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学语文课堂的设计美

2009-05-21高崇阳谷孝平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9年4期
关键词:审美价值教学设计课堂教学

高崇阳 谷孝平

【摘 要】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不仅是一个知识传递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审美建构的过程,因而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该关注课堂教学的审美艺术性。本文从课堂结构及教学环节两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课堂教学设计上体现审美价值。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 审美价值

语文课堂不能是随意的,应该精心设计,使之充满艺术性。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下面拟从课堂结构设计和教学环节设计两个方面作一下探讨。

一、课堂结构设计的艺术美

一堂语文课好像一篇文章,文章要讲究结构之美:或“总分式”,或“并列式”,或“递进式”,“起承转合”,“凤头、猪肚、豹尾”。一堂语文课的设计也要讲究结构之美。

1.板块式

所谓“板块式结构”,就是在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中,从不同的角度有序地安排几“块”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不仅有机地形成了几个知识、能力的训练板块,同时也形成了几个时间的、步骤的“板块”,即教学的内容、教学的过程都是呈板块状分布排列。

板块式教学思路之所以能够在教学实践中得到运用,是因为它有效地解决了长期困扰阅读课堂教学繁杂无序的问题,它就像一篇结构清朗的文章,又像一座层级井然的能让我们拾级而上的阶梯,给人以看得见、想得到、用得着的感觉。

如讲解《我的空中楼阁》时,我将文章分为三大板块:板块一,美读感染,感受音节美;板块二,理解内容,感受画面美;板块三,品味语言,感受阴柔美。这样的讲解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使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层次及内容有了很好的把握。

2.线索式

所谓“线索式结构”,是说在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中,始终或大部分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或重要教学板块都被一根教学线索贯穿着,表现出课文整体阅读的一种教学思路。

1990年第3期的《中学文科参考资料》有一篇李士侠老师写的《没有春天的祥林嫂》,文章说:“为了突出祥林嫂在封建强权压榨之下,从来没有获得过春天的特色,作者刻意把丧夫、再嫁、失子、归天几个最关键的情节,都安排在春天发生,从而巧妙地揭示出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苦命女人。”

我后来根据这篇有独到见解的论文,编写了如下教学案例:

《祝福》教学主问题:作者笔下的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请同学们研读课文,证明这种看法。“祥林嫂——没有春天的女人”,这是一条多么生动、多么富有吸引力的阅读线索,同学们怀着极大的兴趣反复认真地咀嚼课文,理解词句,梳理脉络,终于在老师的指导下,找到了祥林嫂悲惨命运的发展过程:①丽春之日,丈夫夭折——她是在春天没有丈夫的;②孟春之日,被迫再嫁——她是在新年才过时被婆婆抓走的;③暮春之日,痛失爱子——“春天快完了,村上倒反来了狼”;④迎春之日,一命归天——消逝在祝福的鞭炮声中。大家理解到,冷酷的社会没有给祥林嫂以温暖的春天。作者突出祥林嫂没有春天的悲剧,其中蕴含了一定的象征意义,从而更加深刻地剖析了封建社会的反动本质。

于是,“没有春天的女人”这条“线”,“串”起了人物、情节、内容、形式、语言等等课文内容的“珠”,也“串”起了整个阅读教学的过程。

3.反复式

“反复式结构”是一种多向式、多角度的教学思路。这种思路的特点是,着眼于课文的整体阅读教学,引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反复深入地学习、品读课文。

所谓“整体”,就是将一篇课文或课文的核心内容作为阅读教学中的一个“板块”来处理,在每一次的阅读品析之中都是以“全文”或“整个部分”的面貌出现;所谓“反复”,就是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由浅入深地多次组织阅读品析教学。反复式思路的设计对象主要是一些精美的短诗、短文及课文中的重点片断,强调于反复的阅读品析之中传达出课文的丰富内蕴。

4.迁移式

“迁移式结构”表现出阅读教学中从读到写、说、听、编、演的教学设计艺术。这种艺术设计的特点是,从课文出发,淡化提问设计,不将提问作为阅读、讲析课文的抓手;注重“问题”的设置,将“解决问题”作为学生进行历练的过程。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迁移创造”式教学设计也往往是一种“无提问式”的学生活动充分的课堂教学设计。

如讲解《琵琶行》时,让你听一首喜爱的乐曲,然后用形象的语言写出你的感受;讲解《词七首》时,用学过的词牌或其他词牌填一首词,词题自定,平仄可以不管,但要押韵;讲解《我与地坛》时,让学生以“活着,真好”为题进行一次演讲。这样的结构容易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5.穿插式

所谓“穿插式结构”,就是在课始、或课末阶段插入与课文相关的其他内容;或暂时中断教学主线;或靠近教学主线有机地“切”进一些学习内容及活动片断。所谓“引入”,就是配合教学内容有机地“牵引”进一些知识内容。总的来讲,一并称为“穿插引入”。

如律诗《山居秋暝》的教学。教师“插入”如下写作示例材料,先让学生吟读:

“雨说停就停了,山庄被冲洗得清清爽爽。袅袅娜娜的炊烟似山间寺院晚钟的声音,在秋天微凉的空气中缓缓游动。月亮不知什么时候挂上了树枝。晶莹的光辉,在松针的锋芒下,碎得满地都是。清亮的细流潺潺地淌过石头,隐隐地流向远方。溪边,竹林摇响着喧笑,月光下,长发飘扬的少女提着浣纱的竹篮,走进了各自的柴门。今夜,又有人会被梦中的王子拥进新房!一阵渔歌牵动了莲荷;水波荡漾中,收网的汉子们驾着满仓的收成穿过夜色,沿流而返。他们知道,无论何时踏进家门,家里总会亮着温暖的灯。时光如水,春芳消歇;宁静与闲适,让人真的好想做一个隐者,把这份淡泊,这份淳美,这份幽静而飘渺的景致,留在生命的深处。”通过插入这样一段精美的散文之后,学生自然而然的进入了诗境。

6.选点式

所谓“选点突破”,就是针对课文的不同特点,选取课文的关键处、精美处、深刻处、疑难处、知识内容丰厚处、手法巧妙处、意义隐涵处等等“有嚼头”的地方进行细腻深入的品读教学,以达到对课文特点、重点内容的深透理解。换言之,所谓“选点突破”,就是对课文进行“点式处理”,积聚一两个闪亮的阅读品析的“点”,进行有的放矢的突破。

如在讲解《梦游天姥吟留别》时,紧紧围绕一个“梦”字展开,先介绍入梦之由,再具体写梦游历程,然后介绍梦中仙境,最后写梦中惊醒。

“选点突破”式的教学运用在日常教学之中,有着重要的教改意义。它完全破除了串讲式的满堂灌,把优化信息处理、提高教学效率的研究推向了实践。它求精、求美、求深透,深化了语文课中的品读、品析、品味,浓厚了语文课中的文化氛围和对学生的熏陶感染。它线条单纯,形式活泼,易于为广大教师所掌握。

二、教学环节设计的艺术美

1.导语设计渲染美的氛围

好的导语,能牢牢抓住学生的心魄,上课伊始石破天惊,先声夺人,整节课也因此高崖泻水,汹涌澎湃,让学生一听倾心。如果我们把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比为一座知识宝库,那好的导语就是打开这知识宝库的钥匙。

讲解《胡同文化》时,我用了这样一则导语:“1927年6月1日,汉族文化大师王国维先生拖着清代的一条辫子,自尽在清代的皇家园林颐和园里。王先生的死因众说纷纭:有的说他死于政治斗争,有的说他死于人事纠葛,有的说他为清廷尽忠。其实王先生是死于一种文化: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随着清朝的灭亡,中国传统文化走向衰落,宏才博学的王国维先生没有从十几年的心理挣扎中找到希望,最后以生命来祭奠它。他死得可惜又死得必然。知识分子总是不同寻常,他们总要在一种文化衰落后表现出长久的文化韧性。今天我们看一看随着北京胡同文化的消亡,新时代的知识分子有什么反应。”导语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

2.板书设计展示艺术美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主要辅助手段,板书设计的好坏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课堂知识。所以,应该重视板书的设计。如讲解《归园田居》时,我设计了如下的板书设计:

3.课堂提问要有艺术性

“提问”或者“问题”是组织课堂阅读教学的重要抓手。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的延伸主要是靠提问来支撑的。高质量的提问是教师研究教材与设计教学时思想的结晶,它们具有角度优美、形式多样、内涵深厚、激发力强的特点,在教学上能够发挥出高质量的引领、激发、牵动作用。

讲解《我与地坛》时,在不同阶段,我设计了如下问题:课文初读阶段,“说说“我”与地坛,说说“我”与母亲”;在课文教学的进行阶段,①选读课文中自己最喜欢的地方并说说理由,②指出课文中最需要品评赏析的地方并说说为什么“需要”;在课文教学的深化阶段,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各抒己见,讨论这样一个话题,地坛是什么?如地坛是给史铁生带来平静的地方,地坛是一个与被命运击倒而又站起来的人有着生命之缘的地方……

4.过渡的设计要体现艺术美

杨朔先生写散文,讲究“转弯的艺术”,笔者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也注意使各环节之间过渡巧妙,衔接转换自然,富有艺术性。

在教《短文两篇·我为什么而活着》时,在学习完第三段“作者对知识的追求”后,我向学生竖起大拇指,学着电影《地道战》中汤司令的口气说:“高!高!作者罗素的学识实在是高啊!但俗话说‘学到高处人孤独,罗素学识这样高,有没有脱离人民群众,高高在上的孤独感呢?”自然引入第四段“作者对人类苦难的同情”的学习。这样巧妙的过渡,远比“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了第三段,下面开始学习第四段”自然、生动、富有艺术性。

5.小结的设计要有讲究

写文章讲究“凤头、猪肚、豹尾”,“豹尾”,就是结尾要收束有力,不能虎头蛇尾。一堂课,即使导语很精彩,主体部分很成功,但结尾教师来一句:“今天就学习到这儿,下课!”大煞风景,索然无味矣。笔者非常注重课堂小结,力求在结尾部分再来一次高潮,打造一个亮点。

在讲授《我与地坛》时,结尾部分我让学生在体会史铁生感情的基础上,写一个小文段,标题是“活着,真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气氛达到高潮。结束时,我给学生读了我写的简短的几句:

春天,万物萌发,生机勃勃,小草对着太阳说:“活着,真好!”

夏天,草木繁盛,热情似火,青蛙对着池塘说:“活着,真好!”

秋天,硕果累累,采摘欢乐,果实对着农民说:“活着,真好!”

冬天,银装素裹,分外妖娆,白雪对着大地说:“活着,真好!”

美妙的意境,深刻的哲理,真挚的感情,紧扣教学重点,又为课堂添上了亮丽的一笔。

6.打造课堂亮点

讲课如同写文章,必须有“亮点”。最好有“太阳”在其中发光,如果没有太阳,也要有月亮;没有月亮,也要有星星;没有星星,也要有个萤火虫。为了使课堂气氛活跃,不沉闷乏味,语文教师有必要着意营造课堂亮点,打造语文课堂的“萤火虫”。

在教高中语文第三册《短文两篇·我为什么而活着》时,我曾组织学生讨论:学习本文之前“我”为什么而活着?学生一致反映学习压力很大,生活没有乐趣,很多人曾有过轻生逃避的念头,只是为了父母的微笑才坚持下来。此时我不失时机地把早已准备好的《尘缘》诗通过多媒体赠给学生:

《尘缘》

不能像

佛陀般静坐于莲花之上

我是凡人

我的生命就是这滚滚凡尘

这人世的一切我都希求

快乐啊

忧伤啊

是我的担子我都想承受

明知道有一天

所有的悲欢都将离我而去

我仍然竭力地搜集

搜集那些美丽的纠缠着的

值得为她活了一次的记忆

当学生们读到“快乐啊,忧伤啊,是我的担子我都想承受”时,顿时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也明确了自己的人生航向,仿佛一下子长大了,突然意识到自己肩上的重担。美妙的诗句,深刻的哲理,动情的吟诵,顿时掌声如雷,高潮涌起。

语文,是美的园地,语文课堂要讲究艺术之美,只要教师多动脑筋,精心设计,语文课堂一定会花开满园。

★作者简介:高崇阳,河北省丰润车轴山中学教师;谷孝平,河北省丰润车轴山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审美价值教学设计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浅析传统艺术互渗性的当代审美价值
中国门神画之美
试论动漫艺术的审美价值
“作好作恶者皆龙友也”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