关键词:实施途径教育管理和谐

【摘 要】 本文探索了高校和谐教育管理的理念内涵、特征以及实施和谐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径:1、建立和谐的教育管理目标;2、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3、建立集体决策型的和谐管理模式;4、树立教育“服务”管理理念。高校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实施和谐教育管理,才能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高校;和谐;教育管理;实施途径

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对社会发展模式内涵的认识存在一个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的发展过程。作为社会有机体构成部分之一的高校教育管理,人们对它的认识同样存在一个认识过程。在国家大力提倡构建和谐社会、深化教育改革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今天,高校教育管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实施和谐教育管理理念势在必行。

一、和谐教育管理的内涵

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说:“学校应该永远以此为目标: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人在身心各方面都存在着和谐发展的因素,教育就是要使人的各种因素真正得到和谐发展,从而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作为高校的管理者,就要把以人为本的和谐教育管理理念,把高校、教师、学生的和谐发展,作为高校的管理目标,并运用现代的教育管理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公平公正、互信互爱、谅解与宽容的和谐校园,激发学生探索真知,健康成长。

“和谐”思想的产生、形成与发展跟我国传统文化哲学紧密相连。一是天人合一论,即天道与人道必须和谐统一。这个观念出现于我国最古老的一部文化典籍——《周易》。二是和合论。在我国的古文献《尚书•尧典》中就提出了“和合”管理模式。具体而言,“和谐”是指构成整体的各个要素协调统一、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合作互利,以达到整体的最佳发展。和谐教育管理就是在由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教育环境等要素构成的“生态系统”中,通过理性、民主的决策来营造学校的和谐管理氛围,构建和谐的领导者与教师的关系、师生关系、教师关系以及与其他各项活动的和谐。教育管理学家认为,一所好的学校,需要一种和谐、协调、均衡和有序的环境及其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和谐的教育管理是实施和谐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二、高校和谐教育管理的特征

1、体现“人性化”管理

人性化管理就是以人为本,坚持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辩证统一,一切围绕人实行的管理。和谐理念把对人的研究放在重要位置,要求在尊重人、理解人的基础上,营造“人和”气氛。因此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要把代表大学生的根本利益,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作为根本任务与根本目的,这是我们从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时应当树立的一种管理哲学观。

2、体现柔性化管理

柔性管理是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以尊重人的人格独立与个人尊严为前提,通过心灵沟通、感情认可,提高人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归属感的以人的“和谐”为中心的分权化管理。渗透了和谐教育思想的柔性教育管理,能使学生从内心上接受学校的教育与管理。

3、体现主体性管理

应对时代的挑战和终身教育的潮流,高校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学生在教学与管理的过程中所具有的自主、独特、能动和创造的特性,它是学生主体得以确立的依据和根本标志。和谐教育管理理念有利于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有利于培养社会化与个性化和谐发展的学生。

4、体现民主性管理

近代以来,人类社会有两面旗帜最为鲜艳,一是科学,二是民主。科学代表着人类对自然认识的最高水平,民主代表着人类对社会认识的最高水平。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基地,也应当高度重视民主、积极发展民主。没有高度的民主,就不会有高水平的学校。世界上高水平的著名大学,基本上都是以民主而著称的。一所学校如果失去了民主,失去了自由,必然导致思想封闭,体制僵化,人才流失,最终导致全面衰败。所以,我们应该始终把民主作为学校建设的重要目标,作为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高校实施和谐教育管理的主要途径

1、建立和谐的教育管理目标

教育管理目标是教育管理主体的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效果及其评价标准。目标的确定是教育管理的重要步骤。为了实现目标,学校就必须规定任务,明确职责。有了目标,学校管理者就能及时指导、检查、考核评价和控制教学行为;教师明确了方向,就能制定工作计划,安排教学步骤,从而使学校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教育教学管理井然有序。

2、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学校的一切教学管理活动都离不开人,都是围绕着人进行的。学校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师生关系、学生之间关系、教师之间关系、领导和被领导之间关系等等,师生关系是高校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校园人际关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调查表明“领导+朋友”型的领导角色、“学术+沟通”的教师角色、“互助+互爱”的同学角色是和谐教育中的新型角色,颇受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因此,用和谐的方法培养人,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培养善于和社会人和谐相处的人,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在和谐融洽的人际氛围熏陶中,学生的身心才能和谐健康地发展。同时,教师要做到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和宽容学生,不仅让学生感受到爱,更要让学生享受到爱。

3、建立集体决策型的和谐管理模式

当今,学校管理民主化趋势日渐加强,学校教职工参与管理被广泛重视。这是由教育的内涵和性质所决定的。让教职工参与学校教育管理,可以增加管理的透明度与可信度,使大家对学校的管理更具信任感和归属感;让教职工参与学校教育管理,可以营造一个互相尊重的环境,使他们感觉到自己的上级是重视自己的;让教职工参与学校教育管理,可以使即将出台的方略更臻完善,或使创新的举措赢得大家的理解和支持等等,从而真正从家长式管理向集体决策型管理转变,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目的。

4、树立教育“服务”管理理念

教育“服务”在国际上早已流行,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校兴起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后,教育逐渐被看作一种“服务”,而学生则是学校教育最主要的“服务对象”。把“教育的对象”变成“服务的对象”,这是和谐教育管理理念的体现。在教育转型期,它加深了学校的教育管理理念,其基本表现是,学生自费就学,自主择业;学校收取费用,提供服务,加强管理。

总而言之,和谐教育管理是高校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的生命线。高校应当落实以人为本的和谐管理理念,努力构建和培养和谐的管理目标体系、人际关系网络、“服务”管理理念,真正实现高校现代意义上的和谐教育管理,推动高校教育的发展,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谢永川.浅谈高校和谐管理[J].中国成人教育,2007,(5):43.

[2] 冯瑞娜.和谐教育管理理念及其实施途径[J].教学与管理,2007,(6):7-8.

[3] 刘大春.论学校和谐管理[J].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51.

[4] 席酉民.和谐管理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廖任文(1976-)女,湖南省永兴县人,吉首大学美术学院讲师,中南大学高教所200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教管理.

猜你喜欢

实施途径教育管理和谐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创新教育督导方式 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
ERP系统在成人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实证研究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