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作用
2009-05-25高洁
高 洁
【摘 要】 现代教育技术凭借其信息的多样性、开放性、多媒体技术的交互性等优势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要充分发挥这一推动作用,就必须明确传统教学方式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关系,合理建设教学资源,加大现代教育培训技术,重视系统方法的研究,建立开放、现代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课程体系。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高等职业教育;作用
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和环节,这对于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提升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了教与学信息的传输过程,改变了教育的传统模式,它的高科技性促进了素质教育观念的确立;它丰富的教育资源为高职教育提供了多姿多彩的空间;它的形象化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促进了高职教育的发展。在高等职业教育过程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育质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一、深刻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
所谓现代教育技术是指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系统方法为视角,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为研究内容,以实现教学效果更优化为目的的理论和实践。现代教育技术包括两方面的核心内容,即系统方法和信息技术的利用,也可称为无形的非物质的技能方法(教育中的艺术)和有形的物质工具手段(教育中的技术)。其中系统方法主要是吸取一些相关学科的理论,在精心设计其内容结构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教学顺序、教学环节,明确教学方法,控制教学结构,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和特长。信息技术的利用,即通过对其他学科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型媒体和各种信息技术手段的利用与传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以保证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不断革新。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作用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其培养目标是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数以千万计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其教学目标强调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现代教育技术作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驱动力和制高点,有利于高职院校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培养高素质人才。
1、教学方式灵活生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和创新能力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传授,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师生之间缺乏有效地互动。这种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方式,往往能达到一种知识的继承性,却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培养学生的一种共性化的人格,却缺乏鲜明的个性特征。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师从单纯地讲授知识转变为主要设计教学过程,学生从单纯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要依靠自学。教师通过多媒体手段来组织教学,集声像字画于一体,图文并茂,形象生动,让学生身临其境,亲历其中,实现了抽象概念具体化、微观概念宏观化的良好效果,使学生从单纯的死记硬背上升为理解应用,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2、教学内容快速更新,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授课内容都有严格的规定性,教师按教学大纲的要求来备课,按照规定的授课时间和场地来授课,每门课的老师基本上只是讲授本门课的知识,基本上没有课程与课程之间的交融。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具有信息量大的特点,特别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相融合,教师可以采集到大量相关知识信息来丰富和生动自己的授课内容,实现最新知识的快速传播。这样有利于学生知识视野的拓宽,更好地实现专业知识的融合,使学生的知识具有整体性和连贯性。
3、教学环境显著改善,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教学环境对于学习的意义是至关重要的。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高职学生学习绝大多数不可能在现实情境中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够提供虚拟化的教学环境,这意味着教学活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脱离物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有利于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知识。
4、教学资源利用充分,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数字化教学材料,具有可以长久保存,可以通过网络技术或其它通讯手段广泛传播的特点,便于学生自学和教师交流。而用现代教育技术武装起来的网络教学系统,不仅能存储大量数据、程序、教学软件、精品课件等资料,而且本身具有强大的教学功能。教师可以非常方便地利用这些资料和功能,进行教与学的改革和创新,提高教学质量。
三、如何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能满足高等职业教育的需要,符合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特点,满足学生学习的目的。要使现代教育技术成为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强有力的手段,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传统教学方式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关系
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育理论之间并非对立、难以融合,实际上,现代教育技术是传统教育理论的延伸和发展。教育技术现代化并不是对传统教育的全盘否定,而是两者之间的相互协同与融合。教学中,教师应针对课程特点设计教学过程和选择合适媒体,不能认为只要应用了多媒体就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合理建设教学资源
目前,现代教育技术在高等职业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重视,但在相应资源建设上却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数量轻质量等问题。主要表现为许多学校不考虑自身实际需求,盲目购买各种硬件设施,而忽视配套软件资源的建设,不考虑学科及人才培养特点。为避免在教育技术投资中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使有限的教育投资获取最大的教育发展效益,必须统筹规划,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有选择地进行投资建设。
3、加大现代教育培训技术,提升教师整体应用水平
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资源的共享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教师能否合理有效地利用这一平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取决于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观念的更新,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掌握。为此,学校应加大对教师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提升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水平。
4、重视系统方法的研究
重视系统方法的研究,即教学资源开发与教学过程设计应并重。教学资源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教学过程主要包括教育教学思想、方法和管理。只有通过对教学过程的深入研究和探讨,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设计,在此基础上科学、系统地利用教学资源,才能使教学资源更好地发挥作用,更好地服务于教学过程。
现代教育技术打破了传统教学课堂的限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人潜能和学习自主性,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对以教师为中心的集体授课模式提出了挑战。高校应该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建立开放、现代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课程体系,使现代教育技术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真正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 金美花.现代教育技术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吉林教育,2007.11.
[2] 李利珍.教育技术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应用.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1.
[3] 孙启美.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及应用.吉林教育出版社,2002.
[4] 童秋艳.浅谈高职院校中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2.
【作者简介】
高洁(1981-)女,河北深州市人,西安思源学院教师,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