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城市边缘的学生
2009-05-21李陆菲
李陆菲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外来人口对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当今杜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力量。可是家庭经济收入的差异,却使处在城市边缘的弱势群体的孩子虽然与城里的孩子同在一片蓝天下,却分隔在不同的社会阶层,过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长期所承受的各种各样的无形压力,久而久之会严重挫伤这些边缘学生的自尊与自信,从而冲击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努力引导、教育这部分孩子。
[关键词]城市边缘生生命关注心理健康
城市边缘学生是指随着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从农村迁移到城市却没能真正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处于城市与农村夹缝中的有一定学习能力的儿童。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城市边缘学生随父母流入城市,他们的父母为城市建设做着贡献,成了这个社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他们的孩子所处的现状却不容乐观。
一、边缘学生经济状况差
边缘学生唐静捧着舍不得扔的变味发馊的饭盒走向“有菜有饭”的学校食堂;边缘生小刘怯生生地向学校教务处解释:“我爷爷现在交不起学费,您先让我上上课,过一段时间一定补上。”这些画面,强烈冲击着公众的心灵。
——新华网报道
来到张宇同学家,只见张宇和比他小一点的妹妹正趴在低矮的吃饭桌上写作业,一家狭小的生活空间让人看了都心酸,环顾四周,屋子里除了几件简单的生活用品,可以说一无所有,老师和家长的谈话也只能是坐在床上进行。经过交谈得知,为了生计,张宇的一家几年前从农村来到城市,现在一家四口住在一间租来的房子里,平时父母靠卖鱼维持全家的生活,每天早上3、4点钟就起床去工作,晚上7、8点才到家,赚的钱也只是能够维持全家的日常开支,平时看到周围的孩子优越的生活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很是羡慕。
——班主任老师的家访手记
经调查,大部分城市边缘家庭经济条件差,平时的收入只能勉强维持全家的基本生活。他们根本不敢奢望良好的居住条件,通常一家老小几口人挤在租来的简陋住房里,甚至有的还住在连安全保障都没有的棚户区,这让夏有空调冬有暖气的城里人无法想象。
二、边缘学生生活环境有待改善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给孩子尽可能地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可是经济条件决定生活环境,边缘学生没有选择生活环境的能力。大多数边缘学生的家长文化水平不高,平时很少读书看报,他们的思维能力已远远弱于正在接受现代知识的孩子,教育水平自然很有限,哪还有能力和方法去教育孩子?他们不能给孩子创造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在外面,城市边缘学生也总是形成一个小群体,平时接触的人际关系也往往局限于他们的范围内。节假日里经常出现三五成群的边缘孩子在大街上被“放羊”的现象,没有人过问,没有一定的约束,使好多孩子养成了懒散、拖拉、无纪律性等坏习惯,在学习上更难以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从而经常受到指责和批评,严重影响后来的学习。
“我们不能耽误我们的宝贝儿童。一个都不行,一天都不行。”新课程改革提出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城市边缘学生一样渴望得到家长、老师、同学和社会的尊重与爱护。教师只有加倍地关爱城市边缘孩子,让这些孩子得到力量,得到自信,与其他孩子一起进步、共同发展。
三、边缘学生学习条件有很大欠缺
一位边缘学生的家长对老师这样说:
“我们平时很忙,每天一大早就出去干活,直到天黑才回家,到了家已经很累了,连做饭的动都没有,哪还有时间和精力去管他们。孩子上学读书主要靠他们自己自觉,孩子只要在学校里不惹事就行啦,能学多少算多少,我们也只能照顾到这些。”
这样的情况很普遍。城市边缘学生大多生活环境不稳定,往往是一家老小好几口人挤在一间简陋的房子里,没有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家长平时又忙着赚钱养家糊口,根本谈不上抽出时间来辅导孩子的功课。他们很少给孩子检查作业、买辅导书籍和课外书籍。甚至有的孩子每天回家的学习时间都不能保证,他们放学回家后还要帮父母做饭和做其他家务,真正属于他们学习的时间很少。可以想象,与城市里另一部分有优越的学习环境,除了平时搞好各科学习,休息日还要学舞蹈、学乐器的孩子相比,学习状况简直是天壤之别。
四、城市边缘学生心理状况令人担忧
北京师范大学的学者曾对北京外来工子弟学校的415名初中生和公立学校的230名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两者存在显著差异。外来工子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适应不良和人际关系紧张。
专家曾断言: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给人们带来持续而深刻的痛苦。心理问题对孩子成长所起的负面作用不容忽视,边缘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点:
1学习上缺乏信心
笔者对三年级到六年级90名城市边缘学生做过这样的调查:从上表可以看出,城市边缘孩子也很重视学习,对学校、对学习充满了希望,对老师充满了崇拜,但是由于学生间差异较大,学习接受能力不同,在生活体验上也存在差别,特别是边缘学生特殊的生存和学习环境往往使他们在多次失败的打击下逐渐丧失了学习的信心。也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和自尊心,长此以往,对学习也就失去了兴趣。
2人际交往中自卑心理严重
大部分城市边缘学生有很强的自卑心理,在他们兴冲冲地想融入城市生活的同时也在“城市孩子”异样的眼光中发现了自己的不同,也就是在那时,自卑开始在他们幼小的心中萌芽,他们不愿意与更多的人交流,觉得自己不如別人。如果不及时对他们进行心理疏通,不进行有效的教育,不帮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康的心理,他们很可能会因自卑刻下怨恨,留下阴影,产生对整个社会的对抗情绪,出现问题行为。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做的不仅是教给城市边缘学生知识和能力,还要用我们的爱设法去引导他们,引导他们在生活、学习中鼓足勇气,充满信心。针对他们的现状分析,对他们的引导应采取以下策略:
一、调试自卑心理,正确对待现状
城市边缘学生内心世界感受到的强烈不平等将加深他们的不公情绪和自卑感,如果教师对此置之不理或者只是简单地进行表面教育,势必会加深他们的自卑感。因此,作为教师,应该经常对这些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通过一系列的途径进行引导,帮助他们面对现实,坦然对待,克服自卑心理,挑战困难,变困难为奋发的动力。“既然无法改变它,那就适应它。”
挫折是人走向成功的垫脚石,它会助人攀上人生的高峰,历史上有很多的科学家、伟人都是在逆境中成长起来,教师可以经常用这些在逆境中成长的故事激励学生,让学生通过一些名人逆境成长的故事理解“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道理,让他们了解古往今来很多成就大事的人都
是在逆境中成长起来的,教育孩子向这些名人学习,从这些名人身上得到向上的精神动力。
二、适时有效评价,促进健康发展
新的课堂教学要求学生间平等、互助、合作、交流。由于这些孩子的基础通常较差,在其他同学面前他们会感到难为情,不好意思,从而产生自我保护、避免犯错的抑制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的评价要以鼓励为主,通过鼓励来促进他们积极参与,抑制或消除其不良行为,从而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健康发展。
[片段]:
正发言的学生刚从农村转来,说话声音很小,方言较重,还有点口齿不清,显得很不自信。
师:这位小朋友发言完了,你想夸夸他吗?你觉得他的哪些方面值得大家学习?
生:他进步很大,能很勇敢地回答问題。
生:他声音很好听。
师:他在哪些地方做得还不够好,你能给他一些建议让他进步得快些吗?
生:我希望这个小朋友能再勇敢点,说话声音大一点。
生:下课后,我想帮他纠正一下普通话。
师:在这次发言中你得到了些什么?(师问刚才作自我介绍的同学。)
生:我感觉大家都在帮助我,通过同学们的提醒我知道了我的优点,也知道了我的不足,我会再努力!
城市边缘学生由于家庭环境、性格和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原因可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鉴于这种情况,教师应通过有效的评价方式主动给学生创设有效和谐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进行学习,只有这样,城市边缘学生才会树立起信心,才能感受学习、成长的乐趣,从而促进他们的发展。
三、捕捉教育契机,燃起参与热情
面对心理敏感、脆弱的边缘学生,在课堂上教师应及时地探寻契机、捕捉契机,这些契机往往是课堂上的亮点,闪光点。
[片段]:
开学初,张力同学被提问时只低着头不说话,其他同学看到此情景七嘴八舌起来:
生:他刚转学过来。
生:他不太喜欢和别人交流,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了解张力同学?我们请张力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他的家乡好吗?
他没有言语,但从神情上看已经比一开始放松了很多。
师:我们相信张力是很棒的!
师边说边微笑地看着他,想让他从老师的眼神里得到鼓励。欣慰的是他也带着有点疑惑的眼神看着老师,仿佛在说:我能行吗?
师:我们再给点鼓励好不好?(大家的掌声响了起来。)
师:张力,你看,全班同学都在期待着你呢。
师:勇敢点!我们都相信你能行!
生:对,我们都相信你!
大家期待的声音终于出来了,虽然还有点小,但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教师把动态资源加以巧妙利用,将会产生突出的教育教学效果。在教学中的师生情感交流对那些处于弱势的学生尤为重要,老师适当的鼓励表扬有可能影响他们的一生。就像上面片段里,老师的肯定是对孩子最好的激励,孩子的信心也由此被点燃。在课堂上时时给予这部分学生以微笑、期待和赞许,让学生感到教师可信、可亲、可爱,久而久之就能很好激发他们的自信心。
四、降低学习坡度,适度“偏爱”他们
新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作为教师,在课堂上要营造团结、友爱、平等的学习氛围,特别是要创造有助于边缘学生积极进取的学习环境。孩子们对学习的态度有时候取决于对任课老师的喜恶程度,喜欢一个老师就会喜欢上他的课、认真地上好他的课,反之则不然。对待城市边缘的孩子,教师的期待值不要定得太高,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应该适当地降低学习坡度,在他们身上倾注更多的爱,从精神上多鼓励他们,让他们从生活和学习的点滴中都能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在教学中要给他们留一点表现的空间,在课堂内容的选择上也要有梯度,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让他们从不同程度上感受到学习成功带来的乐趣,逐步使他们学习质量有所提高,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信心。
正如温总理所说:“同在蓝天下,共同进步成长。”无论是城市孩子,还是城市边缘孩子,他们都是祖国的花朵,社会的未来。作为教师,让我们多关注那些城市边缘学生吧,让每一位学生都充满自信,让每一位学生都快乐地生活、学习,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未来社会的优秀人才!这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标!