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入境,入情

2009-05-25吕希芳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2009年4期
关键词:香炉诗句古诗

吕希芳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语言精炼优美,表现了深刻的意蕴和动人的境界。诗章虽短,但意境却深,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美育的好题材。如何突破古诗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呢?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古诗教学中突破重难点的的方法。

1. 语言训练:解字词、明诗意、诵诗句 要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的语言美、意境美,就必须让他们先过语言关,读懂诗句。比如教《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我就指导学生把单音节词准确理解后翻译成双音节词;望──远看;日──太阳;照──照耀……先明基本义,再理解含义;先懂在诗句中的意义,再推敲文学意义。如“生”是“产生”的意思,至于“生”有什么好处,在赏意境时再作深究。再如“川”字、“遥”字也一样。

明诗意是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理解诗句,是一个把一句句精炼的诗的语言译成现代汉语的过程。这个训练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在第一环节逐一落实字词以后,通过对每个诗句的串连通释,在整体上把握全诗。

2. 欣赏意境,创设情境 学习古诗,要欣赏诗的意境才能得到精华。欣赏意境不能搞得抽象,要照顾小学生的特点。我认为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帮助小学生进入意境。

2.1 紧扣语言赏析进入意境。咀嚼字词,理解意境。教学“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让学生先理解“生”的本义是“产生”。而在此诗句中“生”既有“产生”又有“升起”的意思。再进一步追问:是什么东西产生并升起来了?“是香炉峰的云雾、水气产生并升起。”让学生展开想象:从“生”字你看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当学生欣赏诗的意境后,再提出一个问题:诗人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这样学生就会从诗的本义、诗的意境去进行理解:“升”仅仅能看到烟雾升起,一会儿就散去了、没有了。如果用“生”字,就能看到香炉峰的云雾源源不断地升腾这个画面,也能看到香炉峰云雾缭绕的画面。从而看出诗人写诗用词之精当。

换词对比,体会意境。在教《泊船瓜洲》这一首古诗的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时,我让学生当小诗人,把诗中的“绿”字换掉,用另一个字代替,当学生换上“到”“过”“入”“满”等字后,再比较哪个字用得好,让学生在换词比较中,体会到用上“绿”字就把春天写活了。不仅写出了春天到了,还把春风给江南岸披上绿装这一变化,生动而又形象地写出来了。

2.2 以图配诗,感受情境。在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字词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的意境,感知诗的表现手法,我采用了古诗配画法进行教学。在教《望庐山瀑布》这一课时,采用了部分诗句入画。给“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这两句诗配画,后两句夸张、比喻的意境本身也包含在画面之中。运用古诗配画教学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又能够加深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强化记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运用情境教学法,再现课文情境,较快把学生带入“最近发展区”,使其既可感受课文本身的艺术美,又可由此感受到课文所表现的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这样做既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又有利于活跃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收稿日期:2009-03-08

猜你喜欢

香炉诗句古诗
程家玉
古诗教我珍惜时间
六一来了
可以“吃”的诗句,你见过吗
读诗句,写成语
勇闯通天塔第一层
劳劳亭
三个香炉
许愿的香炉
唐.欧阳询《九成宫》集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