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开展就业与创业教育 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2009-05-22张翔许明
张 翔 许 明
编者按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2009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已经产生很大影响。全国超过600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对于高校来说,要思考的则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怎样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就业与创业指导。在此,我们邀请到区内部分高校的相关负责人,与广大读者共享、交流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思路与经验。
一、加强就业创业指导教育,开创就业工作新局面
2008年,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达2700人,就业目的地点以在广西就业占主导地位,截至2008年9月1日,毕业生就业率为98.26%。
2008年是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开拓创新取得较大进展的一年,也是我院就业工作重点由就业数量转向提升就业质量的一年。2008年,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目标是,继续落实“一把手”负责制,紧紧围绕“三个不低于”(就业率不低于97%、专业对口率不低于86%、企业满意度不低于90%)和“两个关心”(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关心每一个毕业生的就业)开展工作,积极推进毕业生充分广泛就业,使我院毕业生就业率、专业对口率、企业满意度逐年提高,工作成效处于全区高职高专院校前列。
我院深刻认识到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更需要在就业工作上有所创新。多年来,我院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以开拓就业市场为重心,以国家精品课程就业与创业为龙头,创新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体系,在大力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积极开展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并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的成果,在全区乃至全国高校的就业与创业教育领域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是我院2006年-2008年共有近万名学生接受了就业与创业教育。由于该课程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我院因此设计开展了大量的实践教学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近三年我院毕业生就业率分别达到96.66%、95.3%、98.26%,且连续八年获得“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二是课程组教师先后参与了2007年柳州市下岗职工SYB创业培训、柳州市大学生SYB创业培训、柳州市农村贫困女大学生就业培训、柳州部队转业军人培训、司法系统特殊人员就业意识培训等,共培训4000多人,对缓解柳州市社会就业压力,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是2007年12月,在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联合会KAB创业教育研究中心的支持下,我院举办了就业与创业课程建设和创业教育论坛,来自全国28所高校的同行和政府企业代表100多人,共同探讨了新时期就业与创业教育新模式,促进了KAB创业教育在广西的推广,共同推动了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工作。
四是课程组开展了大量的就业与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广西的各大媒体、中国高职高专网对我院开展的就业和创业实践活动先后进行了30多次相关报道,课程的建设情况还被收录在《中国高教国家精品课程(高职高专类)》专著中,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
五是课程网站教学资源丰富,全部免费开放,便于全国各级各类院校学生及社会各类需要就业与创业的人员自主学习和远程学习,便于高校同类课程教师教学使用,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和现代化教学管理,具有间接的经济效益和广泛的社会效益。
二、就业与创业课程的建设成效和特色
我院就业与创业教学团队按照“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的理念,全面开展课程建设,在就业教育体系、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形成了鲜明的课程特色。
(一)构建了新的就业教育体系。我院突破了一般高校对毕业生只进行单纯的就业技能指导的就业教育模式,确定了“两个并举,一个贯穿”的课程改革指导思想,把单纯的就业技能培养变为就业力培养与职业发展力培养并举,把单纯的就业指导变为就业教育指导与创业教育指导并举,构建了新的就业教育体系,并贯穿于学生的三年学习生活中。
一是引入了国际劳工组织推广的SYB创业培训,率先在广西高校中开展了SYB创业培训。我院现已成为国际劳工组织SYB创业培训项目——OP州市创业培训定点培训机构。
二是引入了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与国际劳工组织共同推广的大学生KAB创业教育项目,并率先在广西高校中开展了KAB创业培训。
三是将原来面向毕业生开设的30学时、2学分的就业指导,改革为60学时、3学分贯穿学生三年学习生活的就业与创业教育。
(二)创建了特色鲜明的“1+X”课程体系。我们不断拓展课程内容,形成了多种教育途径、多种教育形式、多种教学内容百花齐放的格局,创建了特色鲜明的“1+X”的课程体系,即“1”是主体平台,“X”是多维补充。
“1”是就业与创业基础教学平台,这部分内容纳入学院的教学计划,严格遵照教学计划安排课时。
“X”是一个内容可以不断变化的活动载体。我们把关乎学生就业与创业的社会热点问题、就业与创业领域新成果新动态、新的就业形式与政策及与学生专业相关的职业指导融入“X”这个载体中。我们通过“X”这个载体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活动,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模拟招聘大赛、创业计划大赛、“他能行我也能行”创业活动月、KAB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大学生科学商店、大学生网上创业实践活动、名家讲坛、创业人生访谈等,保证了教学内容的针对性、适用性、先进性,实现了教育空间、教育效能最大化。
(三)建立了多种融“教、学、做”为一体的具有鲜明高职特色的教学方法。针对就业与创业课程实践性、实用性、参与性强的特点,我院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法,突破了传统单向授受式的教学方法,建立了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以教师的指导和创设学习资源、协作学习环境为辅助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的具有鲜明的高职特色的教学模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主动性和参与性。如在教学中通过应用现代教学技术,增加了单位时间的信息量,提高了教学效率,为教学改革提供了必要的保证。如在学生模拟面试中引入“微格技术”,通过前后两次录像的回放对比,让学生对自己的面试状态有了非常直观的印象,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训练,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效率。在第二届广西高校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应用大赛中我院课程组选送的课例“攻克面试”获得高职高专组文科类特等奖。
(四)打造了一支“三元融合”的高水平的专业化教学团队。我院高度重视就业与创业课程教师团队的建设。突破了一般高校就业指导队伍专业化程度低的瓶颈,形成了一支由主讲教师、兼职教师、学生辅导员三部分有机构成的教育
教学和研究水平高,并逐步走向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2008年,就业与创业教学团队获得广西高校自治区级教学团队荣誉称号,课程负责人获得广西高校教学名师荣誉称号,先后有两位教师人选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
首先,从全院抽调高素质的教师组成主讲教师团队,主讲教师均为副教授,并由学院分管教学的副院长担任课程负责人,从全院的高度协调和开展课程教学。
其次。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中建立了团队准入制度,通过校本培训、试讲、说课等方式,吸收各系部分管理学生工作的领导和学生辅导员,组成系级就业与创业指导教师队伍,成为学院就业与创业教育的主要辅助力量。
第三,团队中还有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向学生提供生产第一线的信息,为他们走向社会、适应行业的需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课程组教师先后到国内外学习培训50多次,并多次到企业挂职锻炼,紧跟就业与创业教育领域新的发展形势,在就业与创业教育领域中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近年来课程组教师共发表论文60多篇,主编或参编教材论著5部,主持和参与省级以上科研课题20多项。
(五)实现了就业与创业教育教学网络化。就业与创业课程在设计上充分利用了网络技术,以网络信息化为主要手段,进行开放式教学。课程建有资源网站、教师在线指导、师生留言簿、就业综合服务等栏目,诸多形式延伸了课堂教学,增强了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利用已建成的课程网站,通过网上教学,为顶岗实习学生、毕业生和社会求职者提供就业指导培训和服务。
(六)开发了颇具特色的校本教材。课程组主讲教师许明编写了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特点,反映高职高专学生就业特色的教材——《激发你的梦想》。该教材打破了传统的编写体例和格式,以大量的案例分析使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深受学生欢迎,亦得到同行院校的好评。由于该书内容丰富,指导性强,现已发行2万多册,多所高校在教学中使用了该教材。
(七)建成了广西高职院校唯一的功能设施先进的“就业与创业训练中心”。为了保证课程改革建设的需要,学院投入大量的资金建成了目前广西高职院校唯一的“就业与创业训练中心”。该中心拥有培训场地1143平方米,电教设施设备先进,配套教学用具完整,采用国际标准活动桌椅,为课程组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为激发同学们对就业与创业课程的热情,为就业与创业训练营造良好的氛围,就业与创业训练中心装修采用年轻、活跃、热情、励志风格,并与优秀毕业生事迹展板有机结合,有利于同学们在励志向上的环境中培养追求成功、追求卓越的积极心态。就业与创业教育已成为我院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子项目“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素质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核心内容。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到高等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今后我院将按照《教育部关于当前形势下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的精神,加大创业教育工作力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使他们不仅能够成为成功的求职者,而且要逐渐成为职业的创造者,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以创业带动就业。
(责编郝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