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如何关爱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2009-05-25沈雁飞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4期
关键词:关爱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摘 要】 关爱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本文从“谁去关爱”、“关爱的对象”、“关爱的内容”以及“关爱的方式”来探讨如何关爱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最后提出爱心、责任心、公正心、宽容心和细心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具备基本素质。

【关键词】 关爱;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教育部长周济曾经深情地说:“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要出实招、硬招、高招,要切实把德育放在首位,要带着一种爱、一种情来做德育工作,真心实意地把青少年一代培养好。”这种爱就是“师爱”,师爱即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师爱是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她既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又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和手段,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石[1]。如何用自己高尚的师德行为去熏陶感染和引导学生,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优秀品质,是每一个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一、谁去关爱

如今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不论家庭背景如何,都是家庭的中心,受到亲友的过多关注。进入大学后,以往的关怀不复存在,就会产生一种失落感,原本脆弱的心灵会变得更加多疑和敏感。加之这个年龄段正处于青春躁动期,渴望友谊、爱情,渴望从得到别人的理解和信任,然而又不善于和人沟通、交往,因此需要来自大学里不同人群的关心:(1)任课教师,大学的课程丰富多样,既有必修课,也有选修课,涉及到的任课老师不仅有自己学院的,还有很多其他学院的,教师在上课同时,可以通过课堂提问、课间辅导等形式去关心学生;(2)专业导师,一般很多高校在大一新生、大四毕业生中设立导师制,这两类导师,不仅在专业领域上令学生佩服,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指导对学生来讲更为权威和专业;(3)辅导员,辅导员是大学生在校期间接触时间最长、接触频率最多的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2]。所以,作为辅导员要经常深入学生宿舍,找学生谈心,了解和关心学生,要善于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使同学体验到关怀之情,这样他们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增强;(4)同伴学生,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是一种很容易受周围人群的影响的生物个体。因此,学校要积极发挥同伴教育的作用,挖掘校园中的榜样典型,营造学习优秀学生的氛围,从而达到“先进”带动“后进”的效果;(5)宿管阿姨,目前很多高校后勤都实行规范化的服务体系,宿管阿姨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多的群体,很多阿姨的年龄与学生的父母相仿,她们对于学生生活上的点滴关心就如同父母对自己孩子的关爱。尤其是对于那些晚归、上课老爱迟到的学生,宿管阿姨一句善意的提醒,也许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关爱的对象

高校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每人的家庭环境、生活背景都不一样,一般可以按在校的表现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差等生三类。这三类学生的分布往往是成“两头小,中间大”的梭字型,学校老师一般会着重关注优等生和差等生这两类群体,常常忽视数量最多的中等生,这类学生成绩平平、工作能力一般,如果能多给这些学生一些关心、多一份鼓励,激发其潜能,这些中等生也许就能跳跃成为优等生,相反,如果长期被人忽视,得不到肯定,很多中等生可能就会因此失去自信,不思进取,甚至沦落为差等生。

此外,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出现了相当数量的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心理困难、就业困难的“四难”大学生,并日渐成为高校发展过程中比较突出的矛盾和影响校园和谐的主要因素之一[3]。解决好“四难”学生的发展问题,促进他们全面成才,对学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

三、关爱的内容

关爱学生体现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作为一名高校工作者,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业,还要关心学生的思想、生活、情感、工作等,因为其中任何一方面的波动都会影响到其他方面。学生工作无小事,只有深入、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兴趣、爱好、特长、性格、脾气以及当前的思想状况,才能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四、关爱的方式

一名教育工作者往往要面对几十甚至上百个学生,对学生的关爱,如何做到不顾此失彼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从学生的档案入手。学生档案记录了从中学以来的相关情况,包括中学阶段的表现、老师的评价、家庭情况等基本内容,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学生的特点,尤其对于新接手的教师来说,这是了解所带学生的第一步。通过对档案的查阅,做到心中有数;(2)融入学生的课外活动。每年学校都会组织各类体育比赛,很多班级也会在开学初组织旅游、野炊等活动。作为教师,如果能积极参加这些活动,与学生打成一片,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地喜欢你、信任你;(3)积极开展谈心。现在很多高校都推行辅导员、导师、班主任谈心制,深入学生的寝室,关心其生活所需,聊聊家常,改变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严形象,让学生觉得老师亲近,赢得他们的信任,通过谈心聊天,及时发现问题,进而加以解决;(4)设立学生信息员。目前,很多高校都设有班主任助理、辅导员助理等,一方面帮班主任、辅导员分担部分工作,另一方面通过学生干部实时调查反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最新状况,重点关注特殊群体。

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还应努力做到“五心”具备:爱心、责任心、公正心、宽容心和细心。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既注重情感中的教育,又注重教育中的情感,以大爱之心、厚爱之怀,帮助学生、服务学生,同时教育、引导学生,和学生建立深情厚谊,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是没有等级层次的,没有区别的,无论是学习成绩优秀、顺从听话的,还是学习成绩差、经济困难的,以及爱调皮捣蛋和身体有缺陷的,都要以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可爱的生命体看待,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让他们从教师平等公正的言行中得到爱的感受。对于一时犯错的学生,不要一味地批评他们,而是启发学生找到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抱着一颗宽容的心,去鼓励他、教育他。

师爱是沟通教师与学生心灵的桥梁,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教育的力量来源于教师对学生的热爱。积极主动地去接近学生,关心学生,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新知,也能够学会做人的道理,使自卑者学会自尊,后进者懂得上进,悲观者看到希望,冷漠者重燃激情。教师也会从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中感到无限的欣慰,获得无穷的乐趣。

【参考文献】

[1] 杨艳庆,张晓丹.师爱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基础[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14~15.

[2] 张甜.关于“大学生辅导员是全职保姆”的思考[J].药学教育,2007,23(3):35~36.

[3] 姚江林等.关爱“四难”学生,建设和谐校园[J].校园之声,2007,11:129~130.

【作者简介】

沈雁飞(1982-)女,浙江宁波人,硕士研究生,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政治辅导员,职称:助教.

猜你喜欢

关爱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宁波旦可韵服饰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
让关爱成为留守儿童心底的阳光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