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财务监控问题解析

2009-05-25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9年9期
关键词:内部环境企业信息化信息沟通

梅 雨

[摘要]财务监控由内部环境、信息沟通、风险评估、监控运作和监督反馈五个因素构成。本文在分析财务监控机制受到冲击和挑战的原因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管理的实际情况从企业财务监控内部环境、企业信息化平台、全面风险管理、全面财务监控和财务监控评价等方面提出全新解决对策。

[关键词]财务监控;企业信息化;内部环境;信息沟通;风险评估

近年来,国内外上市公司重大财务事件频仍出现,说明为合理保证财务活动可靠性和企业经营效率效果而构造的财务监控机制正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和挑战。特别是现在已进入新世纪,企业已开始全面进入信息化环境,如何进一步完善和有效运作财务监控机制是一个新课题。

一、企业财务监控要素的构成

财务监控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企业管理团队和普通员工共同实施的,为财务活动的可靠性、企业战略规划遵循性以及企业经营效率效果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其构成要素应该来源于企业的经营实践,并与管理过程相结合。具体应该包括内部环境、信息沟通、风险评估、监控运作和监督反馈五个方面。

(一)内部环境。企业内部环境是指能对企业决策和行动产生直接影响并与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相关的要素。任何财务监控活动都必须基于既有的内部环境进行。企业内部环境包括管理者素质、管理哲学和管理风格、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员工胜任能力、组织结构、管理技术和企业运营等。内部环境作用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最高管理者。在企业内部,根据企业最高管理者的管理哲学和管理风格,以及由其演绎而成的企业文化和组织结构,形成财务监控环境和建立相应财务监控框架,包括确立企业章程的主要内容,选聘管理层高管和财务负责人等。由此形成的企业财务监控环境,从全局上保证企业运营服从企业的整体战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二)信息沟通。企业的信息沟通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应及时、准确、完整地收集与企业经营管理相关的各种信息,并使这些信息以适当的方式在企业有关层级之间进行及时传递,有效沟通和正确应用。信息沟通过程始于被传递的信息。信息被转化为信号形式,并通过媒介传递至接受者,由接受者将收到的信号再转译过来。在整个信息传递过程中容易发生遗漏,失真,传递环节越多,传递时间越长,遗漏就可能越多,失真也就可能越严重,必然影响企业信息的有效沟通和正确使用。财务监控是合理确保企业经营效率效果、财务活动可靠性和企业战略规划遵循性的一种监控活动,围绕着这种监控活动的是企业信息沟通系统,这些信息系统使得企业内部的员工能够获取和交换他们所需要的信息,以指挥、管理和控制企业的运营。

(三)风险评估。企业风险评估是分析和发现那些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风险的过程,主要包括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控制等方面。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清楚并应付其面对的各种风险,在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中进行认真分析,把握其变化趋势,并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监控政策和方法,提高企业对财务监控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这必然要求企业财务监控要以更广阔的视野和更长远的时间来关注风险,将风险意识贯穿于财务监控运作的始终,不断完善包括经营理念、方式、风格等在内的控制风险环境。为此,企业必须制定目标,并将这些目标与销售、生产、营销等活动进行整合,才能使企业营运协调一致。此外,企业还必须建立可识别的分析和管理相关风险的机制和方法,以了解自身面临的风险,并加以处理。

(四)监控作业。企业必须制定监控的政策与程序,才能有助于确保既定目标和必要改进措施的有效实施。作为企业制度的设立者,在设立企业的财务监控制度时,应考虑设立那些监控政策和程序。过于集权的监控政策会导致信息缺乏而引起的成本,过于分权的监控政策则会出现目标不一致引起的成本。企业财务监控的最优权衡结果是使这两类成本之和最小。为此,根据企业的整体战略规划,协调具体的经营策略、风险管理策略和财务监控政策,制定相关业务经营计划、风险管理程序、财务监控措施等,并在此基础上强化业绩考核与激励制度,形成重大事项的报告制度。

(五)监督反馈。企业应注重对财务监控制度本身的实施进行检查和评估。好的政策制度,能有效协调和激励合意的行为,约束和惩罚不合意的行为,从而带来良好的经济绩效。差的政策制度,则产生相反的结果。因此,我们要设计前者,防范后者。另外,政策制度的好差,还与实施环境有很大关联。实施环境的变化,可能会使原本可以带来良好经济绩效的政策制度,不能有效地协调和激励合意的行为,约束和惩罚不合意的行为,从而成为企业经济绩效提高的阻碍。因此,我们要时刻监督,适时反馈。为此,整个财务监控的过程必须受到监督,监督可以通过持续的监控活动,单独的评价以及两者的配合加以实施。这样,系统及政策才能反应自如,并能视情况而随时调整。

二、企业财务监控存在的主要问题

企业管理实践中财务监控受到冲击和挑战的原因有很多种,但不外乎集中于企业的内部环境、信息沟通、风险评估意识和体系以及对财务监控制度本身的认识和执行这五个方面。

(一)企业内部环境问题。企业内部环境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源于企业的最高管理者自身。因为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由于经济业务的复杂化和经济组织多级化,企业出现分级授权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原代理人内部又出现新的委托人和新的代理人,形成多层委托——代理关系。这样,企业最高管理者与下属高级管理人员之间,高级人员与低层级管理人员,管理人员与一般员工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行成企业财务监控的基础,最高管理者通过财务监控来防止下级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的偷懒、盗窃、欺骗和其他导致企业运营低效率效果行为,保障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财务监控并不能约束企业最高管理者本身,最高管理者可以凌驾于财务监控之上。如果企业最高管理者本身存在危害企业运营的行为,那么必然会给企业带来危害。

(二)内部信息沟通问题。财务监控体系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来于企业内部有效的信息沟通。一方面,财务监控政策和程序必须传达给那些使用或依赖它们的人员。企业员工应当知道这些都是重要的活动,并可以恰当地运用。另一方面,企业员工应该明白如何就问题和所关心的事情进行沟通。他们应当明白该向谁报告以及应该报告哪类监控信息,而且他们应该知道报告或没有报告的后果。然而,由于诸多影响因素的存在却导致了监控信息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导致信息可能呈现出真实有用的信息、错误的信息和虚假的信息三种情况。错误和虚假的信息,会给信息使用者造成决策失误,财务监控的有效性也就大打折扣,给企业带来损失。

(三)企业风险评估意识、体系的问题。一方面,企业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认识不到风险的客观性。所有企业都面临风险,风险是与威胁企业实现其目标能力的事件相关联的。风险意识要求对贯穿于整个企业方方面面的所有风险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另一方面,企业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风险评估体系来对风险进行评估。风险评估体系确立了企业各种行为的边界,明确了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如果发现有越界行为,要能及时发现并对其进行控制,以把损失降至最低。企业员工风险意识淡薄,企业风险评估体系的不完善,会导致企业财务监控有名无实,给企业运营带来严重后果。比如,在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普遍存在着产品滞销现象。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导致应收帐款大量增加。从销售策略上来说,这种销售方式无可厚非,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许多企业在赊销过程中,由于缺乏财务监控,特别是有些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对客户的信用等级缺乏真实了解,从而导致盲目赊销,造成应收帐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形成坏帐。由于资产长期被债务人无偿占用,严重影响了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必然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四)对财务监控作业的连续流动过程认识不足。财务监控作业可以划分为三个步骤:(1)衡量实际绩效;(2)将实际绩效与标准进行比较;(3)采取管理行动来纠正偏差和不足。这个连续流动过程说明,财务监控的有效性归根结底是要取决于衡量、比较和纠偏的,其中任何一个步骤或者几个步骤低效率或不作为就会极大地影响财务监控作业的有效性。然而,在企业管理实际中,由于企业员工认识不到财务监控是一个在衡量、比较和纠偏之间的连续流动过程,过度强调某一个步骤或某几个步骤,而没有从整个体系上宏观考虑。这样导致财务监控作业运行不畅,甚至导致监控收益不能完全覆盖监控成本,使财务监控的效率效果大打折扣,最终财务监控的有效性就会受到质疑,动摇财务监控在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五)财务监控制度没有得到有效执行。任何制度都是由人来执行的,要保证制度执行效果,就必须对执行人进行激励。人们采取某种行动方式,是因为他们认为这种方式将产生有价值的回报。这样,激励的作用在于当个人的行为促进了企业目标的实现时,向他们提供相应的价值回报。也就是说,一方面,通过绩效评价系统把个人绩效同个人价值回报联系起来,从而使价值回报加强了激励功能。另一方面,要注意绩效评价系统的结果或者说绩效指标的作用。因为它为个人动机和企业目标间建立了联系。这些结果或绩效指标必须具有这样的性质,即当个人追求这些结果时,他们推动了企业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必须建立有效绩效指标体现个人的工作如何为企业目标做出贡献。如果某项制度为绩效指标所忽略,也将为个人所忽略或轻视。从某种程度上讲,制度的执行人没有得到适当激励,导致了制度没有得到有效执行。

三、强化企业财务监控的对策

(一)加强企业财务监控内部环境建设。企业财务监控内部环境建设,可以从构建适宜的企业文化和重视人的因素两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企业全体员工共同遵循的信念、意识、价值观念、企业愿景、经营哲学等,为企业财务监控制度的设计和执行提供共同的理念支撑。在这种企业文化下,不断增强财务监控政策的透明度和政策制定的广泛参与度,以实现更加公平透明的财务监控文化。其次,要充分重视人的因素。一是充分重视财务监控执行人的作用。加强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业务素质培养,提高其胜任能力,充分发挥其在完善财务监控制度方面的主观能动性作用,使其树立学习理念,从“我应该怎么做”变为“我知道怎么做”,保证每位员工自觉地优化自己行为。二是充分重视企业高管绩效考核制度。通过评估企业价值和业绩去评价企业高管,使企业高管获得报酬的变量和风险根植于企业基本业绩面。一方面,能使他们以其能力、专业、信息资源、热情和权威,使企业不仅能应对变化,而且能从变化中获利,甚至可以领导变化。另一方面,保证企业高管和其他成员之间有足够的平衡,以保证企业高管所做的决定总体上是基于企业的长期利益,而不是他自己的利益。

(二)构建集成共享的企业信息化平台。在知识经济时代,为实现企业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融合,及时对外部环境、客户、供应商变化作出反应,企业应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管理软件构建企业信息平台。企业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关键在于信息的集成和共享,即实现将关键的准确的数据及时地传输到相应的决策人手中,为企业的各种运作决策提供数据支持。这样,通过集成共享的企业信息化平台,整合单证管理系统与档案管理系统,业务流程分析和监控系统、信息采集与信息统计及分析系统,投资风险预警系统,新型财务管理系统,由计算机网络系统收集企业各监控点的信息,实时地向财务监控执行者提供监控报告,包括监控对象的图象、数据、声音、控制标准及差异等信息,帮助企业管理人员及其他员工实时掌控企业财务状况,财务监控的执行者可对信息及时作出反馈和处理可以强化企业全面风险管理能力。

(三)建立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由于财务风险的客观存在,企业在强化企业财务监控时应尽可能全面收集与本企业风险及风险管理相关的信息,包括历史数据和预测数据。首先,通过全面分析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对风险点进行归集和分类,界定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建立完善的风险集成机制。其次,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对主要风险的性质、影响度、交互作用方式及量化波动水平的分析、研究、测量和评估,制定统一的风险管理策略,确定具体的风险挂管理准则,以此应对可能发生的风险。最后,根据业务特点和企业风险承受能力,将相关职责分工落实到实处,建立风险管理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各职能部门和业务单位;第二道防线是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及董事会下设的风险管理委员会;第三道防线是内部审计部门及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

(四)推行企业全面财务监控。财务监控不应该是一个仅仅涉及到财务的狭小范畴的概念,应该是一个综合的概念,要把战略、领导、计划、组织、质量、价格、成本、服务、人力资源、能源和环境一起来考虑,即要认识到现代企业中财务管理的广泛性,树立全面财务监控概念,使之成为一种管理哲学。为此,要在企业中通过培训教育制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改变企业文化和管理形态,制定企业人、事、物及环境的各种标准,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各级人员的积极性,推动全员参与。首先,要做到内容与方式上的全面。不仅要着眼于企业财务的监控,而且要注重从企业战略的高度审视企业财务监控。同时,还要注重采用多种方法和技术,包括科学的组织管理工作、各种专业技术、数据统计方法、成本分析等。其次,要做到全过程控制。要把财务监控作为核心贯穿到企业业务流程的管理中,即从市场调查、产品开发、生产、检查、仓储、销售一直到售后服务的各个环节都要进行财务监控,不但要生产出物廉价美的产品,而且要为企业的战略规划服务,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最后,要做到全员性。即企业全体员工包括企业高管、工程技术人员、一般管理人员和一般企业员工等都要参与到全面财务监控中,并各司其职对财务监控负责。

(五)加强财务监控评价体系建设。首先要建立财务监控评价目标体系。财务监控评价目标是以财务监控的健全性和执行有效性为一般目标,再根据各控制环节设置具体目标,如业务执行的正确性,及时性等目标。其次,按照授权批准岗位牵制和资源接触等控制类型,找出各业务流程和各部门的一般控制点和关键控制点。最后,根据控制点设置财务监控评价指标,并对每个指标进行说明,给出各种指标评价方法以及评分标准。这样,企业内审人员就可以对照各项指标对财务监控进行评价,以此来提高企业财务监控水平。

四、结束语

企业财务监控在经济秩序的维护,市场经济的建立健全和企事业单位的管理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但也要看到,我国关于财务监控的研究和实践起步比较迟,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有不同的初始状况和约束条件,应该考虑到我国企业所处市场的特殊性。因此企业财务监控的完善既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迎接挑战的过程。

主要参考文献

[1]傅元略.上市公司财务监控机制的困惑[J].审计研究,2004(2):43~47.

[2]陈艳利,刘英明.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审计问题研究[J].审计研究,2004(5):85~88.

[3]黄嘉.公司治理框架下的财务监控权配置模式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5;6:127~129.

[4]梅雨.浅谈动态受控财务监控体系构建[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7(10):25~26.

[5]梅雨.信息化条件下企业适时财务监控机制与公司治理结构[J]. 财会通讯(理财版),2008(8):68~69.

猜你喜欢

内部环境企业信息化信息沟通
浅谈特高压输电工程铁塔物资供应管理新模式
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谣言的现状及问题反思
企业管理协同变革
浅谈计算机技术对企业信息化的影响
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企业信息化建设
通信电子产品销售与企业内部信息化的关系应用研究
对加强和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思考
新时期高校内部环境控制研究
空中管制中信息沟通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