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思考

2009-05-21

继续教育 2009年5期
关键词:创业教育创业者高职院校

杨 岚

摘要:高职学生创业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就业模式。创业教育是在创造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基础上,着力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技能和创业人格等创业基本素质的教育。通过创业教育使受教育者具备创业意识、创业品德、创业心理和创业能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业者;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26文献标识码:A

高职学生创业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就业模式。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这是党中央针对我国教育、就业的新形势而进行的高瞻远瞩的战略性部署。我国创业教育起步相对较晚,高职院校需要准确把握创业教育的功能定位,努力构建创业教育的功能实现机制,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创业教育模式。

一、创业与创业教育的内涵

对于创业,人们有多种多样的看法。所谓创业,就是一种自我谋职的活动,是人们根据社会需要,运用自身的才能创造新的业绩或创立新的岗位的过程。

什么是创业教育呢?它是在创造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基础上,着力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技能和创业人格等创业基本素质的教育,它鼓励学生在求学过程中、或毕业后自主创业,安居乐业,建功立业。高职院校要积极适应国际化大趋势,将创业教育贯穿于每个高职学生大学三年的学习、生活实践中,使学生具有终身创业意识和能力。

二、创业教育的社会意义

创业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需要,是社会和经济结构调整时期人才需求变化的需要。创业教育对“大众化”之后毕业生就业困难而困惑的中国高等教育,启发了一条新的思路。加强创业教育,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

(一)有利于转变高职学生的就业观念

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使高职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而且是岗位的创造者。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比较低,不到毕业总数的1%,而发达国家一般占20%-30%。通过创业教育,引领大学生转变单纯的求职观念,树立既要求职又可以创业的崭新观念,从而使学生由被动地求职向主动创业转变。

(二)有利于实现高职学生的人生价值

高职学生通过自主创业,可以把兴趣与职业紧密结合,实现人生价值。自主创业与社会供职不同,创业者可以做自己最感兴趣、最愿意做和自己认为最值得做的事情,最大限度地发挥才能。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创业素质,培育大学生的实践精神、探索精神、冒险精神和创业能力,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有利于塑造高素质的企业家群体

通过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创业素质和创业精神,有利于塑造未来企业家群体。从目前我国的现状看,企业经营者虽有不少,但高素质的企业家却不多。中国需要企业家,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这种需要更为迫切。高职学生由于其接受的文化和教育大大高于一般社会创业者,如果再重视其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他们成长为企业家的概率应当高于一般创业者。只有自主创业的高职学生等高层次人才多了,产生高素质企业家的比率才会提高。

(四)有利于缓解国家的就业压力

近年来,由于高校毕业生大量增加,使我国就业形势变得日趋严峻。在这种情势下,鼓励高职学生自主创业,就成为缓解就业压力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创业教育,鼓励和引导高职学生在毕业后创办企业,不仅容易创造出许多富有成长力的新型企业,更重要的是高职学生创业可以空出大量社会就业岗位,而且通过创业还能够创造出更多新的就业岗位,从而大大地缓解我国日益紧张的就业压力。

三、创业对创业者的素质要求

高职学生创业困难、挫折甚至失败都是难免的。总结中外成功创业者的经验,下列四种基本素质应该是共同具备的:

(一)创新素质

创造性思维是指能够以较高的质量和效率获取知识,并能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开发出新产品和新技术的思维方式。创造性思维素质不仅注重对知识的学习能力,更强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长期以来,我国高职学生偏重于知识的接收、记忆和吸收,忽略了创造性思维素质培养。高职学生要认识到自己具有独立的人格,善于进行独立的选择和独立的行动,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为将来开创独立的事业奠定基础。

(二)管理素质

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能力,它从控制和调节创业活动、发现和使用人才、运筹资金三个方面在创业中发挥作用。创业者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的知识,更需要具备经济头脑和管理素质。在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这一过程中必须符合市场原则和机制,创业企业才有生存和发展的可能。

(三)法律素质

市场经济本质特点就是法治经济。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成熟与完善,相关法律规范已经渗透到经济领域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各个环节和层面。具备法律素质、懂法并善于用法已是人才素质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创业者必须熟悉和了解市场、社会和企业等内部环境的法律法规及其运行机制,更为重要的是要能以法律为武器,保护自己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四)心理素质

创业,本身就意味着超负荷、高强度、快节奏的工作,没有良好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是难以承受如此强度工作的。创业心理素质主要包括信心、胆识、恒心和诚心等要素。

四、创业教育的内容体系

创业教育有其丰富的内容。其主要的任务是揭示创业的一般规律,传承创业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培养学生的企业家素质。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具有创业意识、创业品德、创业心理品质和创业能力,使学生能像企业家一样行为,具备将来从事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特质。

(一)创业意识的培养是创业教育的基础

首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创造、创业的基础。要教育和引导学生增强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凭借知识、智慧和胆识去开创能发挥个人所长的事业,其次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理解创业的深刻含义,使学生意识到自主创业是要求学生能结合专业特长,根据市场前景和社会需求搞出创新成果,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创造客观的经济效益,由知识的拥有者变为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创业者。

(二)创业品德的培养是创业教育的重点

高职学生应当具备的品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他们身上的体现和凝结,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他们身上的传承和弘扬。它是学生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时显示的品德。高职学生创业者应当具备的品德素质主要包括诚实守信、作风正派、仁爱互助、宽以待人、勤奋好学、开拓创新、自立自强、朴素节俭。

(三)创业心理的培养是创业教育的核心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生活和事业成功的基本条件。创业是一条充满艰辛、坎坷的崎岖之路。在创业过程中要拥有三种良好的心理素质。第一,自信和自律是创业的基石。自信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恰当、适度的信心。第二,需求和动机是创业的源泉。人的一切行动首先是为了满足一定的需求。具有强烈竞争意识的创意活动,能使人产生最基本的驱动力,第三,意志和坚强是创业的保证。高职学生创业意味着探索和风险,只有那些不畏失败、不惧挫折、能够战胜困难和锤炼意志的人,才能取得创业的成功。

(四)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创业教育的关键

创业能力是一种能够顺利实现创业目标的特殊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和创造性。在创业实践活动中,直接发挥效力的有三种不同层次的能力。其一是专业能力。它是人们从事某一特定社会职业所必须具备的专业技术和技能;其二是管理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能力。它从控制和调节创业活动、发现和使用人才,筹集和使用资金等三个方面作用于创业实践活动;其三是综合能力。综合能力是一种高层次的特殊能力。主要包括把握、创造机会的能力,处理利用信息的能力,决策能力和交往公关能力等。

总之,创业教育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未来社会,创业不仅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更是成才的重要模式。高职院校加强创业教育对推动社会进步和构建和谐社会有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山东外贸职业学院

责任编辑:匡春风

猜你喜欢

创业教育创业者高职院校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互联网创业者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