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学发展观视角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思路
2009-05-21周明圣蒋平
周明圣 蒋 平
摘要:高校发展的不竭动力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创新,切实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文章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方面分析了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思路,进而提出高校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着力点,以期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有一定借鉴和示范作用。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思路
中图分类号:G720文献标识码:A
一、高校人才培养必然坚持科学发展观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教育人、培养人和发展人,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光荣使命。只有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人才培养工作,高校才能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量高级专门人才,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真正发挥先进文化和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功能和作用。
(一)“以学生为本”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高校人才培养“以人为本”,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就是“以学生为本”。这既是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从传统的传授知识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转变,从以道德和政策管理为主向依法管理和以德管理相结合转变的必然趋势,也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现实要求。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价值目标观,是解决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出发点的问题,也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灵魂问题。
(二)“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
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人的发展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的发展,它至少包含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个体的发展,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第二个层次是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包含德、智、体、美等多种因素,第三个层次是学生德、智、体、美等因素又由其它多种因素构成。高校只有保证青年大学生这三个层次均得到全面的、协调的发展,才有可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三)“可持续发展”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在1987年第42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来的。其表述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致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1990年,联合国开发署第一个《关于人的发展报告》对人的发展使用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扩大了人的发展的内涵。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强调指出:
“教育在人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将教育作为“人的持续协调发展”的条件。简而言之,人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时的需要,又能保证其身心和谐、均衡、持久的发展力不受损害的发展。促进青年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高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新时期的新任务。高校要坚持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把人自身潜在的有利于发展的因素充分发掘出来,既可使青年大学生自身得到可持续发展,又能使他们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二、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思路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离不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工作任务,要求我们要进一步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全力推进人才结构调整,大力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和优化环境,并且要把促进科学发展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将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按照促进科学发展的要求全力做好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鉴于此,高校应进一步探索教学中各个环节的创新思路、方法和途径,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从而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创新教学目标
教学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其首要问题就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在新形势下,高校无疑应该有创新的教学目标。
首先,实现向素质教育的转变。高校教育要以人为本,注重德与才的结合,切实改变重视单一知识传授的教学理念,立足于学生的接受能力和需求,因材施教,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次,实现知识向智慧的转化。教师要把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作为主要目标。学生的学习应该是创新性的学习,学校要创造条件,帮助学生构建人类知识的完整图景,达到知识向智慧的转化。再次,改革考试制度。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要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对于“两课”课程要以考察为主,对于专业课程应以科研和实际操作为主,真正意义上的考试仅仅限制在基础理论课上。
(二)创新教学内容
随着现代化科技的迅速发展,高校课程内容急剧增加,在授课时数有限的情况下,要把大量的新内容教给学生,必须规划设计新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开展教学研究,努力形成与科学技术发展趋势、21世纪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现代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具体思路有三:第一,加强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对长期以来我国过分专业化的高等教育导致人的片面发展的一种矫正。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比较广泛的人文、自然科学、体育和工具技能性课程(外语、计算机等),基本上涵盖了大学中主要的公共课程和基础课。第二,科学把握培养方案中理论课的量与度。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高校在制订培养方案时,要善于从“广而博”中选择、重构“少而精”的教学内容,给学生留下一定的自学时间,让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自我组建知识、发展个人兴趣爱好和能力的机会。第三,重构实践能力体系。高校教学应该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能力体系,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综合性、设计性、创造性比较强的实践环境,让每个大学生在4年中能经过多个实践环节的培养和训练,要鼓励学生参加生产和社会实践活动,课外科技活动,参加教师的科研工作。
(三)创新教学方法
我国现行的教育上的弊端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学方法所造成的,教与学缺少互动,部分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改革现有教学方法,使之符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高校教学方法的创新应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让学生有更大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更大的选择课程、选择教师的权利。二是注重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教师应尽可能地扮演“材料供给”的角色,旁征博引,向学生介绍各种学术观点,提供各种分析问题的思路,推荐各种参考文献,以丰富的材料让学生加工,然后进行归纳、评析,指导学生深化知识。三是要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创造性实验。四是要强调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及各种教学方法的相互结合,应采取小班化、讨论式、学导式等教学方法。
三、高校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着力点
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竞争首先是人才的竞争。毫无疑问,我们的教育必须着眼于21世纪的人才规格的要求,必须着力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
的整体素质,以适应竞争的需要。
(一)改革传统教育教学体系,推进创造式教育新模式
创造式教育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教育,是未来教育的基本模式。创造式教育的实质是充分发挥人的创造力,把受教育者培养成能够适应未来社会高速发展,激烈竞争需要的,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开拓创新的品格个性,多向立体型的思维,良好的身心素质和能力的人才。探索建立创新性素质教育的体系,应当成为我国高校今后的改革和创新的方向。
(二)确立具有创造意识的办学指导思想和教育观念
高等教育教学要突破以往单纯注入知识的传统教育观念,要把对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作为根本出发点和目的。创造性教育的目标有:获得广博的知识,在深度方面擅长一个专门领域;在广度方面了解几个不同的学科;掌握准确交流的能力和方法;至少精通一门外国语;具有清晰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熟悉主要的调查方式和思考方式,运用这些方式掌握获得知识的能力和理解大自然和社会的能力并具有理解不同价值观念、不同传统和不同制度下其他文化的能力,经过多次探索之后,确定永久的智力兴趣和文化兴趣方向,有能力选择未来生活道路的职业生涯;通过与各种同学共同学习和生活,获得更多的社会经验,具有与各种人相处共事的能力等。
(三)大力开展创造性教学
创造性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有效途径。创造性教学实质上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经历创造性解决问题,并求得自身发展的过程。创造性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的最根本之处在于它能够真正促进人的发展,满足人追求生命质量、自我实现的需求。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提高生命质量。学生的发展不仅是知识和技能的提高,智力与能力的发展,还包括个性心理品质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创造性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创造素质,最终促进其创造性人格的形成。通过创造性的教与创造性的学相统一的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最终形成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四)转变和提高教师素质
创造性教学需要创造性的教师。为此,要转变传统教育对教师素质的旧观念,对教师素质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有科学的合理的知识结构,并要不断了解新知识、新科技,必须能够及时调整或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师不仅自己要有较高层次和水平的思维创新能力,而且要有较高层次和水平的教学引导能力。教师应善于从教材中发现问题,创造积极的问题情景,应善于启发和诱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解决问题,发展创造性能力。教师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了解社会实践,经常参与一些相关的社会实践工作,在工作中验证有关理论、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在教学中用自己的亲身体验来传授知识,增强对学生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力图树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自由、安全、开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潜能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
(五)建立富有特色的创造性科学教育体系
要从培养创造型人才出发,构建反映各高校特色的创造性科学教育体系。要制定各学科瞄准当代科技前沿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在课程设置上,要注意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也要注重交叉学科,相关学科及新兴学科,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扩大社会实践课程的比重,让学生更多地根据社会要求和工作实际,及时做出调整和完善。要提倡讲究个性的教与学,注重个性培养。在教学内容上,要把理论的完整性、实用性和前瞻性结合起来,让学生按照本学科的最新知识和理论点,增加实务性内容。要采取一系列措施,缩短与国际先进大学的差距,如通过购置国内外一流教材和编写新教材来加强教材建设,通过聘请国内一流专家来校讲课和选派优秀中青年教师出国进修来提高师资水平,这些措施就是要把创新素质教育的观念渗透到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具有知识创新素质和能力的优秀人才。
(六)营造培养创造型人才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创造是智力因素与动力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创造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个体智力发展水平,取决于掌握知识的数量、结构和品质,取决于科学的方法,取决于必要的技能和技巧,还取决于非智力的心理因素,如解决问题强烈的动机、兴趣、冒险性、好奇心、幽默等,我们称之为动力因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既要注重智力因素,又要注重动力因素。为了增强启动创造的动力因素,要通过“两课”及各种途径,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要引导学生继承老一辈优秀科技工作者的优良传统;要使学生对祖国和科技事业发展抱有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事业心;要引导学生培养对科技发展和科学研究的强烈兴趣;要创造健康向上,崇尚科学探讨和研究的校园文化和学术氛围;要对学生进行艰苦创业、集体主义教育,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倾向的腐蚀等等,从而激发出学生创造的动力。
作者单位:四川绵阳师范学院
责任编辑:匡春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