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异、美
2009-05-21马俊梅孙鲲鹏
马俊梅 孙鲲鹏
散文是一种独立的文体,它本身具有鲜明的特点,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以叙事、记人、咏物、抒情为主的一种轻便灵活、篇幅短小的文学体裁。散文就其本质来说是写作者的所见所闻,抒作者的所思所感。这是散文写作的出发点。我在教学、写作的实践中体会到:要写好散文,必须做到——真、情、异、美。
一、散文
散文,是以抒发作者对真实事物的情感和思想为主的叙事、抒情性的文章。描述真人真事,是散文的首要特征。所以,真实是散文的基础。散文抒发作者对生活现象的感受,虚构的事件违背散文写作的有关原则,从而动摇实感的基础,也就难以写出真实感人之作。历史散文名篇,无一不是真实可信的。其实,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并不是多么困难的事情,努力写好自己所熟悉的生活,抒发出自己最真挚的情感就是了。大家所熟悉的《背影》是朱自清誉满文坛的代表作,他在这篇散文里,以父亲的“背影”作为抒隋的基点,通过铺陈叙事,字里行间融注了对父亲的思念之情和无以孝敬父亲的痛惜之情,字真意切,荡胸涤肠,袒露出情感的真挚美。朱自清在谈到这篇散文的写作动因时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父亲来信里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所叙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似乎说不到意境上去。”作者的这番话,真切地道出了散文要抒真睛实感的重要意义。惟其如此,散文写作才能成功。
感情真实,语言表达要从真情实感出发。—篇文章只有做到字从、句顺、意切,才有感染力。以《丽中登泰山》一文为例,作者写出发前“天公不作美,下起雨来,淅淅沥沥”,感到雨“不像落在地上,倒像落茁心里。天是灰的。心是沉的”。用词造句近乎口语,读起来亲切熨帖,作者焦急郁闷的心情表现得十分真实自然,毫无矫揉造作之感。要感情真实,就不能装腔作势,堆砌辞藻。要有真意,力戒粉饰。
二、情
情,是散文的生命。散文又称“情文”。优美的散文应字字皆有情。好的散文,总是以情动人。散文的力量固然不排除熔铸人们的理念,然而它却更偏重于激荡人们的情怀,或者说它是以感情激荡的热力去熔铸人们的理念的。因此,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是散文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散文本身就是一种长于抒情的文学体裁。它取材广泛,内容广泛,形式自由,笔法灵活,根据表达的需要,随时都可以采用抒情手段。即使在以记叙为主的叙事散文中,也不能没有作者感情的激荡。不管是《藤野先生》中的师生之谊,还是《风筝》中的兄弟之爱,以及《怀念肖珊》中的夫妻之情,都写得直率、真挚,情真意切,和读者肝胆相照,心心相印,所以读来令人心动身摇,感受颇深,甚至发生共鸣。由此可以得出:散文作者,应该把心灵的大门向读者敞开,毫无保留地把心交给读者,要“真诚在胸臆。文墨著竹帛”。
一篇优秀的散文作品,总有它潜隐的感清流程,或高昂激越,或真挚缠绵,或热烈明快,或沉郁婉转,抒情是散文的内在线索,如果抽掉了这个线索,散文就变成了只有筋骨没有血肉的空架子。一篇散文,如果没有作者主观感情的抒发,就变成了概念的艺术图解样,不但令人索然无味,甚至难以结构成篇。
在散文写作中,抒情的方法很多,或直抒胸臆,如端木蕻良的《黎明的眼睛》以诗一般的语言、火一般的激情,切准时代脉搏,凭借推开窗子一瞬间的感受引发出了一段关于窗子的遐想。以极其精练的语言浓缩了对改革开放的由衷赞美和颂扬之情,赤诚之心,溢于言表。或间接抒情:寓情于事,借情抒情,寓情于景,即景抒怀,寓情于物,托物言志。如《白杨礼赞》: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就是作者借赞美白杨树,歌颂了党领导下坚持团结抗战的北方农民,赞扬了他们坚强不屈的性格和英勇豪迈的精神。
三、异
在这里,我所说的“异”是指显示作者的个性。散文大都采用第一人称进行叙写。这不仅能使叙述亲切、自然、真实,同时能更好地表露作者的鲜明个性,抒发作者内心的亲切感受。叶圣陶先生早就对散文作家提出了如下严格的要求:不仅是一种意见,一种主张,要是你们自己的;便是细到像游丝一缕情怀,低到像落叶的一声叹息。也要让我认出你们的,而不是旁人的。即充分显示自己的个性。个性总是通过自己的思想感情、语言表现出来,所以写散文要抒自己的情,说自己的话,表自己的意。作者要用自己的眼睛,在自己所生活的天地里去寻觅那独异的发现。鲁迅、茅盾、冰心、朱自清、郭沫若等许多著名的散文作家的作品,读来真是“文如其人”,他们表现自我、流露个性,是那样大胆壮烈,是那样细腻动人,使作品注满了感染力,也正是因为他们都是社会的观察者和思索者,才能写出如此感人的作品。散文是作者的生活和感情的真实经历的描述,它能直接地表现作者的主观情绪,因此一篇优秀的散文无不带有作者的鲜明个性。
四、美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一篇好的散文,不可没有文采。首先,应该做到语言美。作为语言艺术的散文,炼字断句尤为重要。散文要求简洁而意深,不但容不得诘屈聱牙,枯燥乏味,就是一般的“文从字顺”也不足取。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形,是形象的物质外壳,没有富有表现力的艺术语言,就不会有精巧的构思和布局,更难以创造出深刻优美的意境。
散文的语言要求兼有小说语言的细腻、生动,诗歌语言的凝练,富有节奏感和戏剧语言的质朴、口语化。散文的语言是一种综合的语言,在语言的大海里,凡是有色、有香、有光、有温、有声的词汇,在散文领域里都有用武之地。
语言的优美,是指表情达意的高度精确。—个看来普普通通、朴实无华的词汇,一旦被置于恰当的位置,立刻就会光华四射;放之失当,即使再华丽的词语,也会黯然失色的。散文的语言要求准确、凝练、形象鲜明、感情真挚、句式多变、音节优美。无论叙事、写景、状物、抒情,都应当自然熨贴,真切动人。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会增强文章的美感,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主题。例如《荷塘月色》写月下荷塘的叶和花,一串新鲜贴切的比喻形象、生动而传神。把高出水面的叶子比喻成“亭亭的舞女的裙”,写出了它的“形”和“色”,也赋予它以“情”,似乎它要翩翩起舞了;用“明珠”、“星星”比喻荷塘上点缀的白花,写出了荷花闪耀光华的色泽;抓住幽微断续的特点,将听觉的“渺茫的歌声”利用“通感”,说成嗅觉的“缕缕清香”,更有神似之妙,表现了作者独享荷香月色时那种淡淡喜悦的心情。同样,其他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对散文的艺术美,起着积极的作用。
其次还应追求意境美。人们常说要把散文当作诗来写,当作图来画,当作歌来唱,就是要使散文有浓郁的诗情画意、美好的意境,而要达到这一点,就得去寻找诗画般的材料和意象。作家杨朔提出:“凡是遇到这样动情的事,我就要反复思考,到后来往往形成我文章里的思想意境。只有这样的事才能事近旨远,创造出—个深邃的意境,才能表现出作者独到的见解和闪耀的思想。从而体现散文的内在美,达到既具有诗情又具有画意,还要有歌的情调。”
再次更应讲究整体。散文要想达到理想的美。还要必须做到“形散而神不散”。这个“散”指两个方面:一方面指题材广泛而较少受限制,一方面指笔法自由灵活。“不散”,也指两个方面:一方面指主题集中,一方面指结构谨严。所谓“形散而神不散”,就是说除具有鲜明而深刻的主题外,还必须抓住表面看来似乎不相关联的人、事、景、物的内在联系。经过严密的构思和精巧的布局,用一条明晰的主线把它们贯穿成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这样才能散而不乱。宋代著名散文家苏轼说:“无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这种随物赋形,行止自如,正说明了散文结构上的形散神聚、舒卷随心、不拘一格的特点。
总之,散文既要有鲜明的个性,又要用作者绚丽而真实的思想火花,去点燃每—位读者感情的火炬!让读者真正体会到散文的真、情、异、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