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共青团组织建设
2009-05-22雷振勇
雷振勇
[摘要]高职院校学生共青团组织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它的管理地位举足轻重。但在目前情况下。高职院校学生共青团组织还存在部分团员意识不强、团组织活动过于单一、工作灵活性较差等问题。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加强思想管理、制度管理,让团干部责、权相符,并且结合高职高专类院校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团日活动。
[关键词]新形式高职高专共青团组织建设
一、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共青团组织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学生团员意识不强
共青团是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团员是青年中的优秀分子。目前高职院校学生中大多数是团员,而且还有相当数量的党员。然而,部分团员只有在缴纳团费时才意识到自己是团员,学生中的不少团员也认为“团员就是那么回事”。他们缺乏应有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政治上进心不强,组织观念薄弱,甚至还有部分团员想要退团,团员意识淡化,先进性难以体现。
(二)基层团支部活动趋于单一化、形式化,缺乏针对性、持久性
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基层团支部工作缺乏主动性和规划性,团组织一年工作没有自我规划,只搞一些临时性小规模的活动;有些团干部认为团支部活动就是向学校申请经费,搞搞活动娱乐娱乐。一遇到经费紧张,团组织工作就无法正常开展。基层团组织开展活动偏重娱乐性,缺乏教育性和针对性,导致团支部的建设缺乏应有的特色,影响了高校基层团支部职能的发挥。而有些搞得不错的团支部活动也未能形成传统,没有传承下来。
(三)党建、团建工作衔接不够紧密,“思想阵地”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由于高职类院校自身的特点,大多数学校实行两年或三年学制教育,而发展党员一般要经历由入党积极分子到预备党员再到正式党员的过程,很多预备党员还未转正就已经面临毕业或专升本了。团支部推优入党工作还未能切实转变思路,及时把优秀共青团员发展推优;加上对团建工作的重视不够,党建和团建工作经常出现衔接不够紧密甚至脱节的现象。团员的先进性没有得到彰显,“党团青三人行”的联动机制没有得到实行,团支部“思想阵地”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二、高职院校学生共青团组织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
(一)经费不足
经费不足的问题经常困扰着高职院校共青团组织活动的开展,从而影响团支部的凝聚力与吸引力,进而造成团员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够,导致团员意识不强。
(二)干部配备不全及意识不到住,推优形式单一化
团组织中人员配备不全,而且有些干部身兼两职或数职,部分团干加大推优入党的意识未能及时转换过来,导致基层团员入党现状与党中央要求的加快优秀大学生入党要求不协调。同时,高职院校学生共青团推优入党形式过于单一,未能很好地体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要求。
(三)部门设置权责不明,宣传工作不到位
高职院校基层团支部中机构设置和部门工作职责不明确,这导致团干部不知如何开展工作,岗位职责不明确。同时,由于对部门宣传的不到位,一些同学对团组织工作有误解,甚至有抵触情绪。
三、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加强学生共青团组织建设的对策
(一)加强团的思想教育,突出基层团组织的思想阵地作用
思想教育是团员成长的领航灯。一方面,应通过形式多样的理论学习来加强团员的素养;另—方面,也可以在团员队伍中树立典型,促进团员的进步。在团的思想教育中,应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切实掌握当代大学生思想的兴奋点,加大宣传先进文化的力度,继续用我党先进文化作为团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帮助广大团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他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同时,应经常性地开展一些有创意的思想教育活动,并且形成长效机制。
(二)加强党对团的领导,深化党建带团建工作
首先,在团干部选拔上,应启用素质高、能力强、作风正、有活力的学生担任团干部。团干部要加强自身素质建设,不断提升自身人格魅力。其次,在干部培养机制上,应经常组织学习培训,将培训工作正常化;应转变干部工作作风,加强作风建设。再次,建立健全“传帮带”机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以灵活多样的考核形式介绍团员中的优秀分子加入党组织,实现党团互建。
(三)健全民主生活制度,加强现有班级团组织建设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班级管理上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如一个班里的学生因为选课不同不能够经常在一起,但是通过班级建团仍将在一段时期内占主要地位。因此,仍应加强现有班级团组织建设,班干与团干工作要划分清楚,明确各自职责;系部团委要加强与班团委的沟通联系,加强合作;继续健全组织生活中的民主集中制度。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团日活动,运用好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两个载体
团日活动的一个原则就是要从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人手。培养团员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思想修养。团日活动应该多开展学生喜闻乐见、体现高职院校团员特点和时代特色的活动。例如,组织一次拉练,体验长征的艰苦;看一场先进人物的电影,以先进为学习榜样;到实训基地实习,锻炼一种工作能力,等等。这其中,要注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促使团员不断汲取新知识、新理论。高职类院校要形成以专业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以第二课堂和假期为主要领域,以实践为基本途径,以思想教育、社会实践、科技活动、校园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格局,并不断发展这一优势。从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角度出发,高职院校团委可以利用勤工俭学、假期社会实践等活动选派优秀团员到工厂、车间、实训基地去锻炼,加强团员的实践能力,并以此形成长效机制,以制度吸引人。
(五)大力发展“一体两翼”
所谓“一体两翼”,“一体”就是团组织,“两翼”则包括学生会和大学生社团。学生会是学生自己的群众性组织,是学校联系学生的桥梁和纽带,以服务同学、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为工作宗旨,通过开展各类活动,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大学生社团一般是指在校大学生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志向等因素自愿、自发组织的学会、协会、研讨会等,具有覆盖面广、辐射能力强、发展迅速等特点。在发展团组织的同时要注意通过“两翼”来延伸自己的工作臂,同时要做好舆论的导向宣传作用,让广大同学了解团组织、热爱学生会和大学生社团。
(六)以工作社会化为突破口,加强工作指导,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推进大学生成长的社会化
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社会化进程正在不断推进,新形势下,应以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和勤工助学活动为重点,推进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发展;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奖励基金为保障,深化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引导大学生面向社会需要,完善知识、技能结构。同时,要发挥高职类学校的专项知识和校外合作企业合作紧密的优势,联合开展知识补缺培训,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效益,体现团组织在帮助大学生成才工作中的综合效益和完整价值。
(七)让团干部责、权相符
只有使团干部的地位与待遇得到有效保证,让其责、权相符,才能既有利于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又有利于提高其威信。学校要积极为团组织开展工作创造条件,提供必要的活动场所、设备,保证必要的活动时间,要按照有关规定划拨校级团委日常工作经费。以岗定职,以职定权,权责一致,合理分工,明确个人的职责。用事业留人,只有这样才能让团干部做得下来。专得进去,留得下来。
(责编何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