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谢眺绝句对唐人绝句的影响

2009-05-21刘建筑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9年4期
关键词:古典诗词

【摘 要】谢眺的绝句诗遣词自然、音调和谐、感情含蓄,在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唐代绝句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谢眺 唐代诗歌 古典诗词 绝句

谢眺的绝句诗共有16首,数量不多,可是取得了辉煌的艺术成就。他的绝句大都遣词自然、音调和谐、感情含蓄,收到了小中见大、尺幅千里的艺术效果。这些绝句对唐代的绝句影响很大,在诗歌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如严羽称“谢眺之诗,已有全篇似唐人者”(《沧浪诗话》)。赵师秀言“玄晖诗变有唐风”(《秋夜偶成》),陈祚明云“玄晖去晋渐远,启唐欲近。”吴淇伯《六朝选诗定论》卷一五:“遂开唐人一代之先”,“为古诗与唐诗中间一大关键”的代表人物,方东树“玄晖别具一副笔墨,开齐梁而冠乎齐梁,不第独步齐梁,直是独步千古。盖前乎此,后乎此,未有若此者也。本传以‘清丽称之。休文以‘奇响推之。太白称其‘清发‘惊人。”所谓“全篇似唐人”,“有唐风”既是指用词、结构方面,也是指意境方面。唐代诗人之于谢眺,李白最为服膺。受其影响的还有王维、李商隐等。

谢眺绝句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玉阶怨》:“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他继承了南朝民歌中常见的五言四句小诗的形式,在内涵上加以创造性地发挥,使之成为一种文人诗的新体裁。这首小诗富有奇趣,言短韵长,耐人咀嚼。诗开头写景的两句,就酝酿着一种情绪氛围,然后才写出长夜缝衣之人,结尾一句点醒怨情。诗体虽短小,却曲折有致,韵味悠长,描写宫女长思君而又不见君的哀怨,形神俱佳,俨然唐人绝句。诗题为小谢新创,这种五言四句的短诗,当时称为“短句诗”,也就是“古绝句”,而句意的发展与唐以后的五言绝句的所谓“起承转合”完全相符,故沈德潜云:“竟是唐人绝句,在唐人中为最上者。”。尤其起首二句系“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亦与近体五绝相同。《玉阶怨》的另一个特色就是感情的注入十分细微。其中“飞复息”三字很妙,看来似乎只是把“飞”和“息”这样两个动与静对立的动词通过“复”这个调整韵律的助词联系起来,实际上萤虫反复不止的时飞时息情景正与女性绵绵无尽的思慕之情合拍,末句“思君此何极”所表现得泛荡无已的哀情与第二句呼应,增加了感情的振幅。所以陈祚明激称:“此首竟是唐绝,其情亦深。”徐继畲也说:“但而弥深。此及下金谷聚同王主簿有所思二首,在唐人五绝皆上乘。”整首诗前景后情,景中含情,故言情只需末句,便点醒诗题,开盛唐宫怨诗以景言情、含蓄蕴藉风气之先河,李白著名的宫怨诗《玉阶怨》也从此诗翻新而出。“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取境亦同于小谢,王夫之《古诗评选》卷三谓此诗:“虚实迭用以为章法,太白之所得与玄晖者,亦惟此许有法可步故也。”

另外一首《同王主簿有所思》也是佳作:“佳期期未归。望望下鸣机。徘徊东陌上。月出行人稀。”诗拟汉乐府旧题,写闺妇怀人之怨,以五言新体出之,即景含情,意在言外,诗境、写法均为唐人所本。沈德潜评此诗“即景含情,怨在情外”(《古诗源》),可谓切中肯綮。另外,此诗已具有鲜明的格律化倾向。从声律结构形式分析,它属于“对式”绝句,即第一联与第二联各自成“对”,但相互不“粘”。这是“永明体”诗的一种特殊形式,反映了五言诗从古体向律体过渡的痕迹。女主人公这种急切盼归之情,正是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夜雨寄北》)诗句之所本,两者意境也酷似。

《王孙游》也是小谢的名作,“绿草蔓如丝。杂树红英发。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虽分作两截,但意脉贯通。“上二句写春景,以见急当归也。下二从不归兜转一笔,醒出即归已晚,而不归之感愈深,真乃意新笔曲。”这首小诗以翻新出奇见胜,在方寸之间显出构思才情。小谢这种警绝的构思,在唐人中引起了普遍的回响,其明显的例子就是王维《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故徐继畲云:“含情深婉,宣城五言绝句,置之唐人中,可与王右丞供奉鼎峙。”

《铜雀悲》:“落日高城上。余光入繐帷。寂寂深松晚。宁知琴瑟悲。”此为谢眺创始之作,短小有味,颇能见赏于人,王夫之称其曰“浑成”,对后人影响颇巨。后人评价这首短制特别的价值在于开辟了咏史诗的新天地,似非过誉。唐人大量的遇地而吟的咏史诗,很少不带有山水描写,便是对小谢之成功的宏亮回响,犹如一颗石子投入湖中,悠然掀起不尽的涟漪。取境多效法小谢,用词亦有模仿,值得注意的是,都融入写景,踵武之迹,显而易见,特别是小谢把它置入黄昏的审美时空,也引起了追模者的注意。

由此可见,小谢的绝句虽然为“古绝句”,但还有许多新变的因素,包括铸造意境和章法的新变,惟其如此,才更出色的加速唐人近体转型的过程,小谢在古绝句向近体绝句转型的进程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这也是被唐人奉为经典的原因,也是谢眺对唐人绝句影响的一个方面。

★作者简介:刘建筑,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古典诗词
小议古典诗词中的传统节庆文化
中职古典诗词教学探讨
“唱”出来的作文
中国古典诗词的阅读与欣赏
古典诗词在广告文案写作中的运用探讨
趣从诗中来
高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教学探究
古典诗词对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的引导作用研究
人月同圆的祈盼
论农村初中古典诗词的教学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