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

2009-05-22王小慧艾朝晖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5期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三农农民

王小慧 艾朝晖

摘要:在中国,将近9亿的人口是农民。这是中国的最基本国情。中国农民构成了地球上的一个最大的社会实体,仅此,就足以明确农村、农民以及农业的发展对整个中国的重要性。文章主要剖析了“三农”问题现状,并立足于“三农”问题的现实意义,提出了一系列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农民;农业;农村;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08-0098-02

中国的现实不是鸟巢上绽放的绚丽烟火,也不是表面连年增长的GDP,而是亟待解决的“三农”问题。十七届三中全会深刻认识到农村制度建设和创新的重大意义,强烈呼吁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并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一、立足“三农”问题的现实意义

党的十七大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是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所以,立足于“三农”有重大而现实的意义。

(一)减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造成了城乡发展的极度不平衡,而且也造成了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冲突。“三农”问题日益突出,进一步拉大了城乡的差距。重视“三农”问题并致力于它的解决,将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平衡化和经济结构的合理化!

(二)发展农村经济,实现中国的真正富强

我国现阶段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并未得到充分发展,大量贫穷农村的经济状况并未得到明显改变,从而大大限制了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因而努力去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能从整体上去实现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突破。

(三)突显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贯彻落实“三个代表”

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国家,人民当家作主,而且“三个代表”中也特别强调了“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正因为如此,在农民占到三分之二的中国,解决“三农”问题就更显示出它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了。可以说,解决了“三农”问题无疑是解决了全中国人民的问题,能彰显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二、立足“三农”现状,积极探索对策

(一)农民——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主力军

作为地球上一个最大的实体,中国农民却没能享受到同城市人口同等的高质量生活,他们现在大多处于社会的最底层,有些甚至还在生活的边缘苦苦挣扎。关注中国农民,才能走向真正的人本主义。

1.农民人口庞大——控制人口数量,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如果说“三农”问题是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基本阻力,那么可以完全将其缩小为农民人口的问题。面对人口问题,“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的“计划生育”政策不失为一良策,政府必须严格执行这一政策并将其具体落实到每一村庄,甚至到每一农户,严厉打击偷生多生等行为。政府工作人员可以经常举行座谈会与农民代表一起探讨农村人口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甚至可以走进每一农户。

2.农民素质低——适当增加农村教育投资,提高农民的文化教育水平。中国当今农村的文化教育水平普遍较低,教育投资较少,教育设施落后,从而导致农民的素质特别是科学文化素质特别低。新的科学技术很难在农村得到大面积的推广。首先,进行宣传教育,让农民了解到“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彻底改变他们“读书没啥用,不如挣俩钱”的传统观念。其次,实行农科教、经科教结合,提高农村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农村教育应体现其特色并结合实际,真正做到教育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推动教育为经济发展服务。最后,增加教育投资。现在城市和农村的教育投资悬殊相当大,就像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民族综合学校校长吉格勒所说:“城市学校和我们农村学校,民族地区学校的差距实在太大了,根本没法比,可能永远也赶不上。”所以增加农村地区的教育投资尤为重要。

(二)农业——农民、农村发展的动力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家,但同时又是农业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到底中国农业的问题出在哪儿,出路又在何方?

1.小农经营模式——制定农业合理的生产结构,与市场经济相接轨。中国目前大多数地方仍然是精耕细作的小农经营模式,尤其是在一些不发达的省份地区。这种模式因为灵活性不足和低效性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经营走向困难,而且长期下去会挫伤农民的积极性。所以,要优化农业的生产结构,农业应由单一农业向种—养—加三元结构转化。另外,农业发展的布局也要优化,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向区域化、专业化、商品化推进。最后,要实现农业的规模化,最重要、最有效的办法是积极建设乡镇企业,鼓励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一方面可以为我们的农业生产活跃的市场竞争机制增加农产品的销路和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又可以吸收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促进农业经营模式的改革和进步。

2. 农业生产工具落后,生产效率低下——增加科技投入,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中国目前很多地方的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还是很低,特别是西部一些地方。所以要将机械化与自动化紧密相关,把机械化与信息化技术、自动控制及时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大大减轻农业劳动的强度,另一方面为发展现代化产业服务,促进农业的科学技术活。此外,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的技术指导,开设免费培训班,为农民传授现代化农业的生产知识,并应聘请高级技术指导员,为农民亲身指导农业生产过程的一些注意事项,还应加大廉价生产机器、优良品种等的生产资料的供应,为农民提供更多的便利,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三)农村——农民、农业生产发展的物质基础

中国目前的农业人口不断流失,留在农村经营的大多是一些老弱妇孺,而年轻力壮的人一般都常年在外打工,甚至有很多农民千方百计成为城市人口。探寻其中的缘由,应从农村的现状开始。

1. 公共基础设施简陋——政府增加投入,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便利。现在的农村基础设施还是很少而且质量很差,甚至在有些贫苦的地方连一条像样的公路都没有。政府应加大投资,修缮和增加农村的基础设施。这样一则可以解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的安置问题,二则可以方便农民的日常生活,方便农民的生产。政府不应只强调劳动生产率,更应注重为广大农民创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家园,在农村进行精神文明建设,让农民也走上现代化的道路。

2. 黑势力侵入村级政权——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素质。广大农民普遍缺乏政治权利意识,往往把选举权作为一种交易工具,以至普选出来的村干部很少有人是农民利益的真正代表。近几年来,农民通过贿赂、暴力威胁和恫吓等手段影响乡村干部决策或村委会选举的时有发生。特别是有些地方,黑恶势力侵入到村级政权,出现了恶人治村,地痞村霸气焰嚣张,扰乱了农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农民的财产和生命受到极大的侵害和威胁,民主和法制遭到了无情的践踏。要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拓宽农村基层干部来源,提高他们的素质,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要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改进党员教育管理,增强党员意识,建设高素质农村党员队伍。

3. 医疗设备简陋——增加农村医疗设备,发展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今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出现了一个大好局面,单个领域的资源分配却严重的不均衡,医疗设备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大批的医疗设备流向城市,而在农村却处于真空状态。针对上述问题,2002年10月,党中央和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首次提出了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求在2010年建立基本覆盖全体农民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政协委员、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会长王宪章在2007年的草案中也呼吁,建立明确保险业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法律,以便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所以,加快在农村落实贯彻党和国家的政策,是改善农村医疗现状的最有效、最根本的途径!

“三农”问题已经是中国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三农”问题的解决是中国推进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上笔者主要剖析了“三农”问题现状,并立足于“三农”问题的现实意义,提出了一些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希望能为“三农”建设提供一点建议。最后,希望中国的“三农”问题能够快速地得到解决,中国真正达到科学、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宁,颜家安.中国农村人口问题[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2]夏东民.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3]居继清,彭旺林,李红卫.十七大报告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王小慧(1988- ),女,安徽安庆人,就读于黄冈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猜你喜欢

科学发展观三农农民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饸饹面“贷”富农民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