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大语文,给学生的学习插上飞翔的翅膀

2009-05-21陆建生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9年4期
关键词:大语文教改教学观念

【摘 要】新语文教改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构建大语文教学观,但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大多仍停留在理论探讨的层面,如何将大语文教学观渗透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仍需广大教师不断地开拓。本文从教材、教法、阅读、写作、评价等角度,对构建大语文的教学方式、方法作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大语文 教学观念 教学方法 教改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我们如何面对?我校语文组的回答是:构建大语文框架,做传统的守护者、冷静的思考者和积极的实践者。通过语文教学,多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其未来发展奠基,为其精神养成引路,为其思想升华领航,使得古老的校园洋溢着浪漫的文学诗意。

根据我们学校致力于培养在未来社会中具有健康生命、理性精神、主动发展的杰出公民这样的办学目标,我们首先确定以下的语文课程目标:

(1)通过语文学习,实现认同和传承优秀文化传统和精神的功能。传承常州人文素养,开启时代风尚,引领常州民风民气。认同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人类传统文化、民族精神,接受深刻的传统关怀、古典的审美趣味、精致的艺术表现形式等超越时代的价值,接受美的熏陶,同时体现语文的现代价值。

(2)通过语文学习,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习惯和思考的习惯,让学生获得认识世界、思考人生的方法。语文是认识世界、研究世界的一种工具,是一种思想、情感自由表达及交流的工具,借助这种工具我们可以认识自然、社会、人生,进而去研究并尝试解决一些问题。

(3)通过大量的阅读,让学生去体味、感悟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感受作品中的思想、艺术魅力,从而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进而发现自我,认识自我,丰富自我,构建自我。语文是从现实中来,是对现实生活的表现和艺术再创造,饱含作者对大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和智慧。学生的人生经历有限,却可以通过阅读获得对人生和社会的多样认识,从而构建自己的精神世界。

(4)通过丰富的语文活动去体验语文、实践语文,让语文不断给学生以激情和感动,让学生在活动和体验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构建自我,形成丰富充实、健康向上的精神世界和健康美好的情感、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不断成长。

我们构建大语文,给学生的学习插上飞翔的翅膀:

一、把语文外延与生活外延画等号——关于教材、教法

苏教版新教材容量大、时文多、重人文。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使教学在最短时间达到最优化的效果,语文组老师们大胆整合教材,巧妙沟通课本、读本,分清必讲、选讲和略讲。学生可以自学的放手让他们主讲;读本中和课本专题有紧密关系的,具有讲授价值的,就大胆地选取进来。彼此相关性很大的文章,就把两篇放在一起上。总之,努力将学习内容指向学生生活,指向社会实际。

语文老师们精心组织教学,努力创设对话式教学的课堂:老师出现错误,学生可以真诚而直接的告诉老师;学生回答偏离,老师会宽容并耐心地给以引导启发而不是简单的评判;学生提出问题,有老师或其他同学去关注;学生不认同教师,不会受到批评;他对教材有异议,也没有人指责。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面对的是一个具有很强亲和力的、可以对话的伙伴,丰富的内心世界为之敞开,饱含灵性的思想由此放飞。在这个平等对话的过程中,师生、生生分享彼此的思考和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与观念。师生们在专题整合的基础上进行着“人文内涵”的挖掘和体悟,在文本研习的基础上进行着古诗词吟诵、演讲、辩论、模拟访谈、课本剧编演等活动体验,忙在其中,也乐在其中,提升语文素养,也提升生活质量——语文与生活得以相融共通。话剧节成了学生展示才华、彰显价值、提升能力的舞台。高二年级课本剧排演活动是常州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传统节目”。但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深度体验和广泛合作,推动学校社团“半农”剧社的更好地开展活动,提升学生的发展能力和生命质量,将其上升为全校参与的话剧节。为此,语文组老师联合学校“活动创意设计中心”策划了具体方案。从每年9月底开始,高二各班开设戏剧课程,语文老师作专门戏剧知识讲座,邀请专家作戏剧表演专题讲座,并对部分演员作现场指点,各班内部组织海选确定一个参演剧目展开排练,……于是,在每个较长的休息时段甚至周末,校园里都可以见到演员们投入排练的身影。自主学习并不仅指向学习内容,话剧节的重头大戏——汇演则全部交给了几个班级同学去准备,从主持人的选拔到节目单的编排,从家长观众的邀请到评分细则的制定,从幻灯片的制作到舞台的布景,……他们忙在其中,乐在其中,也在其中收获。2008年11月的话剧节上最终被同学们搬上舞台的有经典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和《茶馆》,也有对影视剧和小说的改编,如《泰坦尼克号》和《红楼梦》,还有一些现代情景剧,如《天堂隔壁是疯人院》、《春寒》等,演员们费尽心思准备了贴切的服装和道具,更重要的是在现场高科技灯光的配合下,他们的投入演出将一个个矛盾冲突展示得淋漓尽致,将一个个人物表演得惟妙惟肖,传递出对美丽人性的共同呼唤。演出持续整整近四个小时,却很少有人走出会场,倒是会场的人越来越多,高一的同学来了,甚至高三的部分同学也来了,……高二(4)班的一位学生家长在演出结束后眼角还有泪痕,她感慨地说:“《春寒》实在太感人了。来看演出真是接受一次教育,孩子在校又何止仅仅学习功课啊……”。演出最后评出了最佳导演、最佳男女演员、最佳剧目、最佳道具、最佳服装等近十个奖项,每一个参与者都得到了鼓励和肯定。他们在学校搭建的一个个舞台中磨砺成长,也在为未来人生大舞台上的精彩表现奠基!另外,话剧节后期还举办演出研讨、主题观后感征文、橱窗剧照展览、精彩剧目走出校外等系列活动。

二、将语文定格成优美的前行姿态——关于阅读、写作

常州中学美丽的校园里,曾经走出过瞿秋白、刘半农、钱穆、吕叔湘等等一大批很有影响的思想家、文学家、学者,读书的种子在我们这一代手中更加生机盎然。语文老师们主张让书香陪伴学子们每天的紧张学习,他们开出了阅读书目:诵读唐宋诗词50首以上;自由选读《论语》、《红楼梦》、《三国演义》等等,在充分利用《读本》,兼用《新语文读本》的同时,老师们还自己动手,广泛收集优秀的散文与议论文等,不定期地印发给学生。阅读,明亮了学子求真的双眸,润泽了学子年轻的心灵,开阔了他们包容的胸襟,打造了他们丰厚的底气。

语文组的写作坚持“修辞立诚”,要求学生“云己所欲云”,热爱生活、用心观察、独立思考,用自己的笔发出自己的声音,在他们自己的学生刊物《求真》上发表,。他们坚持让学生写作“生活随笔”,讲究文法,但决不囿于技巧与套路。他们更关注和欣赏青年们丰富的内心世界、童心无忌的真诚思考。于是,一个富有无限生机和活力的后花园被开启,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有了无限空间。一些学生正是凭着自己的思考创造,在省市现场作文大赛中频频脱颖而出,获得大奖。也有同学在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获一等奖,这是当年江苏省唯一一位获一等奖的高中学生。我校每年成功举办“秋白杯”作文比赛,评比出校园“十大写作高手”,同时在学校广场上进行“十大写作高手”作品朗诵会。“十大写作高手”一一上场,她们通过自己柔美的声音在配乐声中深情并茂地朗读了她们各自的作品,赢得了前来旁听的同学一片喝彩。

写作训练我们遵循规律,高一侧重记叙文训练:继续巩固和提高写人记事能力;能够通过记叙多件事,来表现一个人的性格、品质特点;能够通过记叙不同人的认识、看法,从不同侧面来表现人的丰富的性格、兴趣爱好等特点。能够运用肖像、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方法来塑造人的形象;能够完整地记叙事件的全过程,突出事件的高潮,写出事件发生的场面气氛。高二侧重议论文训练: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围绕观点展开说理,会用例证、引证、喻证、正反论证、假设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

三、让语文成为美丽的生命历程——关于评价

当单一的价值取向、不够合理的社会评价标准、普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使许多学校的教育趋向单一的“升学效率”追求时,我校的语文老师们坚守语文的本质,拒绝狭隘、平庸,绝不让语文沦落为考试的工具。他们带领学生通过每个汉字去找寻祖先的灵性与智慧,借助每篇优秀文章与人类文明对话。譬如,高一学生学完了“为青春举杯”这个诗歌专题后,他们摒弃了平时通过考试考察诗歌知识和内容的评价方式,对照吟诵青春、感悟青春的专题目标,鼓励学生自己创作诗歌。不强求同一的中心内容,更不奢求诗歌有多么优美动人,老师们看重的是同学能在创作过程中尽情放飞青春梦想、书写青春画卷,从而进一步对青春形成深刻认识。此外在同学们创作完诗歌后,还趁热打铁在年级里举办诗歌朗诵会,通过朗诵自己原创诗歌的形式,让同学们展现自己的创作才华和朗诵才华,进一步展现自我青春的风采,并在活动中进一步领略青春的朝气与美好,获得自我改善提升的鼓舞性力量。2008年10月高一学生的诗歌朗诵会共有16个节目。在长达两个小时的活动中,参加朗诵的同学们激情澎湃,台上高潮迭起,台下掌声雷动。从《祖国颂歌》、《世界,请听中国朗诵》到《再见了,北川》、《写给汶川地震》,从《让青春完美绽放》、《当时光匆匆溜走》,从《午后遐思》到《故乡,您终于代替了我的母亲》,有经典诗歌,也有原创诗作,有合适配乐,也有现场伴奏,……刚刚荣获常州“中华经典”朗诵比赛第一名的王天怡同学也给全场听众带来了一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古琴的伴奏下,杜甫悲惨的遭遇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再一次震撼全场。每一个同学都成了一首诗。这个秋天,我们,用青春歌唱。我们唱着不老的雨季,唱着开花的年龄,唱着心中最热忱的期待与欢欣,唱着全身奔腾的热血与豪情,……我们,用一颗凝重、焦虑的心,一声声沉重的叹息,撕裂般的呐喊,为汶川含泪吟唱;我们,用高昂的额头,笔直的脊梁,在世界中心,大声为祖国吟唱,也为我们自己歌唱……。“这是最让我感动的一场盛会!”全程倾听的丁伟明校长仿佛仍沉浸在朗诵会的情境中,“同学们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诗,带来的更是爱、理想、智慧与勇气,你们的朗诵,是一种震撼,是一种对理想的追求与表达。这让我想起了青年毛泽东在长沙第一师范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情,让我想起周恩来在南开中学求学时“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理想抱负,常州中学是培育英才的地方,常州中学的学子应当理想高远,刻苦勤奋,努力使自己成为未来社会的杰出公民!”如果没有这样的评价方式,同学们或许也不会深刻感受到青春的动人力量、也无法继续体悟和传承本专题的精神内涵,更无法自发地激发起对创作和文学的热爱,对自我能力的确证。所以,为了学生的有效发展,我们注重发展性评价,重视过程、重视发展。

我们的语文教学努力为学生构建大语文框架,为学生打开了无数扇语文学习之窗。在有着深厚文化积淀、浓郁求真氛围的百年常州中学,学子们正积累沉潜、丰富情感、锤炼思想,假以时日,他们定能成为展翅苍穹的雄鹰,为常州中学新的百年增添光辉。

★作者简介:陆建生,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大语文教改教学观念
利用小农场 开展大语文
以私立华联学院为例谈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考和构想
以私立华联学院为例谈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考和构想
提高高校声乐教学形式与方法探析
“大语文”观下如何实施综合性学习
“大语文”视野下的阅读培养方式探究
关于高职院校印刷色彩管理课程改革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