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驭课堂提问艺术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2009-05-21李娜
李 娜
“阅读是一种从书写的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在这一心理过程之中,思维是其核心。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课堂提问就是常用的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课堂提问的作用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取决于教师驾驭课堂提问的能力。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能力,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教材方面
1.根据教材的不同文体设计问题
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设计问题时,应当突出文体特征,学生通过例子,来熟悉该种文体的特征和要求,掌握这种文体的学习方法,从而能举一反三,更加有效地理解每一篇文章。例如,进行记叙文的阅读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把握记叙的要素和顺序,引导学生思考文章选材和剪裁的特点,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衔接,呼应和条理性。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中心所运用的方法技巧等,从而使学生深刻理解记叙文的特点。其他文体,如说明文、议论文等,在设计问题时,都必须紧扣文体特征和文章内容。
2.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设计问题
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是系统有序的。根据新大纲的要求,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课本在阅读教学要求方面规定:初一要“使学生认识语文的理解。运用与生活的关系,培养一般的语文能力”;初二要“联系生活,培养学生阅读记叙类、说明类、议论类文章的能力,学习文章语言”;初三要“联系生活,培养学生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学习文学语言”。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围绕不同的侧重点和难点设计问题,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讨论,以期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3.根据课文整体,全盘设计问题
语文教材的基本特点是一篇篇范文独立成章。教学中引导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是解决重点、领会难点并最终理解全文的基础。因此阅读教学要善于立足全文来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阅读课文,就能比较容易地使学生很快对全文有一个大致的认识与理解。
二、学生方面
1.教师设计问题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力
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离不开他们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的积累。相同年龄的学生,其能力也有高低之分,阅读教学设计问题要考虑学生的全体与个体的能力。例如初一课文已经出现了小说。如《最后一课》、《狼》等,但是语文教师如果超出“大纲”向初一学生提出“根据故事情节应当怎样划分课文的段落”一类的问题,大部分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什么是故事情节?因为这个问题超出了他们的知识水平,产生疑问是很自然的。同时,提问也要注意不同对象的能力差异,要特别注意为差生创造回答问题的条件。另外,由于实际年龄和认识能力的客观原因,中小学生对问题的辨识大多停留于直观和单一,在对课文的理解上,不善于有机地联系,从整体上去把握。因此,语文教师在设计问题之后,还要求学生循序渐进的解决问题。
2.教师设计问题要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
思维是以已知为基础的,因此设计的问题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学生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就像攀登阶梯一样,步步升高,逐渐推进,促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地向纵深处发展。例如,有的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变色龙》一课时,就依次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要学生思考: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他“善变”的明显特征有哪些具体表现?他善变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塑造“变色龙”这个形象?这种阶梯式的提问,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启迪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自然地了解到课文的内容和主题。
三、教师方面
1.一忌课堂滥问
就一篇课文而言,提问的天地是非常广阔的,但决不是每处必问,而是要讲究选择,精于设计。吕叔湘先生指出:“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教师只要在估计学生有困难的地方,例如某些难字难句,或是估计学生一时未必看得出,懂得透的地方,例如一篇议论文的某一部分内容,一篇文学作品的某些地方的写法。只要在这些地方指点一下就行了。”课堂上切忌设计那种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问题,像什么“好不好”、“是不是”之类。这种一问齐答式,看似热闹,气氛活跃,却无实际价值,缺乏准确判断的标准,是一种典型的滥问。只有精心设计问题,避免课堂滥问,才能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才能引导学生学会怎样发现问题,并使之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增长他们解决问题的本领。
2.二忌深浅不当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掌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设计的问题应当让学生“跳一跳”就“够得着”,而且要使提问具有启发性。张志公先生指出:“问得太平直,太浅易,学生想都不必想就答出来,这种问题的用处不大。问得太迂曲,太深奥,学生想半天连问题的要点还弄不明白,这像猜谜语,也没有什么好处。问题笼统,不着边际,学生可以随便回答两句,很难说他对,也很难说他不对,这种问法最不好,不但不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反而会养成他们说空话,敷衍了事的习惯。提问不是走过场,更不是要难为学生一下,提问的目的是促使注意。启发思考,加深印象。”
提问之后,要善于释疑,这是提问的继续,能促使学生深读,锻炼和发展抽象思维能力。教师释疑应重在疏导,不能当即提供答案,否则不利于学生的思维训练,这种疏导即有意给学生搭桥铺路,创设条件,指导方法,开拓思路,也就是着意于启发性。释疑的方式可以从已知引导探求新的知识,也可从基本理论和常识启发思考,或者联系日常事理、自然现象帮助理解,或者在比较中分析鉴别,或者从分析事物的规律人手点拨诱导。只要提问得法,富于启发性,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不仅能理解,而且能严肃认真地回答。由于学生是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不断地去动脑筋想问题,用自己的思考所得来回答教师的提问。因而对课文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刻、透彻。
3.三忌评价不当
为了“争分夺秒”,有的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内容不进行评价,或只用“好”或“不对”之类过于简单的评语一评了之。这都不妥当。因为这既不利于回答问题的学生的理解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也不利于帮助其他学生提高理解课文和回答问题的能力,而只能是落得“一头雾水”。正确的做法是对学生的回答区别情况给予及时、准确的评价:全对的,要肯定其成绩,并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方向发展;全错时,要让学生把话说完,并设计好解错方法,及时更正,还要鼓励其以后争取机会,加强训练;错中有对的,既要肯定其答案中的合理性与思考收获,促使其奋发向上:对却不全对的,应重点引导学生如何将问题思考得全面些,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深刻性。
在阅读教学中要想让学生对课文理解得深刻一些,透彻一些,就要力争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做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一方面,作为教师要做到会问善问,教师好与否,则决定于教师本人对所教的功课理解体会的深不深。另一方面,作为学生,不仅要能回答教师的提问,还要能够主动地从课本中发现问题。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质疑的习惯,而且能够引导学生较深入地理解课文。学会提问,应当是教学上更加值得重视与探索的课题。这已不是一个作业形成的问题,而是一种思维方式。思维习惯的培养问题,是引导学生的语文修养真正得到提高的关键环节,有利于充分展示学生的聪明才智,有利于学生思维广度和深度获得巨大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