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州区域服饰文化与服装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2009-05-25穆慧玲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4期
关键词:服饰文化区域经济

穆慧玲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德州服装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根据德州发展服装业的优势,提出通过传统区域服饰文化与服装产业的有机结合来提升服装企业的文化内涵和缔造服饰品牌,以区域服饰文化的创新推动德州服装业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区域经济;服饰文化;服装产业

当代服装业竞争的焦点,已从最初的劳动成本的比较,逐渐转向服装品牌的较量。服装品牌的文化内涵,在服装市场竞争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事实证明,服装不仅是一种企业产品,而且是一种社会商品,商品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其品牌和文化内涵成为该商品占领市场的重要组成。本题针对德州服装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德州区域服饰文化为根基,以服装品牌文化建设为动力,推动德州服装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一、德州服装产业的发展现状

1、服装业地位重要,已成为区域性主导产业。在长期的经济发展中,德州已形成了以纺织服装业为首的十大支柱产业。为德州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2、生产规模大,发展速度快,在山东省地位突出。根据山东省和德州市统计局的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德州市纺织产业规模以上企业195家,实现销售收入123亿元,在山东省17个地市中列第七位;利税12亿元,是2000年的6.22倍,年递增58%,在山东省17个地市中列第五位;其中利润7.3亿元,在山东省17个地市中列第五位[1]。

3、德州服装业门类齐全,配套产品多,已涌现出一批骨干企业。目前,德州服装业主要从事出口订单加工,处于加工集聚的初级阶段。

二、德州服装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德州服装业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同时也出现了制约经济发展的诸多问题。表现在:服装业过分依赖劳动力资源低成本优势,技术进步缓慢,导致质量、品牌创新能力不强,缺乏品牌,缺乏文化竞争优势。具体如下:

1、产业链不健全

德州服装业结构水平不高,服装产业结构质量比较低,没有形成集研发、设计、制造、销售等于一体的纵向产业链,也没有形成区域间联动发展的横向产业链,面料、辅料设计生产环节依然比较薄弱,面料研发能力不足,缺乏高品质的服装面料,这直接制约着整个服装产业水平的提升,也是德州服装产业发展和提升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2、企业数量多,缺乏品牌企业,服装品牌企业缺乏含金量

服装品牌含金量普遍不高,还无法与国内外知名品牌竞争,很多企业对品牌的理解有限,品牌意识不强,太注重眼前利益,对品牌缺乏长远的规划。许多服装企业仅关注服装的款式、工艺结构、面料附件的设计。对于服装的品牌设计,服装的品牌文化内涵还没有引起重视。

3、一般贸易少,加工贸易多

德州服装生产企业多数以来样加工为主,自助创新的服装企业少。综合分析德州服装产业的特点,不难看出,德州服装企业龙头企业少,一般企业多;缺乏服装品牌企业,仅有的少数品牌服装企业缺少文化竞争优势。服装企业多以加工贸易为主,缺乏自主创新。因此,要想创造德州知名服装品牌,提升德州服装业的整体水平,推动德州服装产业的大发展,必须充分挖掘、利用德州历史、人文特点,营造独具特色的服装时尚文化和品牌氛围,大力塑造区域服装品牌文化,以区域传统服饰文化特色为德州服装产业发展的突破口。

三、德州服装产业竞争力的综合分析

以传统区域服饰文化与服装产业的有机结合来提升服装企业的文化内涵建设和缔造服饰品牌,以区域服饰文化的创新推动德州服装企业的发展必须具备充分的客观条件。德州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文化优势和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为德州服装业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德州服装企业的地理优势

德州作为一个地级市,地理条件优越。德州市位于山东省西北部,北依北京、天津,南邻省会济南,西接山西煤炭基地,东连胜利油田及胶东半岛,处于华北、华东两大经济区连结带和环渤海经济圈、黄河三角洲以及“大京九”经济开发带交汇区内,兼具沿海与内陆双重优势。德州自古就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美誉,境内京沪、德石、济邯三条铁路交汇,京福、青银、济聊高速公路和即将修建的山东省环渤海高速公路、京沪高速铁路贯穿全境,交通十分便利[2]。

2、德州服装企业的资源优势

德州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别适宜种植棉花,近几年全市植棉面积基本稳定在200~300万亩。作为全国的产棉大区,自古以生产各种纯棉织物,独具地方特色,为当今的时尚服装面料的开发提供了无尽的资源。

3、德州服装企业发展的文化优势

山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这块土地上诞生和发展起来的齐鲁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历史上齐鲁大地曾涌现出一大批贤哲圣人,如孔子、孟子、曾子、子思、墨子、管仲、晏婴、孙子等等。他们构建自己的思想理论体系,这些思想理论相互渗透与扩展,逐渐形成了齐鲁文化的主体内容和鲜明特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源头和思想精华发源地。齐鲁文化的历史演变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思想、艺术文化、民俗风情等表现汉民族特色的地域文化内涵。特别是齐鲁传统服饰,作为一种物质存在直接继承与改良了古代服饰艺术的精华,是民族延续和发展的文化命脉之一。在今天,齐鲁传统服饰又是现代服装设计的灵感来源,是现代服装设计的“根”[3]。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和沉淀,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德州作为山东的一个地级市,其文化中也渗透和传承着齐鲁文化精神。这种文化精神同样是打造德州服装文化品牌,壮大德州服装产业根基所在。

4、德州服装企业发展的人才优势

低成本是目前行业竞争的主要方面,专业技术储备以及低成本的人力资源将导致行业竞争的两个截然不同的归宿。目前,服装行业竞争的驱动主要在两个方面:品牌和成本。德州学院服装系每年培养大量本专科服装专业人才,为发展德州服装行业提供了一个丰富的人才库,也是未来支撑德州服装企业品牌战略的根基。

5、德州服装企业发展的政策优势

作为德州市的支柱产业之一,服装产业受到德州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德州市各级政府都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投资的优惠政策,服务到位、配套设施完善,创造了优良的投资环境。

四、以区域服饰文化提升德州服装产业竞争力

挖掘德州区域服饰文化资源,确立“德州服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地位。打造德州服装品牌,发展壮大德州服装企业,首先要突出德州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性,充分挖掘德州的人文资源。只要我们坚持进行挖掘,在挖掘基础上进行创新,充分利用服装这个载体,尽情展现德州文化的神韵。就能为“德州服饰”的创造注入丰富的灵感和独特的文化内涵,就能以地域文化特色在全省乃至全国确立“德州服饰”的地位。其次,德州服装产业在发展中,应集中优势力量,扶持壮大几个服装文化的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周边,以众多小产业群进而形成全省的大产业群。工作重点应放在培植服装品牌,发展品牌文化特色上。以特色文化品牌带动服装企业的发展,以服装品牌文化促进服装市场的占领。

以德州区域服饰文化为根基,以服装品牌文化建设为动力,推动德州服装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是时代对德州服装的要求,是竞争对德州服装的需求。以区域文化促进服装产业的发展,以服装产业带动德州经济的腾飞是德州服装行业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林善浪.中国核心竞争力报告.北京,中国出版社,2005.

[2] 张一力.温州非公企业的人才环境和对策研究.温州论坛,2006.

[3] 周绍宁.2005中国服装业产销报告.上海丝绸,2006.1.

猜你喜欢

服饰文化区域经济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楚雄彝族服饰文化发展的思考
中国唐代与西方中世纪服饰文化交融发展
云想衣裳花想容
广西瑶族服饰文化研究
区域经济视角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岗位胜任力培养研究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践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实践探索商务英语专业有效服务区域经济能力的提升
中国社会信任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