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艺术通感与音乐创意教学
2009-05-22罗诚
罗 诚
[摘 要]艺术通感在艺术的创作和欣赏过程中,好比“桥梁”一样,使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转化,也使艺术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它对各种艺术的触类旁通,甚至融会贯通起着桥梁的重要作用。在音乐教学中,综合各种艺术形式,妙用艺术通感,不仅使学生乐学善学,而且也是实施创造性教育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艺术通感 创意 音乐教学
艺术通感又称通觉、联觉、移觉或连带感觉,是指在各种艺术符号的流动中,从感知、表象到意象的各种感觉挪移、转化、渗透、互通审美体验的心理过程。人对世界的感觉要靠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由此形成了视、听、嗅、味、触五种感觉。从“通感”的角度讲这五种感觉是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通感”在审美教育中有着极高的价值,而艺术通感则在各种艺术间建立审美沟通的桥梁。在音乐教学中,综合各种艺术形式,妙用艺术通感,不仅使学生乐学善学,而且也是实施创造性教育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艺术通感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被誉为“神话故事的万花筒和一些东方色彩的图案”的著名交响组曲《天方夜谭》中,当单簧管在竖琴的撑持下,撒出它那发光闪烁的音响时,俄国管弦乐理论家罗加尔·列维茨基评论道:“这是东方绣品的雅致的花纹”。是的,当人们欣赏音乐作品时,不但能听到,而且同时也能看到、触到、闻到、想到……教师如果善用艺术通感,用艺术的魅力去打动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导课情境,学生的积极性便会轻而易举地调动起来。在欣赏《瑶族舞曲》时,让学生亲手触摸敲打一下瑶族长鼓;在学习歌曲《游击队歌》时,放上一段视觉冲击较强的电影地道战片段;在学习国粹京剧时,要求学生用颜料色彩涂画京剧脸谱……当艺术通感让学生的眼睛亮起来、耳朵竖起来、身体动起来、脑子转起来,这堂音乐课的教学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2.引发联想,加强学生的想象力
心理学家指出,青少年的想象力最为丰富,以后就慢慢地向理性与逻辑方向转变。因此,综合运用各种艺术形式,抓住想象力发展的最佳期,就可以促进艺术通感的产生和运用,使学生的联想更丰富。“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伴随着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可以用柴科夫斯基的小夜曲《如歌的行板》做背景,优美的弦乐四重奏与诗文的意境相结合,可以让学生的想象插上翅膀,在荷香月影与音符中沉浮、流淌……。
3.触动灵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音乐是激发创造力的好助手,它虽不能直接描绘事物的形象,叙述具体的情节,但它能随着旋律的起伏,节奏的驰张,声音的变化来表现任何艺术所不能做到的表情体现,唤起人们对生活的回忆和联想,激发艺术创造力。当非洲鼓乐奏响时,从来没学过非洲舞蹈的学生凭着自己的创造手舞足蹈时,你不竟会为学生的精彩律动而惊讶。艺术通感为音乐教学也为学生打开了一扇灵感之门。
艺术通感在教学中的实践与优化
国学大师钱钟书先生对通感的精辟见解为:“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动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必须通过“聆听”才能感受得到。通过聆听旋律的起伏变化、节奏的快慢及力度的强弱等,来感受音乐作品所塑造的音乐形象,体验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但仅靠这一手段来欣赏音乐未免有些单调,综合运用艺术通感对优化音乐教学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1.音乐与视觉
音乐“可视性”的获得,主要靠人们通过对声音的联想与想象,构建出欣赏者体验过的场景画面,从而感受音乐的内在情感。一段古琴演奏的《高山流水》的电视录像,一段由众多充满诗情话意的背景组成的《春江花月夜》的影片等等,都因为其诗意的直观与浪漫的感性,而比单纯的“听”更能激发起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之情;一幅厚重而凝穆的油画——《伏尔加纤夫》,能让学生在演唱《伏尔加船夫曲》时更好地把握歌曲中愤慨、抗争情绪;听到一些柔和的音响,就似乎能看到乳黄、嫩绿、浅蓝、粉红之类的柔和色彩,产生一种温暖的感觉;听到一些低沉、浑浊的音响时,就似乎能看到深黑、灰绿、暗篮之类的暗淡色彩,产生一种阴冷的感觉。当音乐与色彩、画面、甚至于激光等视觉艺术结合起来时,音乐就变得更直观、易懂了,学生也更易于接受了。
2.音乐与触觉
感觉是人的一切认识活动的基础,是客观事物在人的头脑中的主观反映,列宁说:“不通过感觉,我们就不能知道实物的任何形式,也不能知道运动的任何形式。”而客观事物自身具有多种多样的属性状貌,这些属性通过不同的途径作用于人的各种感觉,冷热、软硬、轻重、拍手、跺脚等身体律动作用于触觉。学习铜管乐器与木管乐器、打击乐器与拉弦乐器时,让学生摸一摸、吹一吹、敲一敲、便可让学生清楚地了解不同乐器之间的不同特性;歌唱技巧训练时运用触觉和听觉的互通,把抽象、枯燥的发声技巧有形地表现,让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中学习发声:双手撑腰,学小狗叹气,感觉腰部一鼓一松;手拿一张纸条,轻轻吹起纸条又平又匀;像闻花香那样深深吸一口气……这些简单的操作代替了“气息下沉,头部张力,吐气均匀,气息保持”等抽象的发声技巧,使学生掌握起来便容易多了;学习《青春舞曲》时,不妨让学生跳跳新疆舞、拍拍新疆特有的舞蹈节奏;摸一摸柔滑的丝绸便能感觉弦乐的细腻;戴一戴斗笠便能体会红色娘子军的飒爽英姿;跺一跺润润的春泥,欣赏课《春晓》的主题便呼之欲出……触觉让音乐从虚无变得实在、从意识变为物质,从而让学生真实切肤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3.音乐与嗅觉、味觉
声音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人们只有借助其他感官来评价音乐。引导学生歌唱也是一样。演唱活泼、欢快的歌曲时,声音要求清脆、甜美;演唱优美、抒情的歌曲时,要求像品美酒那样舒畅、自然;演唱雄壮、有力的进行曲时,要求像磕核桃那样铿锵有力,粒粒有声。利用艺术通感,有利于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自主地调整歌唱状态和音色。在某音乐教研会上,一位老师在所开的公开课《永远的茉莉花》上,为配合课堂情境,为学生及听课人员每人准备了一杯芬芳可口的茉莉花茶,闻着茉莉花的清香,品着花茶的甘醇,感受着民歌清丽婉约,在嗅觉与味觉的享受中,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了“国乐飘香”的真正含义。
音乐课运用艺术通感进行教学,不但可以促进发展学生的智力,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了熟练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的本领,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恰到好处地运用艺术通感原理,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审美、学会创造,是音乐新课程理念的有效体现,善用艺术通感为音乐教学再添异彩!
参考文献:
[1]张前、王次炤.音乐美学基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5).
[2]唐元棣、蔡徳予.简明美学教程[M].江西:江西高校出版社,1991.(2).
[3]朱自清.荷塘月色[N].高中课程标准语文新教材新学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2).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学院艺术学院浙江临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