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能力培养及答题方略
2009-05-21张四妮
张四妮
摘要:学生解答语文阅读题时,要善于运用平时积淀的各类文体知识,贴近选文作者和习题编者的心,激发自我,形成共鸣;然后,通过浏览、精读、问读,着重搜集名词、动词、形容词三类词语信息,认真思考,揣摩品味,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答题效果。
关键词:三心三读三词三思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阅读教学中,教给学生一些阅读题的解题方略,将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一、文体、文学样式、表达方式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积累必要的典型文体知识。例如,认知常见的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所以说在阅读教学中,联系选文让学生能正确判断作者的观点即论点,证明论点的材料论据及典型的道理论证、事例论证等论证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是语文课标对七至九年级学生的阅读要求,特别是散文和小说的教学。例如《春》一课中,通过认知朱自清笔下的春草、春花、春雨、春风,感悟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从而掌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天才在于积累。”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五种基本表达方式的积累。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对百草园景物的描写、对雪地捕鸟情节的描述等。
二、三心、三读
1.三心即贴近作者的心,了解编题者的心,唤醒读者自我的心。
贴近作者,首先要知道作者本人的基本情况,包括作者生平、主要作品、何时何地为何写出的作品。只有了解作者的情况及写作背景,才能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有所感悟和启示。白居易曾说“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就是告诉我们要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时间和事件。
了解编者,主要是针对具体的阅读题。例如,解答阅读题,首先要阅读题干,由浅入深,透过现象看本质,判断选题考查的是哪类知识点。答题时才能胸有成竹、游刃有余。
唤醒读者,即学生通过品读作者有内涵的语言,斟酌编者的习题意图,结合自我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认知积淀和感悟,说出自己的体验,表达自我的过程。
2.三读即浏览、精读和问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作者、编者和读者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是书面语言,学生作为读者必须反复推敲,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把握选文的内容、形式、写作技法、修辞、主旨等。
(1)浏览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站在教材与学生之间,照本宣科或条分缕析地肢解课文,缺少了学生与教材的亲密接触。而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体现,学生的主动性无法呈现。
叶圣陶曾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而平时的教学中,学生要么对教材望而生畏,要么对教材无所谓,没有形成正确的课程评价和自我评价。所以说,教材中的选文定位是:学生学习语文,积累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个工具。
无论是学习教材中的选文,还是考试中的选文,学生的粗读、浏览是首选,也是最重要的手段,浏览时只求会意,一个人物、一个情境、一个故事、一个哲理偶有所得,便值得欣慰。
(2)精读
涉及文章的各个层面,要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对阅读题所选文章进行字斟句酌、细心体会便是精读。
例如,涉及文章内容,要突出三问,作者写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再如阅读科技产品,要能准确把握文章说明的事理、采用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内容。
学生在精读过程中,小到一个词语、一个标点,大到文章的主题、语言特色和写作技法都要洞察秋毫。
(3)问读
“带着答案找问题”是阅读的理想境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自问自答的阅读习惯。
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久而久之,学生有了问问题的习惯,自然就会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在课外阅读能力的训练中,要求学生结合典型文体特征,注意积累阅读题的题型,不断总结答题的要领,努力做到答题时准确贴切、言简意赅。
“积跬步,至千里;积小流,至江河。”学生如果形成带着问题、带着答案阅读的习惯,阅读能力将会逐步提高。
三、三词、三思
1.三词
三词是指现代文阅读材料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在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能力训练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要勾画好三类词,即名词、动词、形容词。
在阅读训练中,难度最大,也是学生最难以分析的就是记叙文。例如,名词勾画有利于知晓文中写的是哪些人,叙的是哪些事,描写的是哪些景物等;动词勾画有利于知晓人、动物的动作状态等;形容词勾画有利于知晓人或事物的形象和特征等。总之,三类词的勾划有助于学生准确捕获文章材料中的最基本的信息,做到“胸中有丘壑”。
2.三思
孔子云:“三思而后行”。在解答阅读题时,一是要经过三读、勾划三词之后自问自答感悟文章精粹之处;二是要认真思考阅读习题的题干,字斟句酌,分析习题的意图;三是要借助以往的答题经验,欣然释怀,从容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