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作物秸秆的利用与开发

2009-05-22郑黎华

绿色科技 2009年4期
关键词:农作物秸秆开发利用问题与对策

郑黎华

摘 要:农作物秸秆是人类重要的可再生资源,我国每年有5亿吨秸秆被焚烧或废弃,开发利用秸秆资源,已成为农业生产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新焦点。分析了农作物秸秆利用技术,当前开发利用秸秆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未来充分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的基本途径,并提出了开发利用的对策。

关键词:农作物秸秆;开发利用;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S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9X(2009)04-0017-02

1 引 言

农作物秸秆是人类重要的可再生资源,是畜禽饲料的有效供给资源,同时也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源。我国每年生产7亿多吨农作物秸秆,但仅有30%左右被作为造纸业、建筑业及手工业的原料利用,5亿吨秸秆被焚烧或废弃,不仅浪费,而且污染环境,使土壤矿化,甚至带来其他社会损失。因此,进一步开发利用秸秆资源,已成为农业生产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新焦点,提高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水平,也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

2 农作物秸秆利用技术

2.1 秸秆饲料化技术

农作物秸秆所含营养成份低,蛋白质含量仅为3%~6%,但粗纤维含量高达31%~45%。用秸秆养畜,实现过腹还田是一种综合效益较高的生产模式。既解决了养畜的饲料问题,促进了农村畜牧业的发展,又实现了秸秆的间接还田,促进生态良性发展。秸秆饲料化技术包括:

(1) 直接粉碎饲喂技术。利用人工、机械、热、水、压力等作用,通过改变秸秆的物理性状,使秸秆破碎、软化,从而利于家畜咀嚼和消化的加工方法。

(2) 青储饲料机械化技术。在大田收割后,直接把秸秆和留茬用机器打入田中作肥。

(3) 秸秆微生物发酵技术。选用有益的微生物(如乳酸菌、酵母菌)和酶等,在适宜的条件下,分解秸秆中难以被家畜消化的纤维和木质素的一种技术方法。

(4) 秸秆氨化技术。利用某些化学物质来处理秸秆,是打破秸秆营养物质消化障碍,提高家畜对秸秆利用率的一种技术方法。

2.2 秸秆养殖蚯蚓技术

将秸秆经过粉碎堆制处理后,作为蚯蚓饵料饲养蚯蚓。蚯蚓含有多种氨基酸和丰富的粗蛋白,不仅可用来补充畜禽蛋白质饲料的不足,还可入药。实践证明,25~30kg秸秆饵料可饲养出1kg鲜蚯蚓,并可获得17~21kg蚯蚓粪。蚯蚓粪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含有很高的有机质、腐殖酸、氨、磷、钾、氨基酸等,是植物生长最需要的养料。

2.3 秸秆作为基料生产食菌技术

利用农作物秸秆作为基料栽培食用菌,大大增加了食用菌生产基料的来源,且价格低廉,解决了因棉籽壳等基料日渐紧缺且价高而影响食用菌生产的问题。秸秆生产菌菇后的菌糠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菌体蛋白饲料,既能作为饲料过腹还田,也可作为优质的有机肥直接还田。

2.4 秸秆还田技术

将秸秆通过机械或生物性处理后直接还田方法有:① 将秸秆覆盖或粉碎直接还田。② 利用高温发酵原理进行秸秆堆沤还田;③ 秸秆养畜,过腹还田;④ 利用催腐剂快速腐熟秸秆还田,在秸秆中添加一定量的生物菌剂及适量的氮肥和水,再经高温堆沤,可使秸秆腐熟时间提早15~20天。

3 农作物秸秆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3.1 政策宣传不到位

虽然农业部下发了禁止焚烧秸秆的通知,但是,很多地方将措施落实在文件上或者口头上,没有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农民对焚烧秸秆的危害性没有充分的认识。所以,要想使焚烧秸秆现象不再发生,加大宣传力度非常必要。

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实施者是广大农民群众,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大力宣传综合利用的意义,同时,加强技术培训,安排专业技术人员下乡宣传、指导,逐步把秸秆综合利用转变为农村群众的自觉行动。

3.2 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推广力度不足

秸秆作为饲料的缺点是消化率低,秸秆气化中的焦油问题,高效生物有机肥工业化生产设备的引进、消化吸收及国产化问题,秸秆饲料的优化配制等等问题也有待解决。要提高秸秆综合利用对农民的吸引力,当务之急就是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加强秸秆综合利用的技术创新。

3.3 监督、管理和综合利用指导的协调统一还有待加强

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的部门多、层次多,需要科研、推广和管理各相关部门之间密切配合,采取经济、行政等各种手段以“堵”和“疏”相结合的方法加以落实。

3.4 有待形成大规模产业化经营的格局

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技术方法并没有得到深入普及,应引导农民以科技为依托、市场为导向,探讨新的运行机制,把利用秸秆资源产出各种副产品的单独过程加“环”组“链”,逐步实现贮、养、加、销各环节的有机衔接,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

4 农作物秸秆开发利用的基本途径

(1)加强秸秆利用科普推广。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开展秸秆综合开发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等知识的科普推广,不断提高对秸秆饲料、肥料、燃料和原料价值的认识,增强农民对焚烧秸秆的危害性和秸秆综合利用的科学性的认识,为秸秆综合开发利用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2)推广生态化种养结合模式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这种方式是将秸秆饲料化技术、还田技术和能源技术组合配套起来的一种综合利用技术。

(3)科学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作物秸秆品质。一是要加快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建立起完整适用的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二是要从作物育种入手,选育出籽实产量高、质量好且秸秆饲喂价值高的粮草兼用新品种。三是要加快可以利用秸秆的草食动物(牛、羊、马等)的发展,培育具有高繁殖、耐粗饲、生长快的优良畜禽品种,扩大饲养规模。

5 推进秸秆开发利用的对策

(1)抓点带面,加强引导。解决秸秆综合利用是关系到农民增收、优化生态、保护环境等多方面的一件大事,应当加强引导和扶持,抓点带面,梯度推进,树起一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典型和样板,让农民看到效益,感到实惠,主动参与进来。

(2)政策扶持,措施到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是一项社会生态效益高、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要在政策、项目、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

(3)加强技术与市场的服务体系建设。农机部门和其他农口部门要加强联系与协调,建立农机与农艺相配套的种植模式,建立秸秆饲料与畜牧养殖业相结合的互补产业结构,从而建立以农机协会为纽带,以乡镇农机服务部门为依托,以“三大户”(农机大户、种植大户、养殖大户)为基础的农技推广新体系。

(4)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重点引导发展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秸秆覆盖免耕、秸秆收获粉碎还田、秸秆青贮、秸秆颗粒饲料和压块饲料加工、秸秆气化、秸秆栽培食用菌、秸秆有机肥加工、秸秆工业品加工八大机械化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5)大力培育秸秆加工龙头企业。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资源优势,先培育一小部分龙头企业,从小到大,以龙头企业带动整个秸秆加工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农作物秸秆开发利用问题与对策
拓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途径 有效改善生态环境
吉林省秸秆资源开发潜力及能源化综合利用效果分析
农作物秸秆人造板工业化生产现状
信息化条件下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管理策略探究
审计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审计成果利用探析
浙江省中小企业民间借贷问题探讨
档案的开发利用在供电公司全面管理中的作用
“生存关注”阶段中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关于配电运行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资源的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