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卫”成“创伪”
2009-05-22春子
春 子
一项利国利民创“卫生城市”的活动演变成“集体创伪”,在我们一味地谴责相关部门上下联动而制造政绩的同时,不如冷静深思一下:一切的一切都是要由严谨的制度,颇具效率的法律来保证其最后结果的公评公证;如将这些当成摆设,人为操作空间太大,任何好事在执行过程中都将远离其正确轨迹。
近日,河南焦作在创建全国卫生城市活动审验期间弄虚作假的做法,引起了广大市民和网友的强烈不满,网友们尖锐地斥之为“创卫”变成了“创伪”。
其实,平心而论,焦作“创伪”的做法并非焦作一家所为。大家有目共睹,为了“全国卫生城市”这块牌匾,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大卫生”活动,城市面貌也确实为之有所改善。但是,“创卫”活动中追求形式、弄虚作假现象层出不穷,简直令人啼笑皆非。“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的口号天天在各地的喇叭里嚷嚷,一些地区组织公务员突击上街扫地,中小学生排队捡垃圾,更有甚者想方设法折腾百姓,闹得鸡犬不宁,各种荒诞的奇思妙想在“创卫”中有了“创新”和“实践”的空间。近期,继无锡整治“市容”拆除报刊亭后,焦作再出手,干脆关闭了市区内所有中小饭店、理发店、报刊亭,演出了这出闹剧。
人们不禁要问:好好的一场“创卫”活动何以如此变本加厉地变味为“创伪”活动?网络报刊的不少评论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一些地方政府在强烈的政绩观念驱使下不惜手段弄虚作假所为。确实如此,是不正确的政绩观导致了“创伪”这样的闹剧、蠢剧、丑剧。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对地方政府领导干部来讲,发展经济,改善市容,造福百姓,应该也必须干出成绩。但毋庸违言,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却被不正确的政绩观冲昏了头脑,急功近利、欺上瞒下,热衷于“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面子工程”。有的干部说话办事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不怕群众不高兴,就怕领导不开心。还有一些干部,只抓那些容易出成果的“显绩”,不啃“硬骨头”;只关注局部利益,不顾及全局得失。他们树“政绩”的目的,是给自己留名,为自己邀官。
不正确的政绩观是一种遮丑显美、掩恶扬善的政绩观。说起来,这种政绩观是一种古老的官场弊病。《国语•越语下》中就讲到:“所不掩子之恶,扬子之美者,使其身无终没于越国。”汉代班固《百虎通•谥》中讲:“天子崩,大臣至南郊谥之者何?以为人臣之义,莫不欲褒称其君,掩恶扬善者也。”中国历朝历代,都有严格的文官考绩制度,但官员弄虚作假现象却从未停息过。
就清朝来讲,对于地方官员的工作绩效考核,一直有着相当详细的规定。所谓的京察和大计组成考绩制度,以细致的“四格”和“六法”作为评价官员的标准,在良好的运作情况下还是发挥了不错的效果,对今天也有借鉴作用。到了清朝后期,考绩制度失控,运作也一直受到官僚集团或明或暗的抵制。当处分制度越严格时,就越是会逼着官员们说假话,而且一定是相互圆谎,尽量把假话编的天衣无缝。同样,考绩制度的严格,使得官员谁也不敢真正站出来批评别人,而是官官相护保证大家都不被参劾。深知“花花轿子人抬人”的官场之道的官僚们,每到三年京察或是大计之时,论缺点则默不作声,论优点则谄谀迎承。于是每届基本上有举荐而没有弹劾,有提拔而没有降革。时间一长,自然是朝廷上充斥冗员庸吏,大家都善于讨好上司以求考核时能够名列前茅。
可想而知,在这种官场背景下,官员们欺上瞒下、弄虚作假势必是难免的了。今天我们再来看这些历史教训,怎不教人深深引以为训。
有评论对焦作“创伪”现象分析说主要是“创卫”监督验收制度有缺陷,当然也有一定道理。现在的检查验收都是“有计划、有安排”地进行的,检查组哪天来,查什么、验什么,地方政府都一清二楚,这等于给了一些事实上不能达标的城市以“非常手段”来“创伪”的机会。还有就是对“创伪”处罚不严厉不到位,造成“创伪”成本低、收益大,而且极有可能蒙混过关并取得荣誉。但笔者认为,最可怕的不是被检查的地方政府,而是实施检查的上级有关部门的有意放纵。其实上下都心知肚明的,上级部门对各地“创卫”状况不会不有所了解,不会不知道被检查验收地区“创伪”所为,而是只要你买我的帐,服我的管,听我的话,面子上过得去就可以了。下级有成绩,上级就有功绩!这就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很少看到对普遍存在的“创伪”的严厉处理的原因。所以说,“创伪”的作为在下面,“创伪”的根子在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