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开放性物理问题来形成探究学习活动
2009-05-25张启业
张启业
摘要:本文通过实例阐述了如何设计开放性物理问题,从而形成探究式学习活动,以此增进学生探究式学习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探究式教学;开放性问题;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09)4(S)-0065-3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设计探究式的教学方案是有效落实新课程理念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但其实施效果还不太理想,不能有效地达成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目前探究式学习还存在学生的参与度不足、讨论内容偏离主题、课堂氛围难以调控等现状。
针对以上现状,教师应尝试着将教学内容设计成开放式,开放问题的某一个环节,在组织课堂探究活动中,便有可能克服上述缺点,使课堂探究按照原来设计的方式有序地开展,这样可以使得学生的讨论不偏离主题,同时也可以使课堂的氛围和时间比较容易控制。下面举例谈一下开放式教学的设计方案。
1 开放物理问题的条件,形成探究学习活动
在传统的教学中,讲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时常举这样一个例题:有一根通有直线电流的导线,和一个与导线在一个平面内的矩形线圈abcd,在下列情况下能使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
A.线圈abcd上下平动
B.线圈abcd左右移动
C.导线的电流增大或减小
D.以ab为轴转动
这样一来学生只要从A、B、C、D中选出一个或几个正确的答案就行了,不能完全把学生的探究兴趣调动起来。如果设计成开放性的问题,将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如,有哪些办法可以使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呢?这样一来学生经过探究能想出很多方案来。
(1)将线圈abcd以ab为轴旋转
(2)将线圈abcd以对角线ac为轴旋转
(3)将直线电流远离或靠近线圈
(4)将直线电流以任意点为轴旋转
(5)将线圈由矩形改为圆形或三角形
(6)将线圈abcd以bc为轴旋转
(7)将线圈abcd以导线为轴旋转(不能产生感应电流)
通过这种探究活动学生真正清楚了怎样才能产生感应电流,而且还能把所列举的情况归类总结,深刻理解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①磁场改变;②线圈面积改变;③线圈与磁场间的夹角发生改变。开放性的问题设计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2 开放物理问题的过程,形成探究学习活动
在进行开普勒第三定律的教学时,如果仅告诉学生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周期的平方成正比,则失去了一个很好的探究机会;如果给出数据由学生去验证,探究过程变得简单,失去意义;如果设计成开放性的探究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究分析,则学生能深刻体验到探究过程的快乐。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如表1所示为八大行星的半长轴和公转周期的数据,请根据下表总结半长轴和周期的关系。
通过这样设计,同学们就会去探究,观察表中数据,发现两组数据的一般关系为:
r越大,T越大。
作出一般性猜想:T与r成正比,即 T=kr。
作出T-r图线(如图2所示)后发现猜想不对。于是作出进一步猜想T与r2成正比,即T=kr2。
作出T-r2图线(如图3所示)后发现猜想也不对。
从图像的弯曲情况来看,再作出进一步猜想:T=kr1.5。
作出T-r1.5图线(如图4所示),如果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说明T与r1.5成正比,即T2与r3成正比。
通过这种开放性的设计,让学生经历了探究的过程,过程和方法的教学目标就自然地达成了。
3 开放物理问题的结论,形成探究学习活动
元电荷是高中物理电学的基础,这个概念往往最容易被物理老师所忽略,认为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结论,没有探究的必要。其实如果从实验数据入手,将结论设计成开放式的,将收到良好的效果。
例: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Robert A.Millikan)在1909年到1917年期间,做了测量微小油滴上所带电荷的工作,即油滴实验,是物理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实验。这一实验的设计思想简明巧妙,方法简单,而结论却具有不容置疑的说服力,因此这一实验堪称物理实验的精华和典范。密立根在这一实验工作上花费了近10年的心血,从而取得了具有重大意义的结果。表2提供的数据是密立根测量结果中的一部分。请你根据这组数据推出元电荷e的数值。
学生获得这些数据后,根据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探究,他们经过讨论决定将这组数据导入电子表格中,然后对它们按升序排列,再采用逐差法,依次用后一个数值减去相邻的前一数值,得出相邻两个数据之间的差值(如表3所示)。 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发现相邻电荷值之差与1.63关系密切。考虑到实验误差造成的影响,得出元电荷e的数值为1.630×10-19C。通过这样一个开放性的设计,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了密立根研究元电荷的过程,从而培养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乐趣和热爱科学的情感。
4 从物理问题情景出发,形成探究学习活动
利用设置特定的情景,进行开放性的设计,这种开放性更能培养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开拓思路,整合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探究。
例如:图5为一名宇航员“漂浮”在地球外层空间的照片。根据照片展现的情景提出两个与物理知识有关的问题(所提的问题可以涉及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等各个部分。只需提出问题,不必作出回答和解释):
例:这名“漂浮”在空中的宇航员相对地球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仅仅提出问题让学生去解答,或让学生去讨论不同的解答方法,效果都是不太理想的。设计成开放式的问题,学生就有想象的空间,能够提出许多问题,涉及到力学、热学、光学、原子物理等多方面。这样就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
开放式的教学设计在实践的过程中,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但也要求老师掌握开放性的“度”,引导学生围绕一节课的课题进行探究,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有效地达成三维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魏国栋,吕达.普通高中新课程解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陈峰.走进课堂——高中物理新课程案例与评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黎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栏目编辑张正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